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红梅 李鹏
近年来,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中心幼儿园在“三育合一,五健慧体”的教育理念引领下,积极开展“五建教育”园本化课程,促进幼儿、教师、园所共同发展(五健,指身健、心健、智健、德健、美健)。幼儿园以多米诺游戏为切入点,助力幼儿个性发展,深化五健教育课程。多米诺是一项集动手、动脑于一体的运动,一块块简单的骨牌却创造出神奇的效果,震撼的画面。其实,教育也是如此,必须回归简单,简单才会产生神奇。教育的简单就是相信孩子自己能行,放手让孩子去实践和体验,这样才会促进幼儿的自主、全面发展。我园从2015年暑假引进多米诺游戏到现在已经3年的时间了,孩子从喜欢,到愿意试一试,再到爱上多米诺,他们给予了我们不断的惊喜和收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看,以美引发关注 2015年8月,我园与未来之星多米诺大师曹忠发先生合作,共同研究幼儿多米诺游戏,将多米诺以游戏形式引入我园,开创了全国唯一一家幼儿多米诺游戏园所。教师们在“世界多米诺规则之父”曹忠发教授的引领下,带领孩子们去欣赏、观看不同的多米诺游戏视频、录像、专业多米诺人士的多米诺拼摆现场表演。一场场“看”的盛宴,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关注。
碰,用神奇激活好奇 要想让幼儿真正喜欢多米诺,认为多米诺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必须引导教师主动投入其中,让他们感受到“好玩”。教师首先尝试拼摆,孩子们在被教师拼摆的画面深深吸引后,想要碰一碰,就在碰的一刹那,骨牌接连不断依次倒下,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大大激发。
摸,探知神奇源于简单 在触摸和玩耍中,孩子们感知到多米诺骨牌就是一个个小小的方块,没有什么特别,而一个个简单的方块却能拼摆出这么美丽的画面,神奇源于简单。
摆,见证简单生成的神奇 孩子们在看、碰、摸中有了浓厚的兴趣,主动地去拼摆、去尝试、去探索,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神奇,获得了发展。
支持是产生体验的关键
模板的支持,变难为易 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的思维,为此,教师们经过商讨决定借助直观、形象,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的模板,激发幼儿拼摆多米诺的兴趣,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怎么创设模板?模板都什么样?怎么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一系列问题摆在教师面前。为此,教师们通过学习《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年龄特点以及各领域目标,为每个年龄班创设不同层次的模板:如结合小班幼儿点数5以内的数,在操作中感知对应关系,认知三原色,知道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能够延长、垒高和围拢等教学目标,我们创设了三个维度的模板:第一维度是5以内一一对应的模板,如直线、曲线的简单造型;第二个维度也是一一对应,但不是简单线条而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的造型,造型中体现三个图形和三原色的目标;第三个维度是按轮廓拼摆,幼儿在一一对应的经验基础上掌握了骨牌之间的距离,结合日常生活情境进行拼摆。中班幼儿点数10以内的数,认读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认识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并用合适的图形拼成复杂的图画,结合这些目标,创设三个维度的模板:第一维度体现一一对应的一些图形,图形中穿插颜色;第二个维度是挑战性模板,主要体现拼摆步骤;第三个维度是创意性模板,主要是结合孩子的兴趣需要创设一些情景。大班幼儿探究欲望强烈,模板包括:一是主题性的模板,二是创意性模板,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自己创设情境,将情境画出,然后依据自己设计的场景进行拼摆。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自主选择模板进行游戏,有了模板的支持,幼儿的游戏由难变易。
环境支持,平生情趣 环境能为幼儿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良好空间,能满足幼儿自主发展的基本需要。所以我们在多米诺游戏时把班级分成了几个区域,如小班小手垒高区、模板小图区、模板小书区、卡通模板区等;大班骨牌墙区、围拢合作区、垒高区、模板区等。为了开发更大的空间和场地,幼儿园充分利用楼道、室内(桌面、地面)的空间,创设多米诺互动墙饰,记录孩子的精彩瞬间、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支持幼儿自主拼摆。多米诺游戏需要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环境,在优美的音乐氛围中孩子们能真正静下心来专注拼摆,同时孩子们会自主控制音量,形成了良好的规则意识。在拼摆的过程中,为了不干扰幼儿,让幼儿自主地开始和结束,开始、活动过程和结束的音乐是不同的。在这样宽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幼儿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幼儿自主有序进行游戏。
过程扶助,体验成功 在多米诺游戏拼摆中,孩子们经常遇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作用要充分体现。如幼儿想搭建17-1、花坛、骨牌墙,却不知如何下手,怎樣拼摆时,教师可以借助互动墙饰,制作拼搭方法的步骤图,给予孩子技能支持;大班幼儿在拼搭主题作品时,总是拼了一半,一个不小心,全部的骨牌都倒掉了,大大减弱了孩子的自信心。这时教师可以提问“怎么样骨牌不会全部倒掉”鼓励幼儿探究。这个问题大大削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幼儿纷纷发言:“放骨牌时轻一点,不要碰到旁边的骨牌”“放最后一块骨牌,为了不碰到旁边的,我是用手指一点一点推进去”……教师再次追问:“倒了几块后怎么挽救后面的骨牌?”一个幼儿恍然大悟地说:“赶紧拿开后面的一块骨牌,这样连不上后面的就不会倒了!”“那你们去试一试吧!”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再次尝试,并在一片的欢呼雀跃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教师的支持和有效介入使得幼儿获得了成功。
放手才会见到惊喜
自主性的培养让幼儿遇事会自己思考,自己判断,有自己的主见。在大班主题“我心中的幼儿园”拼摆中,教师就充分放手放权,支持幼儿自主游戏。
自由讨论,确定主题 游戏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想要拼搭什么主题?”只有幼儿自己选择的主题,才能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和愿望。在讨论中孩子们确定了两个主题,一个是“我心中的幼儿园”,一个是“我心中的小学校”。在拼摆过程会有小中班幼儿的参与,因此为了促进大带小活动,我们再次与幼儿讨论:“如果小中班弟弟妹妹想和我们一起拼摆搭建怎么办?”考虑到小中班幼儿对于小学还不是很熟悉,最后确定主题为“我心中的幼儿园”,既贴近幼儿生活,又能使幼儿有直观的体验和感受,便于幼儿进行多米诺游戏。
设计图纸,自主表达 主题确定了,怎么来游戏呢?幼儿园里都有什么呢?……一系列的提问又引发了孩子们的讨论,为了让孩子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教师鼓励孩子将自己设计的“我心中的幼儿园”的样子画出来,然后互相交流、分享,通过投票的形式,确定出最后的设计方案。
明确分工,快乐搭建 有了设计方案,孩子们怎么分工?怎么大带小?问题再次出现。在讨论中孩子们认为可以确定小组长,把设计图分成几个部分,如楼房部分,包括幼儿园的楼房、旗杆;花坛部分,包括幼儿园的树、花坛、戏水池;运动器械部分,包括幼儿园的大型玩具、小滑梯、运动时的各种玩具。幼儿自由分组,然后选出每组的组长负责这一部分的整体规划和安排。在孩子们的有序分工、合作中,“美丽的幼儿园”很快就呈现在眼前。
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育规律都很适合自主性游戏的开展,为此教师要放开手脚,将自主权完全交给孩子,站在后面成为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使孩子们在多米诺游戏中不断提高解决问题、合作交往、想象创造等能力。我相信只要放手,就会收获惊喜!
游戏促进幼儿多维发展
多米诺游戏塑造了幼儿的学习品质 幼儿游戏的投入程度与时间,是游戏中很重要的关注点。我们也曾担心孩子们是否会持续兴趣,投入游戏,但事实证明孩子们在自己与多米诺互动过程中,很投入,一直保持着极高的专注力和兴趣点。这是因为游戏的过程中他们与多米诺在边玩边生成,在自主地转换兴趣点,将好奇心、联想、想象整合在了一起,保证了投入程度与时间。多米诺游戏有一个整体的理念“大家共同做一件事,为一件事共同努力”,团队合作共同分享。在游戏中大孩子带小孩子做事;小组共同做一件事,孩子们自主分工,商量与合作。经历了多次“倒牌事故”后,孩子們学会了正确面对失败和挫折,这些品质在游戏中自然塑造。
多米诺游戏建立了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 每一次游戏前取骨牌,孩子们都会按照自己玩的方向去拿相应的不同数量、不同颜色的骨牌,这就要求孩子们要在玩之前有思考,从而养成了做事情前先思考的习惯。此外,游戏中如果不能预设好周围的不安全因素,那骨牌作品就会容易倒掉,所以孩子们会找自己适合的空间开展游戏,交流时用低分贝声音交流,走路轻,注意自己和别人的拼摆作品;游戏结束时孩子们要将自己的游戏骨牌按颜色和数量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游戏中的其他材料,这样建立了良好的规则意识。
多米诺游戏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多米诺骨牌可以摆成各种图案,从简单的线到浑圆的圈,从一个机关的设置到设计简单的图案,从任意摆放到先设计再着手,从独立完成到分工协作,这一点一滴的进步正是孩子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不断提升。在图案的设计过程中,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从单一的色调到有序的色彩,从无意识的选牌到选择与图案协调的色调,孩子们越来越会创造,也越来越会欣赏美了。基于生活,孩子们一起设计美丽的幼儿园,幼儿园里的花、五健娃娃、小学的样子、运动的我们等等。生活中有什么孩子们就会拼摆什么,感知体验——设计创新——拼摆造型,让孩子们快乐其中。
多米诺游戏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多米诺游戏过程中孩子们之间有了交流,小班在寻求帮助时,学习了使用礼貌用语,如“行吗?好吗?谢谢”等;中班幼儿有了初步的合作,在合作中学会有礼貌地与人交往,通过讲述自己的作品,自我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大班幼儿在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增强了清楚并连贯地表述自己想法的能力,孩子们在讨论中,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语言能力在多米诺游戏中潜移默化中提高。
多米诺游戏发展了幼儿手、眼、心“三感”的协调 在多米诺游戏中想要搭建一份作品,需要手眼的协调配合,同时要保持心里的平静,静下心来,才能够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小肌肉,手、眼、心“三感”的协调配合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
多米诺游戏因骨牌的单一凸显其简单,因玩法的多变而生成神奇。基于多米诺游戏的教育,也因支持手段的多样使幼儿自发进入其中,自主生成体验。教师微观上的放手让幼儿去合作,去尝试,去实践,去探究,去表达,这种以信任为基础的,具有自主性、赏识性、包容性的教学,使教育因与游戏的融合而变得简单。教师宏观的隐性教学设计,将“五健”教育目标巧妙植入“玩儿”的过程,这种不言而教,润物无声地将教育效果增强了。一块块小小的骨牌在孩子们专注认真的拼摆中,变成小花、太阳、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充满挑战,充满趣味,这个过程对教师而言,犹如大师拼成的巨作,这个作品就是“五健幼儿”。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