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婷婷
[摘 要]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公,必须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物理情境,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考。
[关键词]物理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0-0049-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探究式教学越来越被更多的物理教师所重视。可是,探究问题从哪里来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针对那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思考、联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大胆思考,积极思维。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批判,进而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本文试图对中学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进行一些浅显的研究。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可是怎样才能够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且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呢?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一般可以利用差异性实验、生活常识、物理学习中新旧知识的联系等创设问题情境。
一、利用差异性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所谓差异性实验指是实验结果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实验结果是违背了学生之前的学习经验和生活常识的。课堂展示的实验结果和学生潜意识中的概念完全相反或者不一致,这样就会激起学生认知上的强烈冲突,并疑惑重重。这样,通过差异性实验,就能够帮助学生不断思考,并提出问题。
比如说在研究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时,先让学生做“吹两纸条,吹不开”的实验,然后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吹两纸条,纸条应向两边分开,可是为什么会向中间靠拢呢?教师便可围绕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决。
用这种方法创设情境,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所以教师一定要学会“闭嘴”,这样就能够为学生创造提出建设性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逐渐养成自主提问的意识和习惯。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常识创设问题情境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有很多物理问题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很多和物理有关系的内容,这也就为他们的物理学习提供了最初的认知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 “联系社会实际,使物理贴近生活”,巧妙地利用学生已经有的生活常识来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教师在讲“电热效应”的时候,就可以先拿出通电的电炉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引导学生思考:电炉丝通电后会发热、发红,可是导线为什么却几乎没有发热?再比如在讲“液化放热”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到蔬菜大棚里观察,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大棚里温度会远远高于大棚外?大棚里薄膜上为什么会有许多小水滴?这些小水滴从哪里来的?等等。
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时,需要注意下面几点:首先,选择教学素材,一定要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其次,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提出问题;第三,指导学生学会集思广益,对问题要做出讨论和筛选,选择最优问题进行探究。
三、结合物理学习内容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问题,并进行探究,其意义绝非常规教学可比。因为通过探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如果现在有10 N的液体,能不能让它产生20 N的浮力呢?学生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自然就会得出结论:不能。那么实际情况又是什么样呢?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下一个实验:找一大一小的两试管,并且要求小试管恰好可以放入大试管里;大试管中注入液体0.1 N,小试管注入液体0.15 N,小试管本身为0.25 N,这样小试管加上液体总重就是0.4 N,这时候把小试管慢慢地放进大试管里,我们发现,当小试管进入到大试管一定位置时,就悬浮在那里了。也就是说大试管中0.1 N的液体托起了4倍于自己的小试管以及小试管里面的液体。所以,阿基米德原理中的“排开液体”的体积并不一定小于液体的体积。说到这里,学生很有可能就会提问:如果有1N的水,能不能托起数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物体呢?那么,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交给学生,切不可全部承揽,压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不要被前人的成果所拘束,应善加利用。
总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巧妙地把教学内容转化成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大胆思考、大胆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生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学会倾听,学会平等地与学生交流,保护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引导学生掌握提问技巧。若是发现学生的问题还不够完善,需要进行补充的话,教师应该采用“我对××的问题有一些补充(或有一点意见),我想……”的语言,这样不但尊重了前面学生的意见,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提出问题时不会有过多的顾虑,能够大胆地表达。
(責任编辑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