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晓玲
摘要:高年级学段识字教学虽然不是教学的重点,但由于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再加上语文学科工具性这一特点,确定了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充分认识高年级识字教学的重要性,潜心探究高年级识字教学规律,努力改进识字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师识字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使学生学得活,学得有兴趣,记得牢。
关键词:高年级;有效识字;方法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主要的载体。郭沫若先生也曾说过:“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好汉字是重中之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识字教学的要求是: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并能在阅读和习作中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但是长期以来,许多老师认为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识字教学不应是教学的重点,以至于在课堂教学中淡化了字词教学,致使许多生字词成为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拦路虎,严重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要改变这种现状,高年级语文教师应该选择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识字,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得活,学得有兴趣,记得牢。下面是我在研究高年级有效识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识字习惯
“教是为了不教。”21世纪的语文教学应注重知识的学习,更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经过低中年级系统的识字训练,已掌握了许多有效的识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课文中的许多生字词可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自行解决。
在教学每篇课文之前,我首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要求他们把读准生字字音、记牢生字字形作为预习的首要目标加以落实。同时对学生在预习中识字的方法作适当的指导,要求他们先读一遍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并根据课后的注音,把生字的音读准,再仔细观察字形,用自己喜欢的、有效的方法把字形记住,最后用笔把生字组成的词语画出来读一读,并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为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识字任务,我还设计了识字卡让学生在预习时填写。学生在预习时,在卡片中依次填写课文中的每个生字及其读音、生字的意思和由该生字组成的新词,并用生字各组一两个词语,最后把生字写两遍以加强记忆。这样,我就可以根据“识字卡”分析学生的课前识字情况,精心设计在阅读教学中处理生字词的方案,有的放矢地进行识字教学。如《月光启蒙》一课中生字较多,我便根据学生识字卡的反馈,确定了这样的识字教学思路:在要求认识的字中,“豁”和“褂”不常见,容易读错,课堂上要提醒学生读正确。在要求会写的字中,“割”“筛”二字学生容易写错,应重点示范。“音韵”和“混沌”等词语较生僻,教学时应略加指点,以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长期坚持让学生在预习每一篇课文时填写、交流识字卡,教师再根据他们的预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识字教学,不仅能有力促进学生自主识字,提高识字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有效提升他们的独立识字能力。
二、在教学中强化识字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中,字词的音、形、义的教学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除了用“识字卡”了解学生在预习中识字情况外,还采用多种形式检查他们的识字效果,为阅读教学中更好地把握生字词教学分寸做好准备。
一是在第一课时的教学时,我首先检查学生的课文朗读情况,特别要注意学生是否把生字的音读准了;对一些难读的生字,通过同学的示范让全班都读准字音;有些难写的生字,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字形特征,让他们说说如何记住字形,写的时候该注意什么,然后认真写一写。
二是在第二课时上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听写生字词。听写的词语都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听写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时是直接读出要写的词语,让学生写;有时会提供已学过的同义词,让学生写本课相应的词语;有时会说出词语的意思,让学生写新词。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听写含有生字词的好句。这样多层次、多样化的听写训练,一举多得,收到了训练听力、巩固生字记忆、丰富词句积累的多种效果。
由于高年级学生具备独立识字能力,基本能解决所学生字的音、形问题,所以,引导学生理解字义,成为课堂上识字教学的主要任务。在具体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直观法、分析偏旁、编顺口溜、结合语言环境等方法理解字义。
三、在阅读实践中注重字词的理解运用
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比较难理解的词语,我会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如“长”这个字有几种解释。在《月光启蒙》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这句话里有两个“长”,第一个学生都知道是生长的意思,第二个“长”我便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学生理解课文后,知道家乡人民创造了许多歌谣,这个“长”的意思自然就明白了。接着我要求学生用“长”的这种意思说一句话。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慢慢地对词语的意思有了较准确的理解,这也有助于阅读理解的教学。
四、开发课程资源,多种途径促进学生有效识字
(1)识字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崔峦说过:“就整个汉语学习来说,一方面要看到识字非常重要,因为它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还因为汉字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另一方面要看到识字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尽早突破识字关,才能更早、更顺利地进行阅读,以便能够自由地吸纳有用的信息。”在教学中,我经常拓展与文本内容或思想相关联的资源来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这样既能让学生多识字,又能积累语言,还能陶冶情操。我还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读书,如开展故事会、朗诵会、评选“阅读之星”等,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因为我明白,只有大量识字才能大量阅读,只有大量阅读才能写好文章。
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去图书馆、书店或上网,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让课中所学的字词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作用,同时又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不断巩固已学字词,实现以识促读、以读固识的良性循环。
(2)识字与写作相结合
写作也是学生提高识字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不但巩固了已经认识的汉字,而且在遇到要表达意思而不会书写的汉字时,向别人请教,又让学生认识了新的汉字。真是集“温故与知新”于一体。
(3)识字与生活相结合
“语文教学的外延等于生活”,以生活世界作为学生学习的背景和桥梁,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根本。让识字学习贯穿生活过程,与生活紧密联系。真正做到课内带动课外,课外促进课内,让学生在生活中认字,做生活的主人。这也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在生活中认字,在生活中巩固这一思想。
社会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大书,在生活实践中识字也是一条可利用的重要途径。星期天、节假日,学生难免会出门,旅游、串亲、访友、去公园、逛商场,这是学生识字的好机会。有不认识的字可以及时请教亲朋好友,在这些活动中,只要留心,有意观察,就会看到很多牌匾,借助这些可以认识很多汉字。在家中,家长买回许多商品,如电器、食品、化妆品、药品等,这些东西上都有品名、产品说明书等,此时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情境中主动识字,不但学得轻松,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另外,看电视、读报纸也是一种阅读的途径。电视中的字幕,报纸杂志中的漫画等,都促进了学生识字。
总之,识字教学的方法很多,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是为了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高年級教师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让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有效的识字方法,才能促进学生高效阅读,乐于写作,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小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