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问善问”促“乐学善学”

2018-10-21 19:06:41张静张燕
教育·校长参考 2018年10期
关键词:涂色倒数正方体

张静 张燕

众所周知, “发明的起点是疑问”,因此,发现并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而中国的教育中很大的一个缺憾是不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问题意识的培养”,知易行难,为此,学校对每一名教师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老师每一节课都要关注学生“敢不敢提问题”“会不会提问题”。具体而言,我们学校关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立足大问题, 形成思维网络

抓住主要问题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形成与已学知识相對应的认知结构,思维过程中才会容易出现“为什么”。反之,如果学生长期处于无“问题”或者太多“琐碎问题”的状态,他们的思考力就会受影响。

比如,五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探索图形”。在学生尝试拼摆2阶涂色的大正方体后,教师提出本课的大问题,我们要摆成3阶的涂色大正方体,你想怎么办?有的学生说我要想想这些小正方体被涂色的面有几种情况?有的说小正方体每种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有的学生说每种涂色的小正方体在什么位置上?……其实,要复原3阶的涂色大正方体对于学生来说,挑战性很强,它有一定难度,但也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学生的思考跳一跳,就会自然衍生出很有价值的小问题,顺着思考走下去就能摘到“果实”。

这节课,经过专家的指导和老师们的共同修改,改变了问题细小琐碎的状况,每课都由一个核心问题导入,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形成问题串,再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合作学习,充分利用黑板、实物展台的空间展示学生研究成果,最后师生围绕解决过程,共同梳理和提炼,得出结论。

我们在一节课中先提出核心问题——学生质疑——学生探究——学生反思——得出结论——学生再质疑……其实学习就是这样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大问题”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单一的线形逻辑结构,生成了由学生的小问题引领出的一种多线交融、分层并进的新的教学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

创设良好情境,鼓励敢问会问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要创设有助于独立探究的情境,使学生进入适宜的学习状态,这样学生才敢于提问,才能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从2012年起,我们学校张燕校长提出以“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作为突破口,我们开始研究如何激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所有数学教师都绷紧一根弦儿,要把学生的提问当回事。

平时课堂上,教师是如何鼓励学生“敢问、会问”的呢?

首先,教师有意识地把提问的权利归还给学生。在质疑能力培养的起始阶段,我们多是引导针对新课题的提问,如看到“倒数的认识”,你有什么问题,学生问“什么是倒数?怎么找倒数?学倒数的有什么用?倒数和我们学过的其它数有什么关系?。慢慢地我们给学生设置冲突和矛盾,引导学生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广度方面延伸。学生能在新旧认知的冲突上、知识的生长点和衔接点上以及在重点、难点上进行质疑。

其次,教师推迟判断,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随着质疑水平的提高,有些学生虽然感触到了新问题,但不敢提出问题。教师则不急于抛出问题,在关键环节有意识地等待学生的质疑,拉长学生思考的时间,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常用的激励语如:你能提出哪些好问题让同学们思考?你有什么困惑?仔细观察这几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你又想到了什么?以此来激励学生提出问题,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再有,建立数学问题“档案袋”。为了使问题意识深深植入学生心中,老师还给高年级的每个学生设置了“质疑本”。质疑本的作用是记录学习中思考的问题。开始时,学生课上提出问题,把有价值的问题记录。不会提出问题的孩子慢慢学会了模仿着提问。有的学生有预习的习惯,预习时先自己记录问题,课上与大家分享,课下还把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记在本上。随着问题的积累,学生逐渐积累了宝贵的学习经验,也逐渐敢于提出问题,会提出问题了。

充分放开手,促使能力提高

教学过程中,我们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为学生搭建平台。平时,教师把学生请上讲台当小老师已经是常态教学环节。小老师的讲解有模有样,下面的学生能认真倾听,也会向小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生生之间的互问互答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除此之外,我们也尝试打破班级、年级的界限,由高年级学生给中、低年级的小同学讲课。如,六年级学生给三年级同学讲“时间单位”。大孩子们课前精心准备资料,清楚地讲解,有序地提问,不仅博得了孩子们的喜爱,也令老师们佩服不已。年龄大的学生给年龄小的学生讲课后,仍然意犹未尽。除了放手鼓励学生敢问,敢于当小老师,学校高年级学生还开展了班级辩论赛,辩手们围绕主题充分查阅资料,准备稿件。辩论过程中的反问、设问频频出现,充分展示了学生们在教师平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已经形成了乐问、善问的学习习惯。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深刻感受到,质疑问难是培养问题意识、创新精神的一把钥匙,它切实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释放了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们“敢问、会问”,学生“乐问善问”,促使“乐学善学”这一核心素养在数学课堂上落地并生根发芽。

(作者单位: 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

猜你喜欢
涂色倒数正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多少个小正方体
惊喜倒数日历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涂色
幼儿画刊(2018年11期)2018-12-03 05:11:40
涂色
幼儿画刊(2018年10期)2018-10-27 05:44:34
涂色
幼儿画刊(2018年9期)2018-09-26 06:17:02
涂色
幼儿画刊(2018年7期)2018-07-24 08:26:10
巧用倒数 求异创新
读写算(下)(2015年11期)2015-11-07 07: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