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令波
摘 要:随着世界天然气需求量的逐渐增大,常规气藏的产量和储采比逐渐下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资源补充。因此,加快低渗透气藏的勘探开发,成为本世纪能源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开发这类气藏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经济效益也比常规的气藏要低,本文对当前低渗气藏的开发难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低渗气藏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低渗气藏;开发;技术
我国拥有着十分丰富的低渗气藏资源,但是低渗气藏的渗流机理与中高渗气藏的差距较大,传统的工程方法并不能适用,影响低渗气藏开采的原因也非常多,对已经开发的低渗气藏,如何改善开发效果,发展科学先进的配套技术和设备,对我国天然气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低渗气藏的特征简述
我国低渗砂岩气藏的远景资源量在十万亿方以上,占据天然气总储量的五分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和塔里木地区,面对如此丰富的资源量,我国低渗气藏的实际产出占比却是十分小的,其主要原因就是低渗气藏的特殊性,这类气藏的埋藏深度都很大,其中大多数埋藏在三千米以下,而超过五千米的也不在少数,比较著名的塔里木地区的迪那气藏的埋深就在4750~5550米之间,这对于低渗气藏的开采是一种影响。而储层随着一系列的成岩演化,成岩作用强度都十分大,胶结作用使储层的孔隙度减少,孔隙结构复杂,而这些复杂的孔隙结构导致了低阻气层,储层物性差,储层中的裂缝发育不均匀,孔隙与喉道非常小,渗透率低于0.1mD,孔隙中的薄膜水和束缚水形成了复杂的导电网络,存在着非线性渗流特点。含水饱和度高,水锁效应强,透镜状气藏有效砂体分布连续性差。根据储层产状,低渗气藏可以分成三个大类,分别是透镜状、层状和块状,储量占比最多的透镜状的储层非均质性强,储量丰富低,气井产量低,单井控制储量小,稳产能力较差,除此之外还有含气层数多,物性差别大等特点。
由此可见,在我国低渗气藏的开发中,大部分气井都需要经过压裂和酸化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而这种技术也会造成许多负面影响,使低渗气藏的开发现如两难。
2 低渗气藏开发的关键技术
2.1 提高气藏描述的质量
气藏描述是利用地质、试气试采和测井等资料结合计算机技术对气藏进行综合性评价的技术,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气藏的采收率,是氣田开发的必备工作之一。而对于低渗气藏来说,气藏描述这项工作就显得更具意义,由于低渗气藏的种种特性,寻找到一个具有充分经济价值的高产富集区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可以利用岩矿分析、扫描电镜和X衍射等方法来准确测定岩土成分、气藏含量和基本产状,结合实际资料来进行研究,寻找到有利相带,为了更好的对低渗气藏进行描述,可以结合压力系统分析和气井生产动态特征开展井间的连通性探究,从而确定出连通性较好的地区,用三维地震、垂直地震剖面和井间地震等方法进行砂体的预测,最后综合评价该气藏的开发可能性。
2.2 低渗气层的压裂改造技术
由于低渗气层的自然产能较低,所以为了提高单井的产能,需要对储集层进行压裂改造,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果,但就目前情况来说,将压裂液的伤害尽可能的控制在较低范围是目前发展的重心之一,压裂液通常是由稠化剂、交联剂、粘土稳定剂、杀菌剂、破胶剂、助排剂和pH调节剂等组成,在实际使用时要先模拟底层温度和伤害压差,采用高温高压全自动岩心流动仪来进行伤害评价实验,尽量减少压裂液的伤害。而在压裂改造中支撑剂的作用也十分显著,在压裂施工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支撑剂,良好的支撑剂能够增加裂缝的导流能力,提高压裂效果。
3 低渗气藏的发展趋势
虽然我国低渗气藏的开发已经步入了正轨,但由于这项技术的特殊性,导致单井产量小、开采难度大、耗费资源多、渗透率低等特点,还是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包括近井带气藏渗流特性研究、气藏损害机理研究、渗流机理研究等方面的技术,在复杂结构井方面也要加强研究力度,提高技术上的水平,为今后的低渗气藏开发做出保证。加大新工艺进技术的投入与应用,以提高单井产量和降低开发成本为目的,完善当前的低渗气藏技术同时,要积极开发于其相配套的技术,提高储层气藏描述的质量,利用地震预测和测井识别来综合评价,优选出产量丰富的区域。在压裂改造中,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压裂技术,由于储层十分敏感,所以需要对压裂液体的配方、药品采购、配液用水及整体配液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要经过科学的分析与评价,选出一个适合的压裂液配方,进一步降低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同时要注重相应人才的培养,保证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从而推动这项技术更好的发展。
4 结语
低渗气藏的开发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只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的技术点,还是能保证低渗气藏的经济效益,在实际施工中要注意各方面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尽可能选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产量,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加强理论基础知识的研究,提高动态检测技术的质量,为我国低渗气藏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彭竞,彭彩珍,皮秋梅.低渗透气藏开发难点与技术对策综述[J].当代石油石化,2013,21(09):26-29.
[2]罗迪,张小龙,谭红.低渗透气藏开发及稳产技术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37(09):115-116.
[3]张宁生.低渗气藏开发的关键性技术与发展趋势[J].天然气工业,2006(12):38-4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