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霞 刘军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294-01
自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以来,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并由此激发了各种理论与实践的积极探索。1997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更是系统地阐述了有关素质教育的若干问题。其后,一系列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然而令人深感困惑的是,迄今为止,素质教育的实施依然困难重重。尤其在笔者所在的小县城,这种困难更为突出。素质教育为什么举步维艰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
1.高素质教师太缺乏
所谓高素质教师通常是指:(1)具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思想观念;(2)爱岗敬业,有较高的师德修养;(3)有较渊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爱好;(4)掌握心理学、教育学,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5)具备一定的技能,有一定的教研能力。我们这里好多学校,要么教师偏老,学历不达标;要么教师队伍不稳定,刚培养好就交流入城里;更有许多学校因没有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专门人才而致使这些课有名无实。还有,好多学校教师工作繁忙,代课很多,很少有时间专研教研课改。如此种种,岂能是一天两天可以改变的。
2.考试、录取办法不配套
虽然国务院和教育部屡屡下发了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文件,各级主管部门也非常重视。但考试制度不改革,又怎能摆脱“应试”的限制。可是考试制度的改革又取决于中、高考录取工作的改革。大中专院校每年都扩招,但大都是“以分取人”,人家招得再多,你也得考出好分数,否则甭想登上高一级学府的大门。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不搞排队。但不改革考试录取制度,这些都是空谈。大多数学校还是把考试作为教学的法宝,作为评价学生和教师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很多学校(特别是毕业班)还是一月一大考,周周有小考,而且考完必排队,不少学校还分特优班和普通班,这些都有悖于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大环境”不变,“小环境”变也白变,不拿出新的、适用于素质教育的考试录取办法,素质教育始终是一句空话。
3.评价机制不完善
考试制度不改革,评价机制也不会完善。大多数学校把成绩作为主要或唯一的评价机制,“以分数论英雄”。只注重培养出几名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忽视转化后进学生。上级部门虽有一定的评价制度,但从整体上来说不够完善,缺乏对教师和学生比较统一的、客观的、全面的标准和制度,评价工作大多是走走樣子,摆摆架子,所以只有依靠考试成绩这种“实实在在”的办法。而老百姓所关心的是学校的升学率,所做的各种评价更是只能依靠考试成绩。
素质教育要求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然而这种评价机制,只能突出几人成绩优秀的学生,对于学习差的学生,不是“老鼠过街”,便是“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在农村,大多数学校规模较小,管理水平差劲,评价机制更是形同虚设。九年义务教育尚且难以实施,素质教育谈何容易?
4.经费投资上不去
素质教育与现代化教学有很大的联系。现代化教学不仅使接受知识更加简单、直观,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行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而且还要有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打破课堂教学法的单一模式。如网上教学,情景教学,实验推理教学等形式。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教学经费。没有钱,素质教育还是寸步难行。
现在,好多学校由于学生少,学校经费相当短缺,都没有余力去增加或更新教学设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难达到现代化教学所要求的水平。就笔者所在县来说,农村学校普遍规模太小,虽然经过薄弱学校改造,但好多学校上物理、化学、体育、音乐等课还停留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水平,还谈什么现代化教学和素质教育呢?
5.思想认识转不过弯
实施素质教育,思想认识必须更新,素质教育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成才,但不一定都成为科学家、工程师、文学家等,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可是,大多数教师只习惯于重视学习成绩高的学生。如果让他们突然改变教学方式,有些人一定会叫苦连天,认为自己好多年的教学经验全都“作废”了。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转化思想的工作绝非一朝一夕,这需要系统的培训和尝试。好多学校教师紧缺,“一个萝卜一个坑”,进行这样的培训相当困难。所以,要转化教学方式相当困难。
还有,需要转化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方式,主要的是观念,还有教育管理者、学生和家长。特别是家长这一方面,人家只关心学校的名次、学生的分数、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升人高一级的学校。农村人的素质相对低下,大都认识不了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性,没有尝到“素质”的甜头。总之,思想观念转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上所举的五个方面都是主要方面。另外,现行教材也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的任用制度、工资及奖惩制度,都不能与素质教育相适应,这些都会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各行人士的多方面努力、长时间尝试才能逐步完善,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笔者认为:未来的社会应该确立起这样一种观念,即人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进程。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只是打下了一个基础而决不是人生教育的全部。新的教育体系的建立和教育评价机制的改革,唯有建立在终身学习、回归教育的基础上,并从终身发展的角度去思考人生的成长和意义,这才能使我们的学校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这也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去解决当前素质教育所面临的困惑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