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18-10-21 22:41卫泽坤
科技信息·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施工建设生态环境水利工程

卫泽坤

摘要:我国工农业生产、抗旱救灾、水土资源的稳定都离不开水利工程的建设,但是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生态系统也产生着不利的影响。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希望能够深入分析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诸多影响,找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方法,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生态环境;影响

第一、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建设水利工程会使当地诸如:降水、风速、大气等气候条件一定程度的改变。

1.1降水

建成水利工程后,会形成大量的蓄水,水量的增加,加上阳光的直射,会形成大量的水蒸气,从而引起当地降水,雨量的增加;而且,建成水利工程后,本地区的降水的分布会随之改变;另外,建成水利工程后,由于有水面气温的影响,导致该地区夏季将水少,冬季降水多。

1.2气温

当地水利工程后,原来的陆地变成了水域,空气与陆地热量的交换和空气与水域交换热量的方式对当地的气温影响是不一样的,与水域交换热量,导致当地的平均气温较之建水利工程之前略有升高。

1.3大气

建水利工程后,水利工程的会对大气造成一定影响。就像大坝的建设,通过大坝对水域气温、气流的影响,对当地的大气会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此问题不仅国内非常严峻,也是国际上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对当地水文影响

水利工程建成后,原来流动的河流就变成了围起来的湖泊,水位自然会升高,水面面积自然会增大,水循环也随之发生改变,而且形成湖泊后,岩层的渗水进一步增加,会导致地下水位也随之升高。

第三、对泥沙的影响

建成水利工程后,水库上流的水流速度减慢,泥沙会逐渐堆积,流入水库后会在水库内进一步堆积,长时间的泥沙堆积导致水库的流水缓慢,效益降低。

第四、对水质的影响

研究证明,水体在长时间的流动运行过程中或者一定范围内储存后,会和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充分的融合,丰富了水体的容量资源。但是,在水利工程建成后导致水位上升,水流减慢,水面上的污染物不容易飘散。

也就是说,建成水利工程后会对水质造成好、坏两方面的影响。好的一方面是:在水库内的水位升高、水流速度减慢后,在河面上的悬浮物会逐渐沉淀,使水更为清澈,色素进一步减少,而且,水中的水藻在不动的水中更容易生长会产生更多的CO2,CO2能够与水中的钙和镁离子结合,形成沉淀,这样水的硬度会进一步减低,由于钙、镁离子都成碱性,被综合形成沉淀后,水体的碱性增加,从而使水体不容易产生毒性。坏的一方面是:在水库内的水流速度减慢,水与外界交换减慢,污染物扩散能力也减慢,因此水的自我净化能力就逐渐降低。

第五、对土壤和地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的土壤以及土质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5.1土壤

水利工程建成蓄水后,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使地下水位逐渐升高,地下水位升高后会对周围的土地长期的浸泡,长期在水中浸泡的土地更容易形成盐碱以及沼泽。

5.2地质

水利工程建成后,使地下水位上升,周围土地浸泡、松软,土质疏松,极易发生滑坡、水库的漏水,甚至是塌方以及地震等重大地质灾害。

第六、对河道的影响

水利工程不仅包括水库、大坝的建设,同时也包括对河道顺直的工程。但是在河道顺直的工程中,会导致水中的生物减少,结构单一,水体自身净化能力减弱,导致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环境越来越差。

而且河道顺直工程会将原来错落有致的河道直接横切,改变了原来的自然形成的结构,使整体的结构改变,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增加。

并且河口整治工程可能造成岸线、河床高程变化,由此可能会影响到该地区的潮水位,从而影响排涝总水量;人工裁弯改直工程会造成河床演变,引发河道冲刷,导致河道水位下降。

第七、对生物的影响

整体的生物按照生活区域可以分为两大类: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水利工程建设会造成对这两大类生物的不同的影响。

7.1对陆生生物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无论选址在哪里都会对陆生的动物、植物等一系列生物所生存的环境造成直接的破坏,而且建成水利工程后,对当地的降水、水温、大气以及对当地的土壤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对各种生物的环境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7.2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抬高了本地的水位,对本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当然对于水中生活的水生生物也会造成影响。最为重要的影响是对水生生物的繁殖的影响,水库的蓄水导致水位上升,水库的放水水位会逐渐降低,这时候一些适应水位上升的水生生物繁殖后突然水位下降,其卵就会暴漏在库岸之上导致死亡,这对水生生物的繁殖是非常不利的。

第八、对人口迁移和土地利用的影响

建成水利工程后,对当地的气候、土壤、环境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对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会造成影响,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会发生改变,不适应的会造成当地集中的迁移,人口的迁移就需要政府进行妥善的安置,会造成后续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分配、社会稳定等民生问题。这都需要计划解决。水利工程建设涉及河流改道,调水灌溉等方面问题,而且越是大型的水库,土地所需的利用面积越多,也就是说水利工程需要淹没大面积的土地,以达到最后需要的效果,这其中淹没的大部分土地资源都属于农耕用地。每修建一座水利工程就需要淹没部分农耕用地,致使农耕用地十分短缺紧张。没有被淹没的农耕用地,因为河流改道,使部分耕地发生变化,要么是因为水流减少成为旱地,要么是水流增加成为洼地。重新开发的耕地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转变为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质,远远赶不上不淹没的耕地面积,水利工程项目严重影响的耕地面积的使用。

第九、降低林草覆盖面积

水利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会对周边的地形地貌造成巨大改变。因为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土石,利用本地资源进行土石挖掘对周边的土石环境造成破壞,改变原有的土石结构,土地结构改变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土质发生改变,土壤被风化或者砂化,都不利于植被的生长。尤其大型水库的建设,会对当地的气候产生影响。降雨量、湿度、风力等等气候因素都会发生改变。大型水库上空水分子大量聚集之后,提升力水库空间的湿度,导致水蒸发增加,降雨却减少。

第十、治理工作很难开展

生态环境破坏容易,治理工作确实特别不容易。首先生态环境中有些资源是有限的,一旦被破坏就无法恢复,还有一部分资源破坏之后,需要很长的恢复期才能做到重建。尤其是处于库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方,民众生活困难,对生态环境更加缺少认识,对生态环境又形成了进一步的人为破坏,如污水随便排放,生活垃圾随便堆放等等。导致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的现象出现,而且原本生态环境的治理就是需要时间才能恢复,两种情况的同时出现,让治理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治理工作很难开展。

十一、破坏水资源承载均衡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最主要的关键节点在于将大量水资源引入人工开凿的地面区域内,需要对河流进行改道,打破原生态的水资源分布结构,重新开渠建道,将河流的走向、水的流量重新进行分配。水资源的调配必须要在充分研究水资源的全部情况之后进行策划调整,才能避免水源的浪费及减轻水平衡的破换。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对河道管理缺少应有的维护,致使河道上下游生态环境都遭到破坏,水质被大面积污染,导致用水资源匮乏。

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要在充分考虑当地政治、经济的基础上,在有全盘充分考虑的基础上进行,同时要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也就是说建设水利工程要与生态环境工程同步进行。建设者、决策者要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将生态环境问题放在首位,要实现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共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子云.水利建设的环境效应分析与量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2]何强.环境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施工建设生态环境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浅谈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电预热在城市热水供热管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