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在高中德育教育中的渗透

2018-10-21 18:44亢静静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42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渗透

亢静静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逐步稳健发展,国家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进行改革。对此,学校要大力相应国家教育改革落实教育改革方针,培养学生的德育水平,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能力,学校要以德育教育为主要目的进行教学,以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准确落实“立德树人”。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德育教育;渗透

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单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教学,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德育品质,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素质进行教育培养。思想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政治思想能够使学生对国家的发展与规划更为了解,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学生道德品质良好养成[1] 。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品德有重要影响,学生是我国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只有保证学生的德育水平得到提高,才能更为高效的保证我国未来的社会道德发展水平。

一、高中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本身素质水平不够高

学生德育水平能否正确树立完全取决于教师的德育水平,教师的德育思想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对学生不仅有知识教育的责任,更是学生德育品德和生活观念养成所要学习的榜样。故此,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在自身的德育品质上需要不断的进深,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用自己的行为举止去引导学生,成为学生模仿学习的榜样,以实现提高学生的德育品质[2]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并不注重自身的德育素质,对学生硬性灌输德育观点,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师不能做到以身作则,自身德育水平达不到标准,无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二)德育内容脱离实际生活

教师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多为直接向学生硬性灌输德育相关知识点,而德育知识较为抽象,学生无法完全理解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课堂学习过于枯燥乏味。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很少将生活中的实例与知识点相结合进行教学,学生对德育学习过程不敢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不到调动,学生的德育水平难以提高。德育教育是为了学生以后步入社会能够充分适应,树立正确的德育品质对人生进行规划,教师教学中单一灌输德育知识,教学目标无法高效达成,学生也找不到学习德育品质的意义所在。

(三)德育教学模式单一

德育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也是学生德育水平无法提高的原因之一。在现阶段高中生德育教学中,教师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单一,教学方式存在相应的问题和弊端,无法高效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交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被充分调动,学习毫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教学课堂中,学生不是课堂教学主体,学生的感受与喜好被教师忽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无法保持专注力,德育水平得不到提高。

(四)德育考核制度不完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的好坏之分全由学生成绩决定。教师忽略对学生进行德育品质的培养教学,德育考核的制度也并不完善,未曾对学生进行过完整的德育考核。教师评定学生的唯一标准即为考试成绩的高低,学生的德育水平不在评价范围之内,学生对德育品质也逐渐忽略。

二、实现“以德树人”目标的策略

(一)重视德育教育,正确认识德育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行正确认识与理解。根据国家教育改革方针“以德树人”为教学观点,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水平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引导学生认识德育素养的重要性,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二)改变德育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

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利用多种方式提高德育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教学课堂中,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学生更为主动的對德育品质进行学习与探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德育水平。

(三)完善德育考核制度,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为确保高效提高学生的德育品质,学校与教师要完善德育考核制度,学生能够对德育品质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在考核制度中,学生的德育水平也能得到准确的评价,更利于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有关德育知识的竞赛,每个学生在参加的过程中对自身的德育水平有所了解,德育竞赛的成绩也能准确评定学生的德育水平,能够高效促动学生学习德育知识,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得以实现。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

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时间是最多的,学校要和教师相互配合,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校园道德风气,帮助学生提高德育水平,熏陶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校园的板报墙和通知公告栏里都要有相关德育品质内容的文章,让学生在校园中随处可见德育品质,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日积月累,德育品质逐步在学生心理生根发芽,以达到“以德树人”的教学目的。

总结

德育教学对学生非常有帮助,是学生道德观点树立的基础,对学生未来人生发展更有决定性的意义。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水平,对学生的德育品质进行教学与培养,真正将国家教育改革“以德树人”的方针落实到教学中,以提高学生整体的德育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德树.新形势下强化中职生德育之我见[J].甘肃科技纵横.2008(03);104.

[2] 曾玉如.抓好高中起始年级的德育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10):152.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校)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渗透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