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新时代科技传播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之窗

2018-10-21 17:37张朝军王大锐赵霞王霞陈新彬刘彦林雅玲张晓苏
科技传播 2018年19期
关键词:科技传播科学传播学科交叉

张朝军 王大锐 赵霞 王霞 陈新彬 刘彦 林雅玲 张晓苏

摘 要 长期以来科普的公益性制约了科普工作的发展空间,如何破解科普工作滞后于科技创新并实现两翼齐飞的局面是当前科普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以科技传播为引线,走出去和请进来兼顾,通过后轮驱动,既促进科技创新,又扩大科学传播,真正调动科学家的积极性,使科学传播成为一种科技创新的刚性需求、驱动力和习惯,科学传播的不可替代性将会逐渐呈现,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在新时代两翼齐飞必将成为现实。

关键词 学科交叉;科技传播;科学传播;科学普及;科技创新;两翼齐飞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20-0012-03

长期以来,科普工作一直作为科学普及的形式存在,更多地面向科学家之外的大众群体,甚至以青少年作为主要的受众。的确,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青少年学生群体曾经一度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的风气,立志成为科学家的愿望在少年儿童的心里扎下了根。但是近20年来,科普的作用和意义体现还不充分,科普的公益性和公民的逐利性之间发生了冲突,公众科普的发展缓慢。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科普工作高度重视,重新审视科普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把科普工作提高到和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并期待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齐飞。但是基层的科普工作者仍然感到,科普工作和科普工作者在诸多方面都离科技主流方向偏离甚远,多数仍处于传统思维方式阶段,停留在高素质人员不足、条件不足的基础上等经费、等人员等政策的状态。

笔者通过多年的科普工作和研究认为,科普工作难以获得全面突破,固然有经费不足、人员短缺、待遇较差、职称职务晋升难等诸多因素制约,但是最根本的还是科普的理念问题,30年前的科普理念在等时特定的条件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得到了公众的认可;但是在市场经济洪流已经浪涛滚滚的情况下,显然需要更新,不然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新形势的需要和受众日益提高的需求。因此,破解当前科普工作的难题就是抓住科普工作的主要矛盾和焦点问题,以新理念开辟新时代科普工作新局面。

1 以科技传播理念开展科普

1.1 科普工作的受众和误区

科技传播和科普有一些差别。科普即科学技术普及,是指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从科普的定义上看,科普的对象是公众,尽管公众这个词似乎指全体大众,在实际的应用中往往指代那些不掌握科学技术的民众和青少年。而且占比较高的科普工作往往是以讲述科学知识为主,对于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就较少涉及。这导致传统的科普工作很容易走入误区,很多科普工作者或者民众对科普工作的理解就是专家居高临下地传授科学知识,受众常常年幼或者文化水平较低,因此就需要讲述一些浅显易懂的初级知识。

1.2 居高临下的知识型科学普及工作面临挑战

事实上,上述状况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还可以为公众接受的话,经过30年的发展,相当多的受众对科普并不持积极态度,其原因是如果其经常主动接受科普知识,容易让人认为其幼稚浅薄,这无形中就限制了大众对科普的接纳广度。只有中小学生群体,由于其年龄的原因,不存在这样的心理压力;因此,青少年成了21世纪以来科普工作的主要对象。即便如此,由于追星的影响,近20多年来青少年群体也分流了很大一部分。除了一些大城市以为,青少年接受科普的数量也呈现大幅度下降。科普受众的大幅度减少,使科普工作越走越窄,除了一些资源雄厚、应用新媒体工具开展的科普工作能吸引部分人群以外,很多单位的科普工作成为一项任务、摆设,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3 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日益重要

仅仅以传播科技知识的科普工作往往乏味难以吸引受众,市场前景不好。科普不应该仅仅是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其实更能打动人,传统的科普是公益性的,因此要想吸引人实际上很难的一件事情,很多人看看题目和文章的前几句话就不再深入阅读,甚至有的扫一眼题目就不会打开网页。我们不支持以标题党、饮鸩止渴式的骗人把戏;但是用枯燥乏味的内容来吸引观众也是不可取的,实际上也难以有持续性。应当说,科技知识普及只是科普的一部分,并不能替代科学思想、科學精神和科学方法的传播;居高临下的、把科学神化的等不恰当的科学普及经常会损害科学精神,使公众加深对科学的误解。

少数传统科普者很少谈及科学背后的故事和科学发现的方法,常常让受众误以为科学技术所导致的社会后果必然是正面的,对科学技术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需要探索的领域避而不谈。科学精神的核心之一是怀疑精神,科普人以权威的面孔出现,以填鸭式教学来普及科学知识,不让受众质疑,不让受众去验证,本身就与科学精神违背,也就难以激发受众对科学的好奇心。

1.4 科技传播无处不在,是更广义的科普

科技传播包括了科技新闻、科技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展览馆、博物馆、科技馆、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报道、讲座及科普等一切与科技相关的传播渠道和方式。科技传播的受众几乎是无边界的,而传统的科普通常自我限定为公众,因此,科技传播的范围更为广阔。以大科普和科技传播理念开展科普工作的平台在近年来大多取得了成功,而以传统科普思路开展科普工作则难以取得长足发展。

目前科技传播的形式多样,品种繁多,从技术手段上已经较上世纪有了很多新的跨越。既然技术手段如此之多,看似科普工作已经随之发展得很好,似乎不需要讨论。实际上,分析发现,尽管方式多样,但是相当多的方式没有从科普层面进行,而且甚至也没有从科技传播的角度去分析。以科技论文而言,很多作者、特别是期刊没有认识到“发表论文只是传播的第一步”,刊出之后就以为万事大吉,至于读者的反馈,传播效果大都不去考虑研究。《Nature》的定位是综合性科技期刊,要求作者尽可能的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让不同专业的读者能够理解,该期刊隐含的办刊理念就是无边界的科学传播,包含了学术交流、方法共享、学科交叉等科技突破和科学传播的重要元素,这种把最前沿的科技进展和重大突破以科普的语言进行传播,实际上是正是当下我们需要的科普,这无形中使科普的受众不再局限于青少年,而是扩大到各个专业的科学家乃至决策者。由此,我们认为以学科交叉为主题的科技传播是实现大科普的突破口。

2 科技传播搭建学科交叉的桥梁

2.1 科技传播要抓住热点和前沿科技重大突破

多年的科普工作中发现,很多专业人士科普热情不高,其原因是大家都觉得科普就是把老掉牙的知识再讲述一下,感觉没有新意,似乎从哪里找个版本的讲稿就够了,自身也难以从中受益。此后,我们的石油地质科普工作有意调整思路,尽可能展示最新的科学研发热点和重大科学突破;近年来我们以油气科学探索井和油气深层油气勘探与展望等为主题,进行系列多渠道的科普报道,既能激发相关研究团队参与科普的热情,为公众解读最新的石油地质勘探重大科技进展和突破,也能激发受众深入了解的兴趣,甚至也能让相关专业人士从石油地质勘探最新动态中得到很多的启发。对热点的关心和深入了解的需要是科普工作得以广泛认可的前提。

近年来,笔者每年组织科普报告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起初,报告会的听众也是考虑以青少年和中小学生为主,大多为石油地质基础知识为主,也获得了很多好评。但是在邀请有些知名专家和院士讲座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专家对此兴趣不大。他们更愿意讲述一些新的科技进展,即便是纯科普也希望对当下公众关注的热点进行讲解。在一次邀请胡见义院士进行院士论坛的过程中,我们本以为胡院士是石油天然气地质专家,报告的内容似乎应该侧重于传统石油地质的精深理解,但是他谈到目前大家对天然气和清洁能源关注度较高,也是未来国家的发展方向,为大家介绍这方面的一些情况更有意义,开始部分同志还不是很理解,报告会通知发出后,报名十分踊跃,无论是地质专业还是勘探、开发、工程多个专业的青年学者都有参与,现场效果也非常好,显示出多专业多学科对此都对此有浓厚兴趣,也能够从中受益。从这次院士论坛的经验来看,走出去是很重要的,走出去不仅仅是走出自己的单位,如果仅仅是简单的走出单位,狭义的走出去就是类似于我们为中小学生的讲座,但是本文强调的走出去是走出本专业,扩大科学传播的受众范围,不能反复讲述本专业的老旧知识,这样无论是本专业的学者还是外专业的学者都会觉得没有新意。

2.2 科技交流也是科技传播,学科交叉反哺科技创新

我们在与很多石油界科研人员交流中注意到,石油的行业性很强,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大多接触的都是我们本专业人士,内部交流较多,但是专业之间交流较少,而对于能源领域乃至其他相关行业的深入了解就更少,很多资料都来源于百度新闻等一些不确定性较高的信息源。此后,我们科普学组经过研究分析,邀请了长期从事沉积学和青藏高原研究的王成善院士,王院士虽然并不专门从事石油方面的研究,但是对石油行业有也过较多的研究,其在青藏高原领域有深入的研究。石油地质界很多学者认为青藏高原对中国的地质格局和大油气田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但是青藏高原的前世今生究竟如何,并不十分清楚。经过与王院士的沟通并征询了部分科研人员的意愿,一致认为这是专家想讲学者想听的内容。报告会吸引了来自院校和研究院的老中青各路学者,显示了听众的浓厚兴趣和受众进一步扩大。

走进第三极的愿望是很多人的愿望,通过这次讲座加深了我们对跨学科讲座的领会,进一步认识到请进来的重要意义。除了对于本专业的科学传播,主动邀请相关专业的科学家来讲学本身也是一种科学传播,是一种超越自身局限性的科学传播,也是从需求面上开展的一种传播,比较其他专业的科学家并不知道我们专业的学者需求几何。

在此基础上,学组加大了合作范围和请进来的力度,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专业相关,开始放大到能源领域和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多个方面。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赵文智院士与中国工程院能源工程学部的很多院士专家有较多的交流,经过磋商,邀请了欧阳晓平院士等院士开展一系列院士大讲坛活动,极大地开阔了学者们的眼界,启迪了思维,并学习到了能源领域院士们的研发经验和科学方法,院士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也极大地震撼了青年学者,鼓舞了期待为科学而努力的莘莘学子。近年来,系列报告会形成了院士论坛品牌,每场爆满,获得了良好效果,进一步表明科学传播对学科交叉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3 学科交叉是科技传播与科技创新比翼齐飞的突破口

不同的历史阶段,科普的作用是不一样的。20世纪中晚期,经济落后、国民科学素质较低,以基础知识型进行科普教育符合当时的需要。而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以最新的科技进展为引领开展科普工作,以科技传播的理念推进大科普,是新时代的需要。一方面科技创新为科普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另一方面科技传播也为各行各业的学者提供了学科交叉创新的灵感,也为公众发现经济新增长点和科技转化成生产力、加速市场化带来潜在的机遇和动力。

因此,科技传播和科技创新不是两个相互分割和独立的方向,恰恰相反,二者相互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这正是科技进步的两翼,科技的腾飞之所以需要科技传播工作,就是因为科技创新作为一只翅膀无法持续拉动科技进步的远距離腾飞。科技不能成为折翼的天使,让科技传播成为助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是新时代重要的命题。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迅猛发展,但是我们同时感到科技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体现不足,其重要原因就是科技传播的方式和渠道受阻或者不畅。比如,近年来我国大量的优秀科技论文流向国外SCI科技期刊,而国内的中文期刊发展缓慢,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科技传播平台的弱化,最终将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后劲。

以学科交叉为突破口,走出去、请进来,特别是加强请进来的力度,大力开展科技传播,激发科学家和受众的参与热情,让学者、青年科技工作者、跨专业的专家、青少年和广大民众都能从中受益,并采用期刊、报纸、网络、电视、新媒体等多种手段进行广泛的传播,让科技传播成为时尚,让科学的美味成为每一个人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大餐或零食,相信将会出现更多的科技传播新理念,新思维,有望开启新时代科普工作的新局面。

4 结论

长期以来,科技创新和科普工作并行发展,二者之间如何搭建桥梁并有机地结合始终是困扰科学界的难题。笔者通过多年从事科技期刊研究和科普工作的实践,感到科学传播事实上自科技创新之初就已经开始出现,而且科学家对科技传播有强烈和迫切的需求,科技期刊就是科技传播的重要平台。同行之间的交流由来已久,新时代需要开拓思维,在同行交流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实现跨行之间的科技交流,学科交叉的交流、科学家之间的对话是一种高端而又扁平化的科技传播,有望收到科学界和公众的高度认可,有望成为开启科技创新和科普工作比翼齐飞的一扇窗口。

参考文献

[1]王大鹏,李颖.从科普到公众理解科学及科学传播的转向——以受众特征的变迁为视角[J].新闻记者,2015(9):79-83.

[2]张子成,许兴.科技传播研究的基本方向分析[J].创新科技,2018,18(3):59-61.

[3]任嵘嵘,郑念,邢钢.科普与科技进步关联性研究[J].科研管理,2013,34(S1):290-295.

[4]关峻,张晓文.“互联网+”下全新科普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6(4):96-101.

[5]段磊.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新格局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8,4(1):39-40.

猜你喜欢
科技传播科学传播学科交叉
大学的科学传播:瓶颈与路径初探
大学的科学传播:职责与优势
新形式下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建设探究
我国电力专利成果转化因素分析
大学科技社团关于学科交叉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