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妙悟”是中国古典诗学的艺术思维论,与佛禅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其艺术思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来讲解“妙悟”是如何达到最佳审美境界的,即“兴趣”。一是根据“妙悟说”的哲学基础“虚静”来分析其艺术思维的内涵,二是在吸收运用“活法说”的过程中所要有的“变”与创新。
关键词:严羽;妙悟;兴趣
“妙悟”在魏晋南北朝的佛学中盛行,也称“禅悟”。《坛经》曰:“识心见性,自成佛道”,即经过参禅达到静谧的境界。“禅悟”也成为了一种美学理论,被文人墨客所熟知。
南宋的严羽以“妙悟”为核心建立了一个新的诗歌理论体系,即“妙悟”说。《沧浪诗话》中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他针对江西诗派的弊病提出了“以禅喻诗”的诗学理论,欲借用禅语来说明自己的诗学思想。他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说《诗辨》是“间说江西诗病,真取心肝刽子手。以禅喻诗,莫此亲切。”严羽的“妙悟”着重解决的是诗的本质和审美问题,认为诗歌的审美最终应达到“兴趣”的审美境界。
一、“虚静说”为妙悟之基础
“悟”乃觉也,《玉篇》曰:“悟,觉悟也。”“悟”是人具有的能力,人的出现导致语言的产生,语言的产生促成文章的生成。“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人文意识,人文意识是人类对自然的探索转向人类自己时所赋予的意识,正如西方哲人一直在探索人性的本质一样,卡西尔的观点是人乃“符号的动物”,因为人创造了文化的世界。而在中国,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认为万物都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所以世间原本是空虚的,“虚静”才是生命的本质。人是万物之灵,所以“虚静是人才能达到的境界”。庄子是在老子的基础上做出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心斋”、“坐忘”等认知方法,以此达到修心的作用。
《庄子.人间世》曰:“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将外在感官的感受转化为内心的体验,“听之以气”,“气”即“虚”,就是空,那么就转到了老子所说的“大音希聲”,“希声”即无声,“大音”为至美至高的音乐,最美的音乐是无声的,有如“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之趣。《周易》认为阴阳二气生于道,道生一再生万物,也就是说宇宙原本是“无”,无形之物生有形之物一直是古人的宇宙本体观。太极生天地,天地生阴阳,自然之物从产生、成长到灭亡皆为“道”的规律体现。这种阴阳之道渗入到了道家、儒家等思想中,逐渐成为人们对万物产生与消亡的解释,所以宇宙万物的本质是回归于“无”。《庄子.齐物论》的主旨是“道通为一”,这个“道”被视为“本体之道”,即艺术的本原。依刘勰的文学本质论来说文是原于道的,因此好的文艺作品是要回归于道,而这个过程需要以“虚静”为创作心态。“坐忘”是修道之人静坐的一种方式,侧重于锻炼修道之人的意志,也是通往“心斋”的一种手段。修道者通过“心斋”来使心灵处于虚静的状态,以此洗涤心灵达到无为自在、虚静清明的心境。“心斋”的最终结果便是达到“忘我”的精神,“坐忘”就是要求人凭借毅力安静地打坐,除去世俗的烦恼,在虚静的心境中悟解人道合一。禅宗及老庄哲学对于“悟”的理解的相同点是在“静”的状态下寻求超越。在文学中,“心斋”的结果是达到“境”,在中国美学中,“悟”与“境”是相联系的,尽管道家强调的“心斋”、“坐忘”和佛家讲的“空灵虚无”都是想摆脱“境”,但是在中国古代所讲的“妙悟”是意图超越“境”并构造另一个境。
古代“妙悟”论所要表现的就是人和外在世界联系的“境”,即“天人合一”哲学观。庄子以虚静达到了物化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文人的创作,例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物我合一之境。关于“虚静”的创作观,蔡邕曾在《笔论》中说道:“夫书,先默坐静思。”认为“静”是创作之前最好的心态。“陶钧文思,贵在虚静”,意在说明虚静之重要,这也是中国文人的审美精神。虽然说儒家思想影响着中国古代社会的性质,但是中国传统诗人的创作却是受“道”的引导,精神生活上强调的是返璞归真。
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文人很讲究虚静的创作心态,再以无形生有形的宇宙观衍生出以静制动的创作观,以此接收不同的“境”。如此“虚静”为“妙悟”提供了前提,要达到虚静的状态才能为创作提供基本的外在条件,才能走向妙悟。所以不修心净气便无透彻之悟。
二、“活法说”为妙悟之观点
北宋的黄庭坚开创了江西诗派,强调师法古人,虽然他作文章偏重形式与技巧,但也并不是完全不顾思想内容。然而黄庭坚去世后江西诗派末流却是完全从形式上拟古,词句艰涩生僻的弊病日益严重,南宋的一些诗人欲在学习黄庭坚诗风的同时对江西诗派的理论进行改正,其中尤以吕本中为代表。
“悟入”乃禅语,范温在《潜溪诗眼》中借来喻诗,“识文章者,当如禅家有悟门。夫法门百千差别,要须自一转语悟入。如古人文章,直须先悟得一处,乃可通其他妙处。”“悟门”即要找到“诗眼”,诗人要会悟,悟到诗眼后感受其与全文贯通的妙处,才能领会到绝妙文章之妙,不仅要探讨作诗的艺术形式和技巧,也要讲究评诗要有见地。而吕本中借范温的“悟入”说又提出了“活法”说,其《夏均父集序》云:“所谓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出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吕本中在此说明要勤学苦练才能悟入,只有下足功夫才能领悟到作诗的“活法”。所谓“活法”就是要平衡规则与改变的关系,要有不违背规矩的灵活。即作诗是有一定的章法的,但诗人不能只局限于章法之中,还应有不出于章法的革新,例如明七子之一的何景明强调拟古应“领会神情”、“不仿行迹”的观点就胜于李梦阳的“刻意古范”“独守尺寸”。黄庭坚、范温等人都强调规矩与诗眼,这乃规矩,苏轼作诗却是“行云流水,初无定质”,这可谓“活”也。后来吕本中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的“活法”说是基于江西诗派的理论之上,并整合了苏轼的理论,有意识地“以苏济黄”,以此达到规矩与变化之间的平衡。
严羽的诗学体系有三步:一是以“识”入手,寻找学诗的正确门径;二是经过“妙悟”,掌握作诗的规律;三是追求“兴趣”,达到审美的境界。在《沧浪诗话》中,“妙悟”作为核心理念,就要与“识”、“兴趣”、“熟参”等其他理念联系起来。所谓“识”就是要有辨识诗歌体制风格和作品优劣好坏的眼光,范温《潜溪诗眼》引黄庭坚言:“学者要先以识为主,如禅家所谓正法眼者。直须具此眼目,方可入道。”严羽根据前人的见解也提出,“识”乃学者学诗要具有的能力,这是针对师法的对象而言;要有“识”力就要“熟参”,此乃如何师法的问题。“熟参”即多读作品,要挑选前人优秀的作品进行学习,然后酝酿于胸中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而江西诗派的诗人们论“悟”都讲到了“悟入”的法门,却没有脱离于文字技巧的框架。后七子之一的王世贞论诗也多自严羽,其诗学主张与“妙悟”就有很大的关系,他主张学习要以古人入手,熟读涵詠之,令其渐渍汪洋,做文章就能够“一师心匠”。他所提倡的“一师心匠”就是说模拟古人要有自己的特色,而非机械式模拟。
“师法前人”的同时要强调文人应该如何正视历朝历代的复古运动,拟古所强调的应是学习古人为诗为文的方法与技巧,而不是一味地模仿语言和格式,时代在变,诗论也是要变,这才能体现“一代诗文创作自有一代之法”的妙处。在取技巧之时,不能完全被困于形式与技巧,却也要不游离“师法”。
“活法”说找到了作诗的一种规律,严羽的诗歌理论就是吸收了“活法”说的理念。但是在运用“妙悟”时应当有所选择,所创作的诗歌与所抒发的情感应该都是要从己出,“熟参”只是方法,为诗始终要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和风格,否则便是没有真正地达到“悟入”。
三、“兴趣”为妙悟之佳境
诗歌的创作是需要情感的迸发的,而后才有妙悟。中国式的灵感是自然平静的,曹顺庆先生认为“妙悟说”具有灵感的特征,因为灵感具有非自觉性,当它来临时,作家就会泉思涌动,落笔纵横。正如前言所说的以“坐忘”来达到虚静的状态,以此进入“悟入”,与西方强调的灵感是天才与下意识的迸发不同,中国的灵感正如严羽说的一样,要认真学习前人的优秀作品,把它们酝酿在胸中,久之自然悟入,即厚积知识就能迸发灵感。“悟”需要有内在的知识积累外,还需要有外在的刺激。外在的刺激引发的创作常被人称为“灵感”,灵感是作家自身习得的。“妙悟”是一种艺术灵感,是外界环境的刺激引起的興趣。“识”是妙悟的第一步,“入门正,立志高”乃“熟参”之根本,两者又皆为“识”之基础。“兴趣”则为妙悟之蕴,此为诗歌创作的最佳境界。
严羽认为盛唐诗歌的美在于“兴趣”,他借助了很多的比喻来表达盛唐诗歌重兴趣的特点,以此表明诗境在情景交融中产生了余味无穷的美感。“兴趣”是一种审美感受,严羽认为作诗是起于兴趣,所以他批评宋诗“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古人多认为作诗缘于情,诗缘情而言志,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到诗可以兴,事物的形象可以使诗人引发各种联想,陆机《文赋》曰:“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伤春悲秋是古人的情怀,古人看见落花的景象会联想到花开枝头的盛大,如今却衰败凋零,不免伤感,便写下“落花”类的诗歌。又如杜甫,面对满目萧条的秋景引发了对自身际遇的感慨和对家国的忧思,于是写下了《秋兴八首》。所以我们说作诗起于兴趣,起于兴致。其实对于“兴”,总会使人想到《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实它还可以指美学特征,如钟嵘《诗品》说道“文有尽而意有余,兴也”,我们可以称之为“余韵”或者“诗有余味”。富有余味的作品会让读者产生无限的遐想,正如司空图所说的“韵外之致”、“象外之象”。禅宗的“妙悟”是主体对世界本体“空”的把握,这其中的领悟是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严羽也认为诗歌艺术的妙处就在于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但必须通过直觉思维才能感受到诗中的奥妙,而这种直觉思维是通过阅读大量的佳作练就出来的,即熟参。
“严羽虽然是以禅喻诗,但他于佛学涉猎不深,从他谈诗歌作品的总体倾向来看,所受佛教思想影响较浅,其思想基本上仍属儒家系统。”他所受到的儒学思想主要来自于陆九渊的心学,想必“心即是理”的看法也是受严羽认可的,所以他在谈到别材与别趣时,推崇唐人的诗歌中的重情(即兴趣)。因此严羽所说的“兴趣”是要求诗人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于诗作中,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浑然一体给人以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境界,这才是诗创作歌的最佳境界。
四、小结
艺术是人类创造的,它有时甚至可以达到巧夺天工的境界,若想达到比自然更巧的地步就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必须要借助妙悟之法。妙悟在艺术上的创造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审美与智慧,它更侧重于鉴赏,在悟中也有创作。作为中国思维中富有特色的一种表现方式,本文对其的浅析不在于为它争一席之地,而是想表明人们要正确认识和使用属于我国的艺术思维方式。十九大报告就已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发展,为那些希望加速发展和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与此同时我们更要坚持文化自信,在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上做出一份贡献,并坚持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辉煌。只有这样,我们便可以让中国的艺术思维获得世界人民更多的认可与学习。
参考文献
[1]杨柳桥撰.庄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陈剑译注.老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3]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4]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5]刘德重,张寅彭.诗话概说[M].北京:中华书局,1990.
[6]顾易生,蒋凡,刘明今等著.宋金元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姚丫(1994—),女,湖北利川人,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传媒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与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