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昱茹
摘要:在新课改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也将迎来属于创新的春天。在实际教育教学当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当代地理教师共同关的话题。现代 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素质的 培养。因此,对于一名初中的地理教师来说,我们的 教育教学要始终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要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不断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下面就让我略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初中地理;性格;兴趣;习惯;方法
一、培养兴趣
兴趣源于喜爱,能够推动学生的可持续成长建设。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好奇和追求的欲望,想要自主的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获得满足感又会促进地理学科学习的兴趣,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圈,兴趣的培养,能够保留学生思考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可以通过地理学科微课堂、翻转课堂这样的新式教学方式,通过新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让学习自己思考问题,并自己根据老师安排的翻转课堂的内容找到答案,获得满足感,从而产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然后通过进一步的课程活动安排,利用有趣的动画、热播的综艺、好玩的游戏等学生喜爱的角度入手,设计地理学科的课程内容,一点一点的加深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慢慢喜爱上地理课,从被动学习发展成为想学习、爱学习的模式。
二、健全性格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点学不会而懊恼,比如身边的同学超越自己而嫉妒,比如学习优越感导致的骄傲,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利于心理健康和健全性格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健全性格,一是要培养学生友好协作,团结互助的品格,每一个是单独的个体,许许多多的个体组成了社会大家庭,学生走出校园之后必须要融入社会,而学校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在学生没有离开校园之前,这个小小的社会就会教他们学会什么是互帮互助。二是培养学生乐观的精神态度,乐观的态度可以在学生达不到自己目标时候让学生不气馁,不放弃,不贬低自己。培养乐观的精神,可以通过一些历史的名人故事,讲讲名人收到挫折之后越挫越勇的精神,也可以讲讲现实生活中的身边的实例,让人物更有代入感,学生更加信服。从而让学生了解到人不可能不遇到挫折,但是越到挫折之后应该采取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解决态度,自己解决不了可以寻求他人帮助,而不是气馁、放弃这样消极的做法。三是培养学生创造的激情,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自信,通过创造让学生觉得这么难的事情都做到了,肯定自己的能力。可以采用科学小课堂方式,带领学生们进行科学创造,对学生适当知道,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创造出自己的作品,还可以带学生参观科学博物馆,激发学生创造的激情和热情,鼓励支持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培养学习习惯和方法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些方法能够推动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可持续成长。学习习惯是指学生能够长期保持的一种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学生能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思维而非被动的被灌输知识,只有主动的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和创造性,让学生想学习。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最主要的是老师的引导方式,可以通过专门设计的系列课程,这种课程的目的并不是传播知识,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那么在课程设计上就要首先采取摸底方式,通过初期的自主学习然后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摸清学生现在的学习习惯,在这段时间里要进行观察和记录同学的学习状态了积极性。在课程设计中期的时候,要发挥老师的正确作用,推动学习自主独立学习、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连贯做好和思路,经过几次的推动,再次做一次调查,观察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情况,通过记录比较,进行总结分析,后期课程设计就是把中期发现学生学习习惯中的问题进行重点纠正。通过这样的系列课程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学习方法是学习工具,工具使用的恰当,才会达到目标,节省时间资源、培养学生信心。好的学习方法需要老师的带动,可以在每周开设学习方法讨论课,要求老师对于不同的学科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且经过有效的测验得出的有效学习方法,在方法讨论课上与学生共同探讨,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规范系统的学习方法,既要有普遍性,又要有针对性,既要进行引导,又要注意进行纠正,这就需要在方法讨论课上既要有专题讲堂,也要有实践检测,需要通过梳理和诊断,来不断的培养学上养成有效学习方法,实现可持续成长。
四、学校教学保障
首先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可持续成长的环境,学生的学习环境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年,学校要提供便利高校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在后勤服务上应该予以保证。地理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很多时候并不是简单的讲诉理论,学生就能够理解的,需要一些现场的演示会让学生更加明白地理知识的奥秘,让地理学科充满魅力。学校的校风影响着学生可持续成长,良好的校风和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推动,地理学科虽然不像语数外那样,但是随着现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每一个学科都应该被受到重视,学校的学科管理模式上也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开设的学科。
其次教师要有培养学生可持续成长的思想,不能坚持传统的应试教育,要从思想上跟上时代的步伐,教育需要改革,教师的思想也要改革,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既要传道授业解惑,也要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成长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理解教育的初衷,这就要求教师跟随国家教育理念的进步而进步,多关注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设计、教学手段,逐步转变自己的观念,展开以学生可持续成长为最终目的的教育。
再次是教学模式的更新。教师与学生相处的关系影响着学生可持续成长能力的形成。有些学生因为和喜欢和老师的相处方式而更加喜欢学习,有的学生因为厌于和老师相处而讨厌一门学科,这种现象不是少数。所以加强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培养学生可持续成长所必要的措施。不是要让学生怕老师,而是让学生觉得老师和藹可亲,才会形成融洽的关系,更好的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里学习和成长,利于学生的扩散性思维的养成。教师还需要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现在信息技术发达,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停滞不前就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教师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学生,也是需要不断学习,追求知识。利用先进的学习教学模式,充分在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学习,想学习,根据学生自身不同的特点,针对性的设计问题,可以充分利用翻转课堂、微课这样的学习模式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贞.中学地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9.
[2] 高冠军.高中地理教育教学中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8,5(51):386-387.
(作者单位:辽宁省营口市盖州榜式堡镇大庙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