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红瑞
摘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推进,我国教育也在做着与时代相适应的改革,我们从过去的“素质教育”发展到“三维目标教育”,再到当前的“学科核心素养教育”,体现出我国教育改革向创新教育发展的决心和勇气。本论文是在阐述了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前提下,基于《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13年修订》,分析了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现状,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给予建议,以期为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9129(2018)09-0208-02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China's education is also undergoing reforms that are compatible with the times. From the past “quality education” to “three-dimensional goal education” to the current “discipline core quality education”, It reflects the determination and courage of China's education reform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the core literacy of the subject, based on the "Guidelines for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Revised in 2013),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gives recommendation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for core literacy.
Key words: core literacy of disciplines; junior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背景:隨着信息化时代的推进,我国教育也在做着与时代相适应的改革,我们从过去的“素质教育”发展到“三维目标教育”,再到当前的“学科核心素养教育”,体现出我国教育改革向创新教育发展的决心和勇气。《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是组成。作为高中的前序教育,初中教育教学也理应注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1]。
1 概念界定
核心素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
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在特定的学科或者对某一具体领域内的知识进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体现学科特征及思维,并且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品格和能力。[3]
2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笔者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进行深入调研之后,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作了如下总结:
2.1教材内容与时代脱轨。初中信息技术编程模块,还是采用VB语言作为编程语言向学生介绍,VB语言及后续的VB.NET所开发程序仅限于Windows系统,属于微软公司专属商业开发工具,语言使用具有较大局限性,同时需要界面设计与程序设计,无法聚焦在算法上。而就后期实际使用而言,不管是未来学生毕业的就业市场还是大学计算机语言课堂学习,也将不再使用vb语言。
浙江、北京以及另外几个省市已经确定将Python编程基础纳入信息技术课程和高考的内容体系,现在山东最新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教程已经加入了Python内容。说明还是有地区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上下了一番功夫,这也要求我们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给学生传授更适合这个时代发展的知识。
2.2在课程体系中地位低下。大部分学校和学生认为信息技术是副课,不参加中考,甚至有些地区初三将不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得不到重视,进而出现有些学校利用信息技术课程完成学校网络平台上的其他与信息课无关的学校任务。学生在上课时精神状态也不集中,认为该课就是来玩游戏放松的。这需要教师给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并在每节课的设计上力求生动活泼、紧凑、有趣。学校政策安排上要尊重信息技术课程,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
2.3课堂硬件设施有待升级。智慧教育与智慧课堂是当下最受欢迎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智慧”的同时离不开硬件的支撑,信息技术课堂可以反映出一个学校的信息化水平,但是纵观现代中小学硬件设施,除了一些示范学校与新建的学校,大多数学校的机房因使用频率较高,出现硬件破坏严重、更新较慢等现象。但是信息化发展如此快的今天,00后的学生对信息化的适应能力极强,家庭信息化也较高,如果出现学生家庭设施远远高于学校配置,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会产生蔑视的态度,对信息技术课堂来说也是消极因素的一部分。
2.4课程评价过于单一。信息技术在初中课程中不是考试科目,但是会有学业水平测试,学业水平测试模式答题为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上机考试,考试内容为课本内容,考试类型大概是选择、填空或简答。和我们一贯的应试考试没有多大区别,考察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与信息素养没有太大关系。
3 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建议
3.1以纲为线,大胆创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的教学是让学生形成可以体现学科特征及思维,并且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品格和能力,而不仅仅限于大纲给教师规划的教学知识框架。信息技术课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课程,教材的更新需要时间,在教师发现教材与实际产生距离时,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也许你所编制的课程不是那么的严谨,但是它对于学生来说是他所需要的。
3.2智趣结合,多元评价。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并非独立的课程,因此我们在评价时应注重评价的多元性,注重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并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重心。当下创客教育如火如荼,3D打印建模、教育类机器人编程、电子板报设计、虚拟搭建、虚拟竞技等。信息技术课程是否可以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可视化的作品中感受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乐趣,真正做到做智趣结合的多元评价。
3.3微课支撑、项目式教学。我们不能够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在已有环境中创造美好生活。我们不能够改变硬件设施,但是我们可以在已有硬件设施基础上,改变我们的教学模式,将已有资源最大化利用。
“微课”自利用以来,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受到教育工作者的一致好评。“微课”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来说更是一个有利的工具,因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每一节课都能够实现学生人手一台电脑,可以随意的操作。项目式学习是指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开展项目设计、学习新知识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实践探索以及具有创新性、数字化的学习活动任务[4]。
4 结束语
在这个“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中,教育既要顺势而为,更要懂得借力,借助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与数字化的教学体系来培养创新人才;同时教师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未来学科中信息技术学科将对其他学科起到支撑作用,任何学科的发展都不是独立的,将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进行深度融合,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该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学生更好的适应信息化社会、更好的利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更好的用新理念指导新时代的新实践奠定基础。
参考文獻:
[1]李松林.基于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J].四川教育,2016(z2):27.
[2]任友群,黄荣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说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组[J].中国电化教育,2016,(12):1-3.
[3]解月光,杨鑫,付海东.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描述与分级[J].中国电化教育,2017,(05):8-14.
[4]John W.Thomas.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Project-based Learning[D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