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现状研究

2018-10-20 05:50刘娜
现代交际 2018年13期
关键词:培养现状专业学位

刘娜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及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运而生。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偏离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定位。本文拟通过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专业学位 应用实践能力 培养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3-0110-03

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单一的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迫在眉睫。1996年《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通过,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存的阶段。从2010年开始,教育部开始减少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同时扩大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招生,这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为更加明确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教育部先后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培养不同行业背景、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高层次应用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可见,高层次应用人才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而实践能力的高低则是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

一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内涵

“实践能力”这一概念可以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学术界并没有对其内涵进行统一的界定。从教育学的角度,王东(2005)认为实践能力“学生要具有提升自我实践主体地位的能力,就要注重吸收整合支持性教育资源和个体基础性资源,积极参与解决基本的社会生活实践问题,以此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适应能力促进自我不断成长。”[1]刘兴亚(2008)认为专业实践能力不是孤立单一的,而是建立在多种能力基础上的一个综合体,是大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的能力。[2]傅维利(2005)将实践能力分成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和情境实践能力[3],黄锐(2014)在傅维利的研究的基础上,细化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构成,见下图[4]:

黃锐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划分显示出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明显差别,其中情景实践能力更是区别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关键因素。这意味着专业学位研究生除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外,还应具备某一行业所要求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上,不仅要培养研究生的一般实践能力和专项实践能力,还要联系行业背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加强其情景实践能力。

二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一)课程设置缺乏实践性

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不同,专业学位的课程应突显出实践性的特点,紧紧围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来设置。但就目前全国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而言,专业学位仍然没有完全脱离学术学位的框架,课程设置的重心仍是理论学习与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相对欠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未得到重视甚至被忽略。王俊教授(2012)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并得出结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于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差别不大”。[5]所谓“差别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课程设置脱离于社会实践。在课程设置上,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是两年制,即校内理论课程一年和校外实践课程一年。校内课程主要是专业理论学习,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学生无法接触到实践知识。耿有权(2012)等人通过调查全国14所重点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运行情况发现:认为课程设置是以理论课为主的占调查人数的61.3%,而认为实践课为主的仅占5.3%。[6]这样的课程设置造成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知识匮乏,应用能力偏低,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严重偏离了《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定位,办法中明确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5]

其次,课程设置忽视了学科交融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主要分为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专业课以理论为主,能体现专业实践能力的并不多,而选修课相对来说数量更少,范围过于狭隘,缺乏深度和广度,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设置上联系不够,和外界之间的联系不够充分,不能为学生提供与本专业相关的课程让其自由选择,无法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面过窄,创造性得不到激发,也谈不上实践应用。

(二)双导师制度不完善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一般采用双导师制。所谓双导师是指一个研究生配备校内和校外两位导师。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理论研究与学习,而校外导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学习。双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却出现如校内导师师资力量薄弱,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沟通不够,双导师责任不明确等问题。

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长期以来以学术型为主,教师大多也是学术型教师,高校在选聘导师时也是依据学术学位导师的选拔标准,注重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这些导师在某一学科或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但大多导师是硕士或博士毕业直接进入高校,本身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对行业发展的了解并不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类同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偏重于理论的讲授;在实践指导过程中,很难将理论与相关行业的实际情况相联系,无法指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校外导师大多为兼职身份,缺乏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内在动力,难以重视学生的指导工作。

多数高校并没有对校内外导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作出明确的分工,尤其是对校外导师的指导要求、管理和考核并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因此,校外导师对于如何指导、指导什么并不清楚,使得校外实践教学并未落到实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缺乏协调沟通机制,难以保持教学上的联系,造成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三)实践基地落后

实践并不等同于实习,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的一个重要标志。专业学位研究生通常第一年为理论学习,第二年到实践基地继续学习,巩固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因此,作为第二教学场所,实践基地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高低。

实践基地不仅要具有符合专业要求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并且要有趋同于高校的价值观,将人才培养视为社会责任,然而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多数实践基地仅将人才培养作为长效投资,因此,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条件的实践基地数量并不多。同时,作为独立于高校的一个整体,实践基地以追求利益为目标,由于缺乏和高校的长效利益合作机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学习时,实践基地对研究生实践学习不够重视,有的实践甚至流于形式,成为当前实践基地建设的一个主要问题。

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也导致实践基地难以维持。大多数高校并没有严格的制度和明确的措施来规范校外导师的培养内容和培养过程,这就意味着实践基地的责任与义务并没有明确化,导致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模糊化,没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和考核方法,最终无法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

(四)学生论文实践意义不强

毕业论文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要求研究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对其实践能力的综合考察。论文写作应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等特色。但很多高校并没有对专业学位毕业论文形成规范性的要求,强调专业学位毕业论文的特色。很多导师在指导毕业论文时仍沿袭学术型毕业论文的形式,选题偏向理论研究,毕业设计的内容、研究方法都遵循学术型毕业论文的传统,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体现,导致专业学位毕业论文与学术学位毕业论文区别不大。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依据,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环节。高校在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时,应以行业发展、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为依据,着力加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是因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而异的。但大多数高校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外,对于什么样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如何在培养过程中强化本专业的实践能力却是相当模糊。“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关键词,实践能力的内涵应该被细化,具体到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因此,可以把实践能力分割成若干因素,明确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和实践形式,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便于量化考核。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以行业为背景,因此,培养方案的制订应有行业专家的参与。

(二)改进课程教学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稱《意见》)中指出:“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7]根据《意见》的指导思想,专业学位研究生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目的,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例。在教学内容上,应结合行业发展与学科特点,更新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和综合性;在教学方法上,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模拟训练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会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评价考核上,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着重考察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三)健全双导师制

首先,健全双导师的选聘机制。高校在选聘双导师时沿用了学术学位导师的标准,过分强调科研论文、项目的数量及质量,而忽视了导师本身是否具备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显然这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因此,高校在遴选校内导师时,除了要考察导师本身的学术水平和指导能力外,还应考虑导师是否具备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能力,如对行业发展的了解程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在考察校外导师时,更不应过分关注其学历和学术水平,应着重考察其从业资格、专业技能、组织管理能力。同时,应建立健全配套的导师管理考核机制,对导师进行监管并定期考核,引入激励机制,特别是要明确校外导师的奖励办法,充分调动校内外导师的积极性。

其次,明确校内外导师的责任。导师的责任落实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关键,因此明确校内外导师在人才培养中的责任和义务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细化专业学位实践能力的构成,落实到培养的每个环节,建立相应的责权机制,建立校内外导师的合作机制,加强校内外导师的沟通协作,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再次,加强导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导师的实践能力直接关系着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单位应与实践基地共同组建教师团队,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对新增导师实行岗前培训制度,提升导师的实践能力。鼓励校内导师到相关行业兼职、挂职,提高教学实践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校内、校外导师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导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四)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

实践基地的建设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高校首先应对实践基地的遴选严格把关,选择在本地区本行业有一定规模,有较强接受学生实践的企事业单位。高校应制定详细的实践基地工作计划,明确学生实践内容及具体成果形式,并且要制定出针对专业实践的考核指标体系检验学生的实习情况。同时,高校应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基地建设,并建立相关制度保障实践基地的教学时间的顺利进行。为了更好地与实践基地进行长远深入的合作,高校应充分利用科研优势,与实践基地开展互利互惠的合作,共同促进实践基地的建设。

(五)毕业论文要源于实践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不能将纯理论作为研究的对象。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实践,具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行业应用价值,如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等作为主要内容。

论文开题、评阅及答辩都交由高校、实践基地和相关行业的专家。建立能凸显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能论文质量评价体系,考核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四、结语

实践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内容,该能力的培养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因此,在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要在人才培养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用持续创新的精神来完善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东.构建我国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模式[J].教育科学,2005,21(1):9-13.

[2]刘兴亚.浅析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内涵[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12-114.

[3]刘磊,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J].教育科学,2005(2):1-5.

[4]黄锐.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研究,2014(11).

[5]王俊,刘若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武汉7所“211工程”高校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7):18-22.

[6]耿有权,彭维娜,彭志越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运行状况的调查研究——基于全国14所重点高校问卷数据[J].现代教育管理,2012(1):103-108.

[7]全日制攻读专业学位[EB/OL].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10-06-20]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培养现状专业学位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困境和思考
“985”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对比分析
新疆高校篮球运动员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浅谈初中英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青少年财商能力培养现状研究
财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及改革建议
法庭速录技能的培养现状及前景研究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学生班委干部管理及培养研究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