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的文本再利用

2018-10-20 10:57王曦
文教资料 2018年16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

王曦

摘 要: 文言文高考真题的文本视野开阔人文性强,可以将其再利用。本文依从“以文带言、从文品鉴”的原则,从文章学、文艺学、文化学的角度深入文本,探究文本的更多魅力。这对于扩大文言阅读范围、提高文言评鉴能力、养育文言语感大有裨益。

关键词: 文言文高考真题 文章结构 典型性格 文化内涵

大量文言文高考真题在训练学生解题能力后,常常被束之高阁。当我们把文言文高考真题的训练应试能力的功能暂时搁置,以审美的眼光重读时,会发现这些文言文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篇不甚长,视野开阔而人文性强,并且每篇文本的个性独异。如果将这些训练文本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再利用,那么不仅赋予文本新意义,而且对于扩大文言阅读范围、提高文言评鉴能力、培育文言语感无疑有很大帮助。

文言文高考真题的再利用是不同于教材中文言文教学的,一是可供学习的时间长短不同,二是文本的难易度、经典度不同,所以文言文高考真题的文本再利用的目标要更准、方法要更巧。在解题过程中已经对文言文真题的“言”比较熟悉,不必再对其字字落实、句句翻译,暂时留存一些言的障碍有时并不妨碍对文章大意的理解。贪恋文中的“言”,容易使真题再利用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对于高考文言文素材的再利用,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以文带言,多从文的角度鉴赏,深入文本去思考去激辩,探究文本的更多魅力所在。文言文教学中“文”的内涵应是文章、文学和文化。从文章学的角度切入,从文本架构入手,走进文本语境,从起承转合的篇章安排上解构,理解文本的整体内容,领悟全文的主旨,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从文艺学的视角切入,可以品味语言,鉴赏文言文独特的表达方式,感受民族语言的魅力,也可以从人情美和人性美的角度,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其高尚的人格操守,与文本进行多角度碰撞。从文化学的视角切入,可以积累文化知识,观照文化现象,讨论文化思想,提炼文化精神。2018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着力培养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从“文”的角度将文言文高考真题再利用正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及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以文带言、从文品鉴”的目标下,我们谈谈高考文言文文本再利用的具体方法。

1.研习写作特色

优秀的文言文总是首先在志识上让我们心灵激荡,然后在起承转合的行文中进一步体会到文章的曲折之美、酣畅之美。

郑板桥说:“意在笔先者,定则也。”文章立意有深浅高低之别,古人要求为文造意要超卓、立志要高,方能不落窠臼,提升品位。如2015年湖北卷《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作者唐顺之在言正题之前,有一番关于廉吏的卓绝见解。“虽其嗜利之心不胜其竞进之心,而其避罪之计有甚于忧贫之计,慕与惧相持于中,则势不得不矫强而为廉”。许多表面廉洁的官员只是在内心进行了权和利之间的利弊权衡,“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作者在权利对比中看到了伪廉吏的本质,并肯定了真正的廉洁 “资于物者轻”。唐顺之的见解无论从政治学角度,还是从人性角度,都是极为深刻的。唐顺之在《答茅鹿门知县》中写道:“只就文章家论之,虽其绳墨布置奇正,转折自由专门师法。至于中一段精神命脉骨髓,则非洗涤心源、独立物表、具今古只眼不足以与此。”他用自己的作文实践证明了立意必须别具“今古只眼”。

谋篇布局是文章写作的“蓝图”,文章的谋篇决定了文章的结构脉络、表达的逻辑顺序等问题,是古文创作中仅次于立意的第二关键点。古文作法,有所谓“起承转合”之说。

《古文辞通义》中将文之起法分为特起法和配说法。所谓“特起法”,即文章开门见山,独特的观点看法突兀而起。如2016年上海卷《勿斋记》的开头:“世之学圣人者,视圣人太高,而求圣人太精,究竟于圣人之道去之不知其几万里已。”突兀、简洁而直接,而其后文又气势充沛,足以支撑开篇形成的文势。所谓“配说法”,即以多事映衬文章所言主旨之事,势成相配。如2015年重庆卷《赠医者汤伯高序》,起笔写“信巫不信医”的楚地风俗并痛其带来的危害,接着记叙了医者徐若虚其人其事,最后才赞颂、勉励汤伯高。用楚俗来配说医行医德,用徐若虚来配说汤伯高,前者陪衬为虚,后者陪衬为实,主要事理与陪衬的次要事理相杂,形成“逶迤不穷”的文势。在古文的创作实践中,“承转”实际上就是让文势有平坦,有起伏。平坦之处,承接文义,申说延展,发挥旨归;起伏处,转折文理,峰回路转,别见胜义。比如2015年福建卷《与王昆绳书》,作者方苞在文章一、二段叙旧情,表现自己离群索居的伤感;接着第三、四段一转,描述自己回家的近况,表明自己希望摆脱俗事束缚专心于学问的心迹;第五段语义又一转,引用韩愈的“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表达对王昆绳中举的惶惑,这一句的转折腾挪,承接了上文对“外物侵乱”、“胥易技系”的反感之意,为结尾“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的治学决心做了铺垫。全文文理转折、文势起伏,造成“层峦叠嶂”、“曲径通幽”的文章圣境。

在这样的研习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志识、严谨的思维,逐渐认识文章的章法特点,进而感悟起承转合的精妙的逻辑顺序对于步步揭示主旨、层层渲染情感的作用。袁枚说:“果能胸境超脱,相对温雅,虽一字不识,真诗人矣。如其胸境龌齪,相对尘俗,虽终日咬文嚼字,乃非诗人矣。”(《随园诗话 卷九》)从文章学角度研习高考文言文真题,就是要把优秀文言文和学生的生命体验联系在一起,在反复的思维演练中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形成更高的国学教养。

2.品味文学特点

从文艺学角度品味文言文高考真题,关键是对文本所提供的画面、形象、性格等进行细致的分析鉴赏,加深对其的思考和体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古代散文大家的审美影响、启发,促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净化和升华。

对于典型人物来说,他们从外貌到心灵,从言语方式到行为举止,从生活道路到情感经历,都具有独特性。如王世槙的《御史梁皙次先生传》(2015年安徽卷)中梁先生的恬淡好静、志愿清雅,张耒的《欧阳伯和墓志铭》(2015年江苏卷)中欧阳先生博学高节,张岱的《家传(节选)》(2016年江苏卷)中张汝霖先生读书用功、文才甚高,杨万里的《李台州传》(2016年天津卷)中李台州的至纯至孝。以上四位传主皆是官员,然而作者都不注重政治事功,而对社会人生有独到发现与思考,匠心独运地看重人物在当世或家世中的独特价值。如《欧阳伯和墓志铭》记叙了欧阳修长子的为人“与人不苟合”、为学“独探古始立议论”“刮剖根本”、为官“无大小,不苟简”等,层次井然,感慨良多,突出了欧阳伯和的耿介、博学又怀才不遇的君子形象。作者张耒“苏门四学士”之一,仕途坎坷屡遭不幸,然注重气节和品格,他为像欧阳伯和这样耿介不移的君子作墓志铭,体现了他的追求,寄托了他的情感。

典型人物的塑造离不开鲜明独创的个性描写。如王世槙的《御史梁皙次先生传》,就从多因素、多侧面和多层次表现了典型人物的丰富性。文章着力表现的是梁先生“视声利篾如也”,又不可避免地表现他“读书好古”、“视民如子”等其他性格因素。为了多侧面表现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作者在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等多种复杂关系中显示出众多侧面,例如与“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有名高”相比,先生“下直辄焚香扫地,宴坐终日,如退院僧”,以体现他淡泊宁静;例如归田后,“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还戏谑地回应王中丞说自己喜爱各样不可能得到的文物宝贝,以体现他孤介自持。对梁先生的性格特征,作者不仅从外表进行描述,还深入心灵去揭示,例如有人向他建言借官谋取钱财时,他却笑着说:“吾筹之熟矣。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蠹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吾惧夫三蠹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梁先生对贪腐名利的分析入木三分,王世槙这一笔让梁先生这一典型人物立体鲜活起来。

典型人物的个性形象,还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以至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如《家传》的传主张汝霖,他是晚明江南士林颇有影响的人物,思想活跃、个性诙谐、喜爱文艺,带有鲜明的晚明时代特征。在家族中,张岱受祖父张汝霖的影响最大,他的治学方法、价值取向、文艺思想及生活方式都有张汝霖的痕迹。虽然是节选,但亦可在一些字句中追寻到人物形象的普遍性。“幼好古学,博览群书……淹蹇二十年,益励精古学”,古学当指科举制艺之外的文史典籍和学问,《家传》后文说张汝霖教子“惟读古书,不看时艺”,这说明张汝霖在制艺盛行的时代不为风气所拘囿,知识视野十分开阔。张汝霖能中榜,自然与主考官李九我识才惜才密不可分,老教谕为什么看不上张汝霖的文章呢?张岱在《四书遇序》中说:“余幼遵大父教,不读朱注。凡看经书,未尝敢以各家注疏横据胸中。”张汝霖在读书治学时注重发挥知性主体精神,充分表现了晚明越中学风的特色。老教谕照章办事,不知变通,容不得考生有异见。可见,张汝霖的人生起落与时代风气密不可分。又如《李台州传》末段中作者杨万里以李台州为典型褒扬孝道,把人物性格与圣人之道打通,认为“至孝通于神明”。这固然有规劝世风之意,更反映了杨万里所处的宋一代理学思想的弥漫,从典型人物的内涵上看出当时重视道德动机的作用,从对典型人物的品评来看,当时重道轻文,把道置于文之上。所以,典型人物的普遍性渗透着作者对客观世界的深刻认识和艺术概括的巨大功力。

3.探究文化内涵

运用课内所掌握的历史文化知识,从高考文言文素材中去悉心发现、细密探索,让时代特征更鲜明、文化内涵更彰显。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的考试说明中又增加一条:“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在这一背景下,挖掘并品味文言文的文化内涵显得更重要。

如2017年山东卷《陈书·列传第二十六》、2017全国卷3的《宋史·许将传》和2016年全国卷3的《明史·傅珪传》,三篇文言文的传主都是古代官员,记叙了他们的主要事迹,如图示:

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官员的一些评价标准,比如重视官吏的道德水准。历代王朝始终把以德治官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要求官吏“公”、“清”、“慎”、“勤”。所以,官员的传记必然要反映其人的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陈书·列传第二十六》中傳主谢贞疏远叔陵亦得钦重、《宋史·许将传》反对发权臣墓、《明史·傅珪传》无论皇帝信奉佛教依旧阻止番僧占地都能表现出他们的清正廉明。正面倡导官德,是古代官员传记的主旋律。

东汉王符在《潜夫论·忠贵》中说:“德不胜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能,才能,文才和能力。凡是国盛民阜、天下太平的朝代必然是推崇文化和学术的朝代,考核检验官吏的准绳,不仅要看其政绩大小,而且要看其文化修养的高低,鉴于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很难想象一个政绩平平的官员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更无法把一个政绩显赫的官员与一个文化学识浅薄的官员联系在一起。特别是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出身、门第、谈吐、书法、辞章、风度、名望、口碑等,均作为评价官员的尺度和标准,于是注重读书、讲究作文在官场蔚成风气,不读书之辈很难在官场里立足和生存。我们看到《陈书列传第二十六》中传主谢贞读书聪敏文才甚高受陈后主器重、《明史·傅珪传》参与编修《大明会典》、《孝宗实录》。我们再看《宋史·许将传》被删节的一段:“欧阳修读其赋,谓曰:‘君辞气似沂公,未可量也。签书昭庆军判官,秩满,当试馆职,辞曰:‘起家为官,本代耕尔,愿以守选余日,读所未见书。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例。”这足见文人士子们通过经年累月的读书,不仅蓄积了丰赡学养,而且提升了人格,换言之,读书造就了称职的官员,而官员继续读书则成就了更大事业。

综上所述,高考文言文素材的再利用要关注文章的重点内容,“言”“文”相顾,开展充分的探究式的言语实践活动,学生对文言文本的解读会渐次加深,在解码和评鉴中提高文言阅读水平,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建龙.古文类鉴[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2]胡有清.文艺学论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李振峰.读古文通识[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4.

[4]陈兴芜.中国古代散文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
浅议蛙崇拜及其文化内涵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