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护理要点分析

2018-10-21 19:47陈蓉
健康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护理效果

陈蓉

【摘 要】目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并发不良反应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130例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针对组,各6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针对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结果:常规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针对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老年肺结核;抗结核药物治疗;不良反应;护理效果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逐渐严重,我国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例数表现为逐年增加的趋势。对于老年人而言,因为自身年龄较高,自身抵抗力表现为显著的下降,对此临床针对肺结核患者选择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较易出现不良反应的现象,患者表现出的不良反应对临床治疗效果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对此,针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在临床治疗时,需要对患者临床表现出的不良反应进行认真观察,研究有效措施加以疾病干预,最终为患者的临床预后奠定坚实的基础[1]。本文就该问题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于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并发不良反应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13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针对组,各65例。常规组男43例,女22例,年龄最低60岁,最高80岁,平均年龄(70.23±10.25)岁,针对组男41例,女24例,年龄最低61岁,最高79岁,平均年龄(70.08±10.18)岁,两组老年肺结核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选取的老年肺结核患者均采取相应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即主要为常规的药物、饮食、心理及健康指导方面的护理措施。针对组患者于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针对可能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主要不良反应为肝损伤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等[2]。

1.3观察指标

经相应护理干预,记录两组老年肺结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对本文涉及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本次研究中的计数治疗采用n及%表示,并用t值进行检验,P<0.05,不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组中出现肝损伤不良反应34例,占52.31%,消化系统不良反应31例,占47.69%,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25例,占38.46%,过敏反应33例,占50.77%;针对组中出现肝损伤不良反应3例,占4.62%,消化系统不良反应4例,占6.15%,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2例,占3.08%,过敏反应5例,占7.69%。两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肺结核疾病的发病率也有一定的上升,该疾病是引发肝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在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多采取抗结核药物治疗。而由于肺结核疾病的多发人群为老年人,其机体抵抗力较差,在采取药物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注重护理。临床护理应从以下方面采取护理措施:心理护理:老年肺结核患者复发率高、合并症较多等特点,患者饱受病魔折磨,因此患者中的大多数存在焦虑、急躁、抑郁等情绪。针对这些情况,护理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開导患者[3]。①了解病人产生社交孤立的相关因素;②多与病人接触并交谈,嘱其说出自己的感受,必要时可发泄;③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分散注意力,如听音乐、看书、读报、打太极拳等,通过有效的方法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用药指导:在患者口服抗结核药物时,应告知其在早晨空腹顿服,如果患者忍耐性差,可改为分次服用或饭后服用。同时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和其家属讲解服用抗结核药物中应注意的事项和服药后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当患者在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告知医生,医生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重新调整药物的使用量,防止加重药物造成的伤害。饮食护理:老年肺结核患者由于自身生理机能减退等一些原因,会出现食欲、吸收消化能力、咀嚼能力降低等情况。所以,老年肺结核患者饮食时应摄入高蛋白、维生素含量丰富、高热量的食物。结核病灶在修复过程中会需要大量蛋白质,因此充足优质蛋白的摄入是十分必要的,其有利于体内形成免疫球蛋白和改善贫血症状。同时,老年肺结核患者应戒烟戒酒,吸烟会增加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刺激,饮酒会导致血管扩张,加重患者的病情。观察患者的身体变化老年肺结核患者体内血浆白蛋白含量低,身体机能不如较青壮年人,导致自身的耐药性差,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密切观察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身体变化是十分必要的。由于老年患者体弱多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又记忆力衰退,容易忘服或漏服药物。因此,护理人员有必要在发药时监督患者服药后再离开。当患者出现恶心、腹部不适、食欲减退、呕吐等症状时,护理人员应及时通知医生,再遵医嘱让患者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并且饭后服用抗结核药。与此同时,患者饮食时应选择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尽可能减少辛辣、产气食物的食用。

综上所述,老年肺结核疾病患者在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参考文献

[1]刘京城.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分析[J].医学信息,2015,12(19):151-153.

[2]陈艳丽.黄芪注射液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肺结核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8(11):110-112.

[3]冼翠平.药物不良反应对肺结核病人全程规律治疗的影响[J].广东药学,2016,3(2):197-198.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护理效果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