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长而教:语文教学的归旨

2018-10-20 08:58陈黛煜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长

陈黛煜

[摘 要]在新课改大背景下,课堂教学呈现全新局面,教师需要建立生本意识,以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精选教学内容、整合教学程序、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生长、自然生长、自由生长,打造轻松、和谐、个性学习的语文课堂。为生长而教,这已经成为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认知。

[关键词]生长;归旨;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1-0005-02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了生长论,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儿童的自由成长,与新课改倡导的学习主体意识是相一致的。教师要适时转变教学思想,建立“教育即生长”的教学观,通过多重创优设计,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主观学习的意愿,让学生自己生长、自然生长、自由生长。

一、筛选内容,让学生自己生长

语文属于基础工具学科,帮助学生形成语文基础素质,这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追求。学生学识思想成长有自身规律,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要有观照意识,对学生学习追求有深入调查。语文教学内容非常广泛,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的。为了给学生提供更适宜的学习内容,教师需要对教学资源展开整合优化处理,以提升教学的适合度。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体现在多个方面,文体、语言、情感、主题、结构等课文要素,组成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追求目标,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力基础和学习倾向展开筛选操作。

学生学力基础和学习倾向是重要的教学制约因素,教师在具体施教时要特别关注这些因素,以便获得更多的教学启迪。如学习《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时,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意愿展开调研发现,学生阅读鲁迅的文字时大多存在畏难情绪,感觉鲁迅语言表达太深奥。为此,教师侧重情感展示,从鲁迅对阿长的情感变化的角度展开教学设计:鲁迅和阿长是什么关系?为什么鲁迅对阿长的态度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从鲁迅情感视角观察,阿长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样的人在我们生活中会不会出现呢?如果遇到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我们会给出什么样的情感回馈呢?学生针对教师的问题展开热议,课堂随即进入互动佳境。有学生认为阿长是鲁迅的养母,虽然地位不一样,但阿长对鲁迅的关爱胜过亲生母亲。鲁迅对阿长的感情经历一个大波折,最终还是难忘难舍、思念怀念的感情。也有学生说从鲁迅的情感变化中可以看出,阿长行为上虽然有些粗俗,但其心地善良,有爱心。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会遇到这样的人和事,我们应心存感激,只有感恩,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教师选择了从情感角度展开教学突破,给学生带来了深刻的心理触动。从学生热议中能够体察出,学生情感受到刺激,对生活对社会有了更多认知,其生长呈现显性,这无疑是教师教学筛选内容带来的效果。学生学习文本时,有自己的心理需求,这是教师最需要关注的教学因素,在做教学设计时,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其教学调动效果会更为显著。

二、整合程序,让学生自然生长

学生生长方式呈现多元化特征,为确保学生生长的有序性,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科学规划,凸显教学的程序性。学生语文素质生长都需要经过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个别到普遍的发展过程。教师依据语文学科教学属性要求展开教学设计,从最基本的听说读写思等视角展开引导,让学生不断实践体验,不断搜集学习信息,有序积累,呈现渐进的推演过程。这样才能给学生自然生长提供有力保障。

杨绛的《老王》,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本中描写的老王这个人物,和学生生活有些距离,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主要从语言鉴赏角度展开。教师先让学生找出文本中经典的描写片段,学生开始自主阅读学习,很快就找到了一些片段。如:“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学生开始赏析:这段属于肖像描写,对老王特殊长相进行客观描绘,描写特别真实。“镶嵌”在门框里,将老王身体僵硬程度进行了直观展示,“面如死灰”“分不清哪一只瞎”这些语句都带有太多的心酸成分,老王为人这样善良,但无情的疾病却让他成为“活死人”。这里作者没有半点嘲讽之意,有的只是同情和愧疚。“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样的描写带有夸张之意,其用意也非常明显,就是担心和关心老王。如果没有细致观察,这些描写都不会存在,从这个角度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老王是充满同情和怜悯的。教师给出自己的点评:作者对老王这个人物的描写非常成功,从表象来看,作者的笔触是灵动的,其实,从情感角度来看,作者面对老王,内心满是痛楚。我们能够从这个点展开认知,说明我们和作者情感产生了共鸣。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经典赏析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赏析顺利展开,其情感顺利启动,对老王这个人物的认知也更为全面深刻。在教学过程中,刚阅读这段描写时,很多学生都觉得很好笑,但经过赏析阅读之后,他们再也笑不出来了。这足以说明学生情感在发生质变,对人物的看法也上升了维度。学生的学习成长在教师规划中顺利实现,这正是我们教学的一贯追求。

三、优化方法,让学生自由生长

教师教学大多注重教法运用,导致学生学法指导普遍缺失,在学习主体意识盛行的今天,出现这样的情况无疑是不合时宜的。初中生学习方法积累意识较差,学法积累能力相对薄弱,这对学习成长产生一定制约。作为教师,应该占据学识制高点,对学生展开学法指导。在具体施教时,需要对学生的学法基础展开全面调查,掌握学生学习特点,以便给学生最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自由生长。

教无定法,学法也是如此。教师在传授学法时,要做好充分的筛选,以提升学法适合度。如教学《台阶》这篇课文时,教师向学生介绍学法:这篇课文属于小说,提到小说,我们自然要想到小说的三要素,就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如果从这三要素的角度来梳理文意,该如何操作呢?围绕人物有哪些精彩的描写呢?故事情节是怎样的呢?如果让你来解读小说主题,你会从哪些角度展开思考呢?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展开了自主学习,并自行梳理了学习内容,成果展示阶段时,学生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说:“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父亲因为追求地位,渴望受人尊敬,所以决定要造更高台阶的新屋。经过多年的努力,最终实现了這个愿望,但父亲身体却累垮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朴素农民的执着追求。也许我们还不能理解这位父亲的所作所为,但一个人活着需要一种精神,这一点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也有学生说:“小说的开端是父亲感觉自己的台阶太低,要建造高台阶的新屋;发展过程是父亲开始了漫长的准备;高潮是新屋和九级台阶建造完工;结局是父亲人老了,身体垮了。小说围绕‘台阶这个线索展开,情节发展自然,情感推进顺畅,从一个崭新的角度为读者带来深刻思考,使读者对人生价值有了更多思索。”

教师引导学生从小说三要素展开学习,给学生规划了清晰的操作路线。学生在自主阅读探究学习时,顺利进入预设轨道,通过对小说基本构建要素展开分析解读,其思想情感随之发生了变化,心灵触动自然生成,进而形成了蜕变,对人生展开了思考和反省。这个过程说明,教师学法引导得法,学生学习会更高效。语文教学没有规定格式需要遵循,但学习有法,恰当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学将事半功倍。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语文教学发生了崭新的变化,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成为教学的主流共识,为生长而教已经成为一般教师的自然心理表达。在具体贯彻生本教育策略时,教师要全面提升服务意识,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完成生长蜕变。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生长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碗莲生长记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共享出行不再“野蛮生长”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野蛮生长
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