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引言:随着改革开放建设深化,我国对外交流活动日渐频繁,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及要求越来越高。时至今日,英语已然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各类院校中广泛开展。但事实上,受受多重因素影响,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欠佳,限制了其整体发展水平,有关方面的探究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热议。
1 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影响因素
1.1 心理因素
学生是英语口语教学的主体,其系列思想行为表现直接影响了其相关能力建设实效。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生源数量急剧增长,他们的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他们的英语基础薄弱,且存有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如焦虑感、自信心、情感兴趣等。缘于心理因素的影响,学生羞于开口,加之自信心不足,担心出错,害怕因出丑遭受教师的责备和同学的嘲笑,这导致有些学生成为了英语课堂的“听客”,参与积极性、主动性极度匮乏。长此以往,学生缺少口语表达的机会,未能建立其足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消极心理自然形成,继而迈入了恶性循环的境地。同时,部分学生过多地关注语音、语法的准确性,英语口语表达容易滋生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影响了其正常水平发挥。
1.2 文化因素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其本身拥有十分丰厚的文化底蕴,与汉语文化有着明显差异。知名语言学家Littlewood曾经指出,交际能力不仅要求学习者能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思想,还要了解语言的社会含义,能够使用英语本族人普遍接受的語言。正是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包括风俗习惯、人文环境、价值观念等,造成了英语学习困难。同时,母语亦会对学生英语口语表达产生负面影响,其对中西文化差异不甚了解,忽视语境或话语意义,导致表达不恰当,甚至被视为不礼貌行为。客观维度上讲,母语负迁移还会造成教师教学困难。因此,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必须要重视母语负迁移影响,使之充分了解文化背景知识,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表达顺畅、得体。
1.3 教学因素
教学课堂是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育的主阵地,并且影响意义深刻。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是教学中心,过多重视理论知识灌输,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实际,单一化的方式方法限制了学生思维,影响了他们的参与体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育失去了支撑平台。此外,受制于教师综合素质水平有限,创新能力缺失,未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机会甚少,加之彼此间的信息、情感交流较少,严重滞碍了其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发展。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英语口语训练一直处于一个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很多院校教学考评的唯一标准就是期末考试,常以笔试的形式开展,忽视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测评,难以对学生形成有力指导,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思想。
2 提升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2.1 优化课程教学
完善的课程教学设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主动性,还有助于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育。正如知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述,教育的艺术不是传授的能力,乃是鼓励、唤醒和鼓舞。对于教师而言,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念、责任意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及个性差异,为其提供公平的教育环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多样化的互动活动,如讲故事、课题讨论等,让学生善于表达自我,并观察其行为表现,给予适时的鼓励,使之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得成功体验,强化其心理素质。同时,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还需重视文化元素的导入,概述英语国家发展历史、人文风情、信念信仰等,并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尽量减小母语负迁移对学生的影响,引导他们顺畅、正确的表达本意。
2.2 创设语言环境
综合来看,语用错误的产生根源是学生未有正确理解话语情景,对英语口语表达习惯不甚了解。对此,教师应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组织开展多样化的交际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等,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潜移默化中锻炼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为英语教学情景创设提供了利好条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慕课开发,创造语言、画面、音响等结合的交际场景,活跃课堂气氛之余,提高语言输出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另外,院校亦需组织开展多样化的英语文体实践活动,如话剧演出等,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英语的应用,潜移默化中影响其口语表达能力。
结语:总而言之,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建设十分重要和必要,是衡量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其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受心理因素、文化因素、教学因素等影响。因此,教师要深刻认知到这一点,注重优化课程教学,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鼓励每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并在不断的创新践行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消除负面心理情绪,使之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