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成吏
摘要:随着二十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横跨几个纬度带,风景名胜无数,本来在这个发展的趋势下,必然是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化的人才,可是事实上却是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酒店就业的比例逐年下降。而学习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失业率也是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准。而面对这种情况,高等教育对当代大环境下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提出职业化改革和发展战略新思想。
关键词:职业化改革;酒店管理专业;实践
职业化改革对于高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来说就是要将教育体系重新构建和发展思路进行全面突破,并就职业化发展因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探索,推进当代的高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的战略转型,并且提供可持续性发展动力。
一、我国高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
旅游活动的发展促进了旅游业的诞生,并且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腰包鼓了起来,都践行着“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口号,因此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人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在GDP上的比重逐年升高,已经成为了我国重点发展的项目。
伴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所需要的旅游业人才也是逐年攀升,而其中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所占比率就不低,可是尽管市场需求量逐年上涨,但是高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从事该专业的就业比例不但没有因此上升,反而是逐年下降,并且失业率也是居高不下。根据以下调查报告,以及问卷调查显示,原因有下:
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并不喜欢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职业,不愿把旅游业作为自己的首选专业,反而更加愿意成为公务员等在国家政府机关工作。因为首先国家公务员等在国家政府机关的工作更加稳定,偏向于“铁饭碗”,开拓意识欠缺。专业能力不过硬,对于这个行业哪怕经过高校学习也是一知半解,从事酒店管理专业之后对于一些事物的认知也是仅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眼高手低,导致心理落差巨大。对于就业之后,薪资待遇期望值过高,不愿意积累基层经验。并且极端者还认为酒店服务专业在社会上是处于“下等职业”,在等级观念上对该职业的不认同感,影响了当代许多选择从事旅游酒店工作的学生的自尊心,就是这种种原因作用下,导致了现如今虽然旅游业渴求人才,但是从高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率低,失业率也是居高不下。
二、高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职业化改革的作用及影响
为了改善就业困难的现状,职业化改革的推动势在必行,这是适应社会时代潮流的必要措施。高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职业化改革就是课程实践和课内理论知识相结合,使课程理论之内的“死知识”逐步走出到课堂之外,将实践融入到理论之中,让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作用得到直观体现,推动实践技能和知识之间的积极转化和衔接。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具体的实践,才能加深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只有经历了整个过程才能系统掌握各个节点的基本操作技能。并且也要加开思想品德教育课,完成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真正做到正视现实,降低择业标准,找准理想职业与现实就业的平衡点,切勿好高骛远。
职业化的改革对于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的专业素养要求更高,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学,服务学,因此在职业化改革的潮流下,学校课堂上课程的设置也必须更具科学性与和合理性,并对课程实际专业性全面加强,使理论和实践在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之中的比重保持平衡,這是课程设置合理性的具体表达。而科学性则是让探索职业化改革道路更为清晰,综上两者是使课程发展目标能够朝着职业化发展方向积极转化。
注重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发展推动人才发展面向职业化,在高等教育职业化改革与发展中,创新体现在了教师队伍的构建理念以及思想上。并且我们可以从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特征看出,人才的培养是以社会实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的,因此提升教师的社会引导能力就成为了关键,师资力量的提升奠定了职业化改革与发展的基础,为培养更多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优秀人才提供了力量。而教师自身也要加强自身理论性职业能力发展,这个发展不只是指教师要在理论知识的层次上的不断加强,还要在社会实践的应用范围里面协调发展,给学生以身作则,起好带头示范的作用。因为教师的专业性如果不能够保持完善,就不能够与当代社会人才需求之间做到无缝衔接。
以上就是高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走向职业化发展常态的必要因素。
三、总结
总而言之,中国旅游业职业化的改革对于高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影响,就是要培养出契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上的不断创新,提高高校旅游酒店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率,降低失业率,满足不断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的市场需求。
(作者单位: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徐洁蕾.社会转型背景下高等教育职业化创新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5(7):77-78.
[2]胡恩保,沈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5(19):54-56.
[3]刘爱服.论我国旅游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教育[J].社会科学家,2004(6):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