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萍
摘要:本文联系时代背景,结合对大学生群体的阅读行为、购书状况和阅读方式等方面的调查进行分析,探寻大学生群体的阅读特点及购书状况,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荐购服务的三点举措,以促进更多的大学生通过阅读提升自我能力和提高精神文化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现状;购书状况;建议和措施
随着网络普及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和购书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阅读方式方面,从纸质阅读时代进入到纸质和电子阅读并存的时代;在图书购买方面,人们足不出户通过网络以更低的价格和快捷的方式购得图书;在阅读行为方面,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以粗略浏览的方式代替了深入思考的精读。大学生作为最具求知创新精神的群体,出于学业需要阅读大量书籍;同时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征,使他们能关注并使用新兴的图书阅读设备。本文以武汉轻工大学为例,分析了大学生群体的阅读及我校中文图书采购方式。
1 大学生群体阅读现状和特点分析
武汉轻工大学图书馆至今为止馆藏图书150多万册,能满足全校师生阅读需求,从汇文管理系统借阅数据可以看出,借阅次数最多的是休闲娱乐类书籍,其次是经典名著,专业性书籍借约率最少,大学生借阅书籍的类型很全面,其中小说类占主导,其次是诗歌、散文、杂文、漫画等,阅读的内容涉及中外经典名著,由此可见,大学生阅读首先是满足个人兴趣,然后才是学习需要。
1.1武汉轻工大学馆藏纸质图书借阅数据统计分析,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校图书馆近四年馆藏纸质图书借阅率:自2015年起整体借阅率呈下滑趋势,网络电子资源普及是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借阅量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从统计数据看:2017年各类馆藏图书利用情况差异较大,利用率最高的为 I、B、H 三类,分别为 52%、41%和35%,利用率最低的为 P、S、V三类,V类最低约4%,这反映了学生阅读的倾向首选小说文学类,其次是语言文字和哲学类;专业性较强的图书借阅情况:2015级人均借阅册数为6.9本,2016 级人均借阅册数为7.5本,2017级人均借阅册数为 8.1本。从统计数据来看,年级升高,借阅量越少。数据表明,新生入校后第一年借阅图书是最踊跃的,阅读积极性很高,到大四时,因实习、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等原因,阅读的时间相对较少,人均借阅量也随之减少。
1.2阅读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学生每天阅读时间调查:每天阅读时间小于2小时学生约占49%,阅读2-3小时约占55%,阅读3小时以上约占16%。这表明我校大学生阅读氛围有所改善,但还有待提高。关于每月阅读册数、每周去图书馆次数等问题的调查结果也是对这一现象的佐证,调查中每月阅读课外书数量 1-3本书约占72%,4-5本仅占7%左右,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但勤于精读的学生占比量非常有限。每周去图书馆3-4次约占39%,从不去图书馆约占9%。学生每天阅读电子图书时间少于两小时约占79%,从这些数据表明,在电子图书越来越方便快捷的时代,仍有大部分学生没能合理有效的利用电子资源。
1.3阅读倾向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阅读方式和倾向的调查:学生阅读以图书馆借阅为主,约占36%,其次是网上阅读约占23%,自己购买约占20%,其他途径购买约占21%,這表明高校图书馆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场所。大学生阅读交流方式倾向的调查:学生阅读的交流方式以“和朋友交流为主要方式”约占53%,其次为阅读沙龙和网上发帖,这一调查结论为我校阅读推广活动提供重要的参考,它可以指导图书馆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方式,提高阅读效果。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的阅读倾向调查:54%的学生更倾向于纸质阅读,19%的学生倾向于电子阅读,其他学生认为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阅读量差不多,图书馆应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购买和开发各种资源。
1.4阅读心理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对阅读的看法:从统计结果看,大学生应该博览群书约占83%,认为只读有价值的书约占9%,阅读价值不大的学生约占5%,对阅读有其他想法的约占3%,大部分学生认为有阅读的必要,除了专业阅读和功利性的考试阅读之外,还应增加课外知识,大学生对阅读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没兴趣,宁愿看影视作品”约占 39%,这一方面表明电子资源对传统纸质资源的巨大冲击,另一方面也表明现代大学生浮躁的心态和娱乐化的心理。阅读量不足另一大原因是“学业负担重,没时间”,约占33%,专业课压力和就业压力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扩充阅读量,这也提醒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方面应提供高效优质的推广活动,以便让读者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大学生对我馆图书资源是否满足需求的整体看法,从统计结果来看“能满足”和“基本满足”共约占 88%,由此可见图书馆资源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这是对我馆工作近几年各项工作的最大肯定。
2 针对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的建议和措施
针对以上统计和分析,总体上来说武汉轻工大学学生对阅读是积极和充满热情的,但由于电子娱乐资源的诱惑、丰富的课余活动及专业课的压力,导致阅读时间不足、数量不够、阅读质量和阅读深浅有待提高,图书馆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场所,在学生阅读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怎样在当前的环境下提高大学生的阅读效率,是各高校图书馆重点思考的地方。
2.1完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各种自助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如自助借还机、自助打印复印机,图书馆环境和各项功能也逐步提高,如开设阅读区域、朗读区域、讨论区域、讲座区域、影视区域、休闲区域等,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阅读体验。同时美化环境,提升图书馆的文化氛围,让读者感受到新时代图书馆的新文化特征。
2.2加大资源开发和建设力度
近几年各高校图书馆加大电子资源的开发和购买,但纸质资源在学生中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图书馆应着手实际权衡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的购买比重,合理分配,为读者寻求更大的借阅空间。
2.3加强资源教育培训和宣传力度
在新生入馆教育中,加强对新生的培训和宣传,开设不同的讲座课程,吸引更多的读者特别是新生,了解图书馆的各项资源,学会使用自助系统高效利用资源,根据大二大三学生考级和专业课的需要以及人文素养方面提升的需要,推送和宣传不同类别的书目,针对大学生时间紧、活动多、专业重的状况,图书馆不仅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更要开展优质有效的阅读活动,节约读者时间,如阅读讲座、阅读写作、阅读沙龙,读书节、读书周、读书月等活动。
2.4提高服务质量和态度
图书馆要为工作人员提供较专业的服务态度和礼仪的培训,规范工作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专业素养,为读者主动推送资源服务,为培养全方位、高层次的大学生做出最大的努力。
3 图书购买现状及主要特点
武汉轻工大学图书馆在注重图书的质量同时还要求图书内容符合各学科专业设置,原则上要求自科与社科比例为6:4,此外性价比、装帧设计、作者、价格、包装等因素也会对其购书行为产生影响。从2015年7月1日开始使用汇文图书管理系统,这一系统新增了读者荐购功能,在图书馆主页设置了荐购专栏,进入荐购专栏输入读者卡号就能够登录,为读者荐购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读者可以自由荐购所需图书,题名、责任者为必填项目;读者也可以查询每一批的详细征订目录进行圈选、荐购。但由于很多书单受政府采购诸多限制而无法到馆,也没有单独经费支付这部分荐购书籍,所以图书馆主页上荐购专栏只好暂时关闭。在实际中,我们还是给师生提供自由荐购机会,比如电话或者邮件形式跟我们反映需要图书,我们都会列入订购清单发送给当年中标书商配送,尤其今年暑假开通了全校师生网络荐书活动,全校师生都可以在网络书单上任意选择自己需要的图书,如果对上面的所有图书都不满意的话还可以按上面要求添加自己想要图书,我们馆会把所有选购信息以订单形式发送给中标书商配送,无论任何原因没有到馆图书我们都会给老师或者学生给予回复没有到馆原因。
4 完善图书馆荐购服务的举措
4.1提升学科馆员的主动性,做好宣传工作
虽然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在主页上都设置了图书荐购的服务项目,但仍有很大一部分读者不知道有此项服务,笔者对武汉轻工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做过调查,發现仅30%的读者知道有图书荐购服务,因此,学科馆员应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如在图书馆主页发布信息,在公告栏张贴海报,在图书馆入口处发放宣传单,利用新生入馆教育将荐购操作指南制成小册子发放各个院系,定期举办读者培训等等,让读者了解荐购内容,主动获得院系的科研动态,及时征求收集师生的反馈意见与建议,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进来,培养院系师生对图书馆荐购的兴趣。据国外研究显示,学科馆员与院系师生的联络方式越多,沟通频率越高越能够促进与相关专业师生的良性互动,从而激发读者群体对图书馆荐购图书的兴趣,刺激读者的推荐积极性。
4.2完善和改进网络荐购平台,拓展读者荐购方式
网络荐购平台应考虑读者的使用效果,目前大多数荐购平台的功能还待完善和改进,例如简化整合书目信息,将系统在转录过程中有自动查重的功能,从而有效控制复本量,具有信息分析的功能,系统能跟踪、记录读者的荐购行为,对读者荐购的信息进行分类、排序汇总,方便采访人员适时调整采访策略,通过各类公共网络通信工具、校园网荐购系统、荐购电子邮箱和书展现场推荐等模式。无论采用哪种荐购模式,只有善用师生的荐购习惯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读者荐购效率。
4.3及时处理反馈荐购信息,确立读者荐购反馈机制
图书采访人员或学科馆员对不同荐购方式获得的荐购信息都应及时反馈,所有荐购图书先应通过汇文系统查重,若相关文献资源已有馆藏,要主动提供读者参考,查重后没有馆藏的图书立即做好订单发订,荐购到馆的图书,图书馆应优先加工,快速上架,缩短读者等待的时间,对无法订购的图书,需告知读者拒购原因,保证读者的知情权。作为图书馆,只有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使荐购多元化,给读者更好的荐购体验,才能使读者真正在资源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高质量的荐购工作是建立在细节性的制度设计基础之上,随时根据荐购流程中遇到的问题随时调整荐购策略,真正实现以读者为服务中心的文献建设根本,使得图书馆不被时代所淘汰。
结束语
大学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图书馆要转变思路,延伸服务内容,提供个性化服务,以人为本,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进行全方位的引导,让大学生能够进行自主阅读并泛读,能够以积极主动的、探究式的态度参与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以满足读者多方而的需求,实现图书馆的最大价值,建立以读者需求为主导的资源建设模式,是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调查指2013 年 44.4%成年国民进行数字阅读[EB/OL].http:// news.sina.com.cn/o/2014-04-21/153129979409.shtml,2015-11- 20.
[2]王梅丽.新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研究——以广西科技大学图 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39-40.
[3]李雪.宽阔地状写时代与人物—2014 年长篇小说创作管 窥[N].光明日报
[4]肖兰英,孙琳,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菏泽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孙悦,陈呈,李冰杰,张涛,北京市大学生读书情况调研报告-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个案,青年文学家,2009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