网络环境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2018-10-21 09:51张艳波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34期
关键词:网络教学网络兴趣

张艳波

摘 要:网络的发展,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将信息时代的社会细胞(多媒体计算机和掌握了计算机技术的人)连成了一体,实现了人类智慧的连网,并由此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网络教学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开展网络教学是学校教育面临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网络教学的开展给学校教学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探讨了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网络;网络教学;兴趣;教学模式

网络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性化、自主化、协作式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教学活动可以由课堂扩展到课外,学生也可以在45分钟以外的任何时间进行上网学习,同时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具有豐富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全新教学模式――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随着的“知识膨胀”,信息量增大;知识更新速度快;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

这对信息社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其实,创新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度、任何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信息时代,由于竞争的激烈,对人才的创新素质的要求显的犹为迫切。2)培养的人才要学会认知,具有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加工的能力,即信息能力。这是信息社会所需人才的最重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3)具备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4)教育要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一方面对教育的产品即人才的素质结构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另一方面对教育的水平及受教育的机会和方便程度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计算机和网络让我们步入信息社会,同时,计算机和网络也为信息时代的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提高学习能力。课堂教学中,如何抓住孩子们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学的关键。以前的信息技术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上课时,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再照着“葫芦画瓢”。其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你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部分学生走神了,根本没有听见你在说什么。这种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网络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更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等诸多深层面赋予教学新的含义,而这一切,都源于多媒体网络教学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一)自主探究性。素质教育提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传统教学模式却是相悖而行,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被灌输知识的对象。而在网络环境下却能很好地完成这一角色转换,学生成了课堂中的主角,老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从网络广泛的信息中选择所需的学习材料,自己设计和安排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这种教学模式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并使信息的接收、表达和交流相结合,给了学生一个很大的、自由的学习空间,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二)合作互动性。传统教学中。虽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在一个空间,但在教学中相互之间的交互却极为有限,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等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教师与学生之间较多发生的是一种从教师向学生的单向广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能有效进行,而且这种互动无法由学生自己根据需要控制。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交互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活动是否发生、如何进行完全是由学生根据自己学习需要而定,由学生自主控制交互活动。

(三)直观拓展性。由于网络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信息资源,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获得的学习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还是多视野、多层次、多形态的。教师运用先进的网络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拓展课堂容量,增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动画、影像、图片等素材,以及各种生动直观的软件教程,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四)评价多元化。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评价方式主要有教师的口头方式、书面书写和学生互评几种方式,而网络教学模式不但可以进行教师点评,学生互评。而且可以覆盖所有学生,在对学生电子作品进行互评的过程中,每位学生既是“评价主体”,又是“被评价者”,是一种互动式的评价关系。这种评价方法更切合实际,既能为学生接受又能激发学生表现自我。

二、网络教学的基本模式

根据教学实际,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教师在教学中应相互结合,优势互补,灵活应用。

(一)演示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网络向学生演示各种教学信息,它们可以是教师装载的CAI课件,也可以是来自因特网上的教学信息。由于网络能够传递和演示声音、图形、视频、动画、文字等信息,因而使教学内容具有形象、生动和直观的特点,便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但在这种模式中,教学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展示学生看,教师只是通过网络面向全体学生传授知识,学生的被动地位没有改变,网络的教学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二)创设情境模式。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了一种可用于探索与发现的教学情境。在一个教学主题的开始阶段,教师要创设一个求知、探究的环境和氛围,激发起学生探求真知的愿望和热情,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设计真实、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环境,教师引导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探索、思考。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在一种争取最好的想法及好胜的心理愿望和热情下,认真地设计,并在设计中学到本课应该学到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三)个别化模式。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组织教学时,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围绕目标或学习任务进行个别化学习成为可能。对于某些基础知识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同时也得到教师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去访问更多的信息,获取更多的知识,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吃不了和吃不饱”的情况。

三、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教学是学校教育面临信息时代的重大抉择,网络教学的开展给学校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大胆涉足网络教学;但与此同时,不应完全否定传统课堂教学的优长,学校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人文和情感氛围,注重教学的优化设计,寻求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优质高效地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适合21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丁小珈.高校网络课堂教学问题研究[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03期

[2] 魏恩鹏.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小学语文网络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8年09期

[3] 韦有波.网络教学更要有“感情”[J].硅谷 2009年06期

(作者单位:吉林省榆树市福安中学)

猜你喜欢
网络教学网络兴趣
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环节设置小议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