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中学校园法治文化培育路径

2018-10-20 08:58梁巧琴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法治文化中学校园互联网+

梁巧琴

[摘 要]中学校园法治文化建设需要多种条件支持,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渗透,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创造良好契机。我们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交互平台,通过信息共享等形式,对学生展开丰富多彩的法治教育,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还能够大幅度提升教育效果,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互联网+”;中学校园;法治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1-0072-02

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的时期,接受新事物非常迅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渗透,学生对网络媒体的应用成为生活常态,利用“互联网+”创设校园法治文化应用环境,不仅能够给学校管理带来契机,而且给学生自身成长形成正向促进。明确校园法治文化定位,加强校园网络软件建设,实现校园法治文化渗透,打造“互联网+”校园法治文化品牌,应该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追求。

一、创设“互联网+”应用环境,明确校园法治文化定位

“互联网+”为学校教育教学带来诸多便利,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也可以创设更好的应用环境,以明确校园法治文化定位,为学校管理带来正面的助力。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等特征,在校园法治文化界定时,需要充分考虑网络应用特征,将法治、文化与网络有机结合,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多思想历练机会。

为了让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学校法治文化的熏陶,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进行大胆实践,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校园文化教育品质。首先,我们成功开设了“校园文化交流信息平台”,学校实现了网络信息的全覆盖,教师和学生具备随时上网的条件。我们责成专人负责网络交互平台的管理,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文化交互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其次,我们在校园中设计了多种文化宣传栏,将网络中的案例、教育经典名言、法治宣傳标语、图片信息等,以专栏、墙报的形式展示出来,为学生阅读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我们还利用校园之声,定时为学生提供法治文化信息,发动学生参与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不断体验中形成思想认知。

二、整合“互联网+”教育资源,加强校园网络软件建设

相对于学校硬件建设,开发法治文化建设软件更为迫切。学校硬件建设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而配套软件则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对我们来说是全新的课题,需要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在软件开发上,也需要探索和总结,这里面的内容和程序,都需要整合优化。因此,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教师要做出更多创造性的努力,为学生身心成长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

整合“互联网+”教育资源,自然包括法治文化软件的建设。第一,教师要维护学校网站的安全,需要有相关软件净化网络环境,防止病毒侵入,还要关闭一些不良网站的信息通道,这都需要软件的支持。第二,我们要建设自己的校园法治文化教育体系,整合更多教育资源,联合多个方面,实现信息共享,与兄弟学校实现信息互通,开展远程教学活动,有效满足学生对校园文化的需求。第三,教师要建设自己的校园法治文化交互平台,也需要有相关软件的支持,如开辟学校网站,建立学校论坛,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文化,并在参与实践中形成有形认知。第四,在学校法治文化宣传教育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一些宣传手段,制作电子课件,展示图表信息,也需要部分软件的支持。软件已经成为网络媒体运行的基础条件,开发相关软件,自然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学校法治文化教育关系到学生的思想成长和文化塑造,充分利用教育软件展开助学活动,势必能够给学生创造适宜学习的条件,促进学生的思想成长。

三、启动“互联网+”德育程序,实现校园法治文化渗透

启动“互联网+”德育程序,这是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学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管理执行者,教师需要有观照意识,学校软硬件条件已经具备,对学生开展文化教育,则需要有具体的规划,利用网络开展德育,这无疑属于创新实践尝试。按照常规思维,德育应该渗透到各种文化课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这样的德育才会更为现实。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渗透,利用网络交互平台开展德育活动成为可能。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多教育信息,我们不仅建立了公共交流机制,还开设了“绿色通道”,有专业教师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

学生运用网络成为生活常态,过去我们对网吧存在戒备之心,害怕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如今网络进入校园,进入每一个学生的生活,要防止学生上网玩电游,其难度无疑加大了。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思想教育角度展开施教行动,让学生自觉远离电游、黄赌毒的不良信息,需要加大德育力度。学生自控能力存在差异性,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很容易陷入网络痴迷,教师不能用硬性规定对学生进行管理,只能给出针对性教育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网瘾的危害性,要教给学生正确的网络使用方法。校园中到处都能够看到“低头族”,学生滥用手机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学生家长也显得很焦虑,教师要给出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适度适量使用手机,这本身就是一种德育。

四、拓宽“互联网+”运用范围,打造校园法治文化品牌

校园法治文化建设需要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师队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渗透,教师使用网络媒体的意识在不断提升,使用媒体技术的能力也在不断加强。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的存在,教师对网络信息的敏感度还不够,接受网络信息的意识也跟不上,这势必对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学校需要对教师队伍进行更新式建设,在提升教师网络技术应用水平的基础上,也能够促进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品质提升。

互联网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便捷,这是不得不承认的现实。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参与文化建设活动,还需要获得学生家长、社会等方面的支持,这样才能有效优化校园法治文化环境。最近流行的“翻转课堂”“微课教学”都属于信息技术的实践运用,教师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也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启发。学校制作一些微视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也可以获得不错的宣传教育效果。在具体操作中,要吸引学生家长的介入,甚至是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关注,为学校法治文化建设创造机会。例如,我们邀请法治专家参与学校法治专题讨论,不妨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观看学习,这样的教育形式灵活多样,自然深受学生喜欢。我们邀请学生家长与学生对话,并将相关场景制作成微视频,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教育和鼓舞。校园法治文化建设需要多方支持,如果学生家长和社会都能够给出积极的回应,对构建和谐校园,建设法治文化秩序会产生更多正能量。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创新教育管理,打造校园法治文化品牌,应该成为教师的不懈追求。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适时引入“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提供更多助力。学校信息技术软硬件条件已经具备,学生应用网络信息的能力和主观愿望已经成熟,适时启动校园网络法治文化建设,自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只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做好相关计划设计,必然能够获得预想的效果,为学生的自我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责任编辑 斯 陌)

猜你喜欢
法治文化中学校园互联网+
中学校园安全管理“四以”模式探索
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校园记者站成立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校园中的应用
创新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路径的思考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当前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