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中关于教学的现实意义

2018-10-20 05:50张申庆
现代交际 2018年13期
关键词:学记现实意义教学

张申庆

摘要:《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最早的体系极为严整的教育专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蕴含,其教育意义影响深远。书中用较多的文字辩证地阐述了“教”与“学”的关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等一些教学原则,对教师如何教提出了方法论的指导,对后世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学记 教学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3-0184-02

《学记》此篇仅有1229个字,文字言简意赅,比喻生动,内涵丰富,用较多的文字辩证地阐述了“教”与“学”的关系及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有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和实践价值,为教师的教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对当代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与学是什么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理解和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活动有序而有效地进行的一个前提。关于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是合为一体的,教与学属于同一种活动,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1]即教与学是同一事物中的两个方面,而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两者相互依存,没有教就没有学,没有学也没有教,同时教的变化也影响着学的变化,学的变化也在影响着教的变化。

关于教与学的关系早见于《学记》“教学相长也”,其原文是“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2]其意思是说“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会知道它的美味,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過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地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篇说:(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也就是说教师教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其进而可以用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来说明老师不一定贤于学生,学生也不一定不如老师,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术业有专攻,没有年龄的规定,只有闻道的先后。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荀子提出“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也是在说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会胜于现在的我们,教师应该抱有谦逊的心态向学生学习,教即学也。

二、《学记》对教师教学方法的阐述及启示

(一)启发诱导

《学记》中“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急于数进而不求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揭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追赶进度,大量灌输知识,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调动学生积极性,教人不能因材施教,不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方法违背了教学原则,“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易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学生们才会厌恶他们的学业,怨恨他们的老师,苦于学业的艰难而不知道学习的好处,虽然学习结业,但是学的东西会忘得快,基于此,《学记》提出“故君子之教,喻也”即“启发诱导”,又进而说怎样去做,“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强制,指导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这样做的结果,“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即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感到学习容易,学生会自己思考,能做到这些就可以说是善于启发诱导了。

启发诱导是现代教学中很重要的教学原则,也是教师们应该掌握并擅长的一门教学本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问题让学生回答的方式来调动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展其思维能力及创造力,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与运用所学的知识,使之同化为自己的知识,为己所用,成为学习的受益者。

(二)长善就失

《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者”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四种过失:多、寡、易、止,即学习失败是因为贪多而不求甚解,学的少,知识面狭窄就会限制智力的发展、态度轻率就会放弃刻苦钻研、畏难中止,就会失去信心,很难进取。这四种学习过失是由于学生的不同心理导致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来因材施教,避免这种过失的出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积极的学习心态,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

“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是对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的再发挥,在现代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看到,学生因为家庭环境以及学生本身之间的素质差异问题,导致学生心理有明显的不同,有的同学感觉学到的东西很简单而有的同学则会感觉有点吃力,有的同学会想再多学一点,有的同学感觉已经学得够多了,超过了承受能力。在今天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使之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保持一个积极的态度;教师也应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生在自己和别人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知识发展水平,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来处理“多、寡、易、止”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发挥而不至于挫伤其学习积极性。

(三)“豫”“时”“孙”“摩”

《学记》中的大学之法“豫、时、孙、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强调了预防学生不良行为的必要性,学习时机的恰当性,施教的规律性,相互学习的进步性,这是教学成功的经验。

“豫”,《学记》“禁于未发之谓豫”,即“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之前就加以防止”,要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有预见性,积极地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然,“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这种不良行为在发生之后就有坚固不可攻破的趋势,很难解决,一定要在发生之前积极预防。

“时”,《学记》“当其可之谓时”,意思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教育,是及时”。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需要,在适当的时间给予学生应接受的教育,不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即错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更甚之“伤仲永”,泯然众人矣。

“孙”,《学记》“不凌节而施之谓孙”,意思是“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教师在施教时,一定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原有知识水平来安排课程,并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教学,不然,“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休”,不按规律办事,打乱条理,就不可收拾,就会“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易”,最终只会厌恶学习,痛恨老师,从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摩”,《学记》“相观而善之谓摩”,意思是“相互取长补短,叫做观摩”。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相互学习,比如通过听课、专题探讨等形式来促进彼此的成长,来提高教学质量,不应该将自己封闭,拒绝交流,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应秉持一颗谦逊、学习的心态来接受别人的意见并主动向别人学习。进而可以用《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来说故步自封,不善学习,那么只会见识浅短,会限制自己的眼界。

实践证明,豫、时、孙、摩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在今天的教学中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如备好课,有预防干扰课堂因素的意识及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的策略,这就是《学记》中的“豫”;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需要,对学生进行适时教学,这就是《学记》中的“时”;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可发展水平,根据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潜力,这就是《学记》中的“孙”;在教学过程中用到的“小组讨论”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交流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这是《学记》中的“摩”。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将此四者紧密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于课堂之中,弥补今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5]

(四)藏息相辅

《学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其意思是说正课学习需要同课外学习相结合,课外的作业能够促进正课的学习,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有而信其道,虽离师辅而不反也”,才能安心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交朋友,并深信所学之道,尽管离开师长,也不会违背所学的道理。

藏息相辅在现代教学中仍具有很重要的教育实践功能,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最终是要回归到實践当中,而课外学到的内容则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学到的知识,同化所学知识,加深其知识理解,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教师应该跳出教学固定模式,改变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接受正课教育的同时,要积极培养发展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重视课外学习,让学生快乐学习成长,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发展。

《学记》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仍不会被人淡忘,可见其教育蕴含丰富且科学,具有跨时代性的特点,对今天教师专业的发展,提升教师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的理论支持,具有重要的课堂实践意义,有利于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令全.教与学关系新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4(7).

[2]高时良.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3]刘青.《学记》的教学原则及现实意义[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4]李艳华.长善救失”原则的今日解读:读《学记》有感[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4):18-19.

[5]吴国联.谈《学记》的教学原则及现实意义[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1).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学记现实意义教学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心灵的旅程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学记》中教育法则对语文优质课堂的指导意义
浅议《学记》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教育教学
读懂《学记》,读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