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73012)李亚苹
随着临床对护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常规护理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临床护理需求,将逐渐被临床淘汰,而人文关怀、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实用性强,对护理、治疗均有显著促进作用[1]。本研究分析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资料 择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门诊部门收治的患者100例展开研究,在数字随机法下将其均分为两组,包括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47.3±5.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46.9±4.8)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资料上比较具有均衡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①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就诊环境,保持门诊部环境干净整洁,同时护理人员规范着装,保持良好形象;②在门诊部显眼位置张贴就诊流程图,以便于患者能够快速就诊,同时提供疾病宣传册,以提高患者认知;③根据患者不同疾病类型,护理人员适当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患者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干预:①医院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活动,使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掌握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及护理方法,实际门诊护理中通过观察患者、与患者交流来分析了解患者情况,尊重患者,与其交流时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耐心、严谨地为患者解答疑问,并予以患者关怀与鼓励,尽可能满足患者内心需求;②在培训活动中对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进行加强,护理人员在实际门诊护理中应保持与患者及其家属良好的沟通,出现问题后第一时间与患者取得联系,针对不同患者需采取不同处理方式,通过有效的沟通方式防止误解、口角发生,取得患者信任,促进良好的护理与治疗配合。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主要采用SAS、SDS进行评分观察。②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包括护理态度、护士责任心等,满分100分,80分以上为满意,60~80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SAS、SDS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行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对比(±s,分)
附表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S A S评分 S D 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5 0 5 8.2±3.9 4 1.9±5.2 5 7.6±3.4 4 0.8±4.9对照组 5 0 5 7.9±4.5 5 2.1±5.6 5 7.2±3.8 5 3.4±4.1 t - 0.3 5 6 9.4 3 7 0.5 5 4 1 3.9 4 5 P - 0.7 2 2 0.0 0 0 0.5 8 0 0.0 0 0
2.1 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48/50),比对照组的82.00%(41/50)显著更高(P<0.05)。
人文关怀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其主要是对人的生存情况的关怀、对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与人的尊严的肯定、对人类自由与解放的追求,人文关怀护理主要就是指人文精神在护理工作中的体现,对每个服务对象尊重,对每个生命善待,是人文关怀的首要因素[2]。在门诊护理中做好人文关怀有助于提高患者配合度、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进一步提升。在护理中除了人文关怀护理外,护患沟通也十分重要,护患良好沟通有助于了解患者身心情况,进而实施相应的、个体化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同时也能够降低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明显更优,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应用于门诊护理工作中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有效配合,印证了上述结论。
综上所述,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进行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