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台对农节目要有“四有”方有活力

2018-10-21 17:37于永辉
科技传播 2018年19期
关键词:有趣有情四有

于永辉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十九大报告又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将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七大战略之一写进党章,这标志着我国乡村发展进入一个崭新时代,也为对农节目提供一个崭新的发展和生存空间。但是在当今新媒体时代冲击下,对传统的电视对农节目来说依然存在严峻挑战。文章结合笔者实践经验,以威海电视台自办对农节目《希望的田野》为例进行探索与分析,认为地方电视对农节目要有“四有”,就是做到“有情、有趣、有心、有用”,方可在新时代、新农村、新市场中拥有持久活力。

关键词 有情;有趣;有心;有用;有活力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20-0015-02

1 有情:谁不说俺家乡好

有情是责任,就是挖掘本地特色资源,扩大对外宣传效应,满足受众资讯需求。相对于中央电视台和省台,地市电视对农节目与当地农民生活息息相关,距离农民的距离最近,也最能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所想所需。因此,地市电视台要深入基层,立足当地特色,带着深厚感情去琢磨透当地农民的需求,对栏目进行准确定位,从策划定位到报道角度的把握、从内容编排到具体表现形式的选择,都要从当地农民朋友的实际需要和收视习惯出发,带着感情、担起责任,才能制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爱看受用的对农节目。

威海,作为一座沿海开放的旅游城市,传统农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是,威海有近千公里的海岸线,海洋资源优势比较突出,年产水产品240万吨;威海有80万亩苹果园,也有“威海苹果”“威海刺参”等众多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威海还有海草房、渔家大鼓、胶东花饽饽等等这样独具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遗产……

所以,《希望的田野》不是把目光限制在土地上,而是把海洋渔业,把整个大农业,都纳入节目考量,不光用真情去关注“乡风”,还用真情去关注“海韵”,用真情把自己打造成符合本地特色的“本土化”对农节目,在希望的田野上精心耕耘、真情收获。

2 有趣:农民之家欢乐多

有趣是手段,就是通过贴近农民鲜活的表达方式让他们愿意看、易接受。常年跑农业的记者都知道,农业报道要唱好“四季歌”,所谓“四季歌”就是指春耕、夏管、秋收、冬修等带有季节性的农事报道。在新媒体时代中,虽然电视依然是农民获取信息和学习农技的主要渠道,但如果流于这样的常规题材报道,节目也注定无法赢得观众。

地方电视对农节目内容上要克服地域和农事时节的制约,就必须以发现的视角去贴近农民生活,在创新中寻找新的节目题材,丰富节目内容;在形态上增加贴近性、互动性、参与性;在形式上更要大胆创新、不拘一格、逐新趣异;在文稿上多用老百姓亲切的乡土俚语、粑粑地瓜话,改变四平八稳的写作模式;在拍摄中用更灵活更接地气的镜头表现,用好玩逗乐的记者体验式串场,让农民观众做新闻主角,增加新闻报道的故事性和趣味性。

《希望的田野》版塊设置中有切实帮助大家解决农事疑难的“农事话务站”,有关乎乡亲们大事小情的“有么先说么”,有夹杂方言元素教授生产生活窍门的“每天教一招”,有农民朋友秀才艺展风采的“百姓大舞台”,每个板块都是为农民朋友量身定做的。在后期制作上,通过对字幕、动画、音乐等电视元素的配合使用,大大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和感染力。

在做好常规节目的同时,《希望的田野》还有目的性开展一些活动,让节目走出演潘室,走向大自然,走到田间地头,走到农民中间,通过技术下乡、服务下乡,娱乐下乡,赶大集、进农家,吸引更多电视观众的直接参与,拉近了节目与农民观众的距离。在“走基层、沉下去”的活动中,不仅给农民朋友带去实惠,还会接到不少观众诉求,而这些诉求又是以后办节目的线索和动力,使节目真正成为“农民之家”和“农民之友”。

3 有心:记者个个是“农民”

有心是一种态度,就是对农媒体人的心要与农民朋友一起同频跳动。有这么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个仓库的大门上锁着一把大锁,大铁棒想进去,于是拼命地砸那把锁,可是怎么砸也砸不开,锁很结实。这个时候一把小钥匙过来,这么轻轻一扭锁开了。大铁棒就问了,你咋这么容易就弄开了呢?小钥匙微微一笑:“因为我更懂锁的心啊”。所以,地方对农电视节目要想赢得农民观众的心,对农记者必须怀揣一颗“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心,先把自己当成农民,去了解农民朋友们的心。

农民观众需要从电视里学技术,但不是照本宣科的科普讲解,而是有例子有故事的生动演示;农民观众需要从电视里了解一些信息,但不是语焉不详离得太远的官方说明,而是看得懂、吃得透的生活化解读;农民朋友希望了解国家大事,但他们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更加关心。明白了这些,我们才有打开农民观众心扉的“金钥匙”,才能在具体的节目制作过程中有的放矢。

打铁还得自身硬,农业专业知识缺乏、对农业技术不懂不通,是做好一个对农记者的必然缺陷。所以,要想做出“农情农味”的好节目,对农记者必须先当一名合格的农民,与农民朋友一样风吹日晒,一起走过春耕秋收,心栓在一起,人土在一块。在一线采访当中,与农业专家、农民专家打交道中,要有心、用心、走心,俯下身子多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希望的田野》有位在城市长大、身高1.9m、体重140kg的年轻记者叫荆鹏,在日常采访和报道时他使用的名字叫二壮。节目里的小妮、小白、小黑、大芳,这样的土名字,让这些年轻人在与乡亲们交流时少了一份隔阂、多了一份亲切。他们把自己当成村里的年轻人,操着土话和乡亲们交流,了解大家的所想所需;他们更把自己当成村里办实事、解难题的年轻人,果树病虫害怎么防治?啥时候打药怎么打?养猪养鸡啥时候该防疫?海参怎样养殖效益高?这群“村里年轻人”请来专家来到村里、来到田间、来到地头,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一目了然,在给村里人解疑答惑、传经送宝的同时,又能不断丰富自身的农业知识。

4 有用: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有用是目的,就是一切为了农民观众看到节目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和用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地方电视对农节目要想持久地赢得观众的关注和信赖,除了做好内容上“本土化”和形式上的“亲农化”以外,真正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更是重中之重。技术服务、生活服务、销售服务,农民朋友需要的,就是对农节目要努力做到的。怀揣一颗扎根乡村、真诚为农的心,给农民提供切实的帮助,做务实有用的对农节目,是赢得农民观众信赖和关注的关键所在。

“解决农事疑难、讲授实用技术、传递致富信息、展示新农风采”是《希望的田野》的重要节目定位。节目开办七年来,一直把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当成核心宗旨。节目热线电话已经成为威海农民的“农事110”。“农事有疑难,帮您问专家”,是《希望的田野》一直以来对观众的郑重承诺。对于观众打来的农事求助电话,我们邀请专家一同上门实地解决,并采访拍摄制作成专题广而告之,同时现场利用“一直播手机平台”将专家解决农事疑难的实况直播出去,专题在电视播出次日再将节目和文字发布在公众号《田野微视》上,让更多碰到类似农事难题的观众,通过对农电视节目更加方便、快捷地寻找到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践行媒体社会责任,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买难问题,地方电视对农节目更是义不容辞。除了提供技術服务和信息服务外,《希望的田野》还是威海农民朋友免费的农产品信息发布站。开播至今播发各类公益的农产品供求信息3 000余条次,累计帮助农民朋友销售西瓜、黄金梨、葡萄、丹参、大白菜等滞销农产品,总金额超过400万元。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你为农民提供全方面的服务,自然赢得他们的信赖,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好帮手、好朋友。

5 结论

电视对农节目的“四有”是打造和培植持续良性发展活力的关键,更是新形势下对农节目必须做到的要求。做到“四有”,地方电视对农栏目就会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受众定位和个性定位,在积极推进节目内容和形式创新的实践中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节目品牌形象力。这样以来,地方电视对农节目不仅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好帮手,也是涉农企业形象宣传、产品推广、市场抢占的好鼓手。做好“四有”,方可在实现自身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确保地方电视对农节目的生存空间和持续活力。

参考文献

[1]刘慧敏.新媒体时代农业节目生存策略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7(7):107.

[2]周敏.贴近生活 实现观众和媒体双赢——浅析电视台农业节目的创新发展[J].新闻传播,2015(4):61-62.

猜你喜欢
有趣有情四有
“浙”里有情,“宁”有大爱
愿你2020有情有钱没病没灾不后悔
落红有情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进社区 争“四有”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有趣的预习题组作业使课堂更高效
笔,是有情的
古诗教学,须从“四有”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