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层级管理对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

2018-10-20 07:53郝金花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6期
关键词:助理层级责任

郝金花

(包头市达茂旗医院急诊科,内蒙古 包头 014500)

为规范护理操作行为、提高临床护理水平与患者满意度,现就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40名护理人员采取两种护理管理方式的可行性进行探析,陈述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常规资料

本研究40例样本入选起始时间在2014年9月,终止时间在2017年9月,均分为两组,均为女性,A组年龄均值(32.35±2.46)岁。B组年龄均值(33.57±2.59)岁。两组基础资料基本接近,P>0.05,具有临床对比性。

1.2 方法

A组:采取常规管理,主要是依照医院各个护理科的规定和制度实施管理,定期培训护理人员护理相关知识同时予以测评、考核。

B组:采取层级管理,具体内容有:①组建层级管理小组:科室护士长选取三位临床护理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以及考核成绩佳的护理人员成立层级管理小组,待组织讨论之后再对相关制度措施予以制定,确保每位护理人员职责明确,同时肩负护理人员的培训、评价和考核等工作。②层级管理:实施四级管理模式,由护士长-高级别责任护理人员-初级别责任护理人员和助理护理人员组成,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负责不同的护理职责并完成。其中护士长主要负责协调及监督工作,并对护理疑难进行处理;高级责任护理人员则需对小组护理管理全面负责,同时对下级护理人员的工作有效指导;初级责任护理人员则肩负患者部分基础护理以及全程护理工作;助理护理人员则对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工作负责。③弹性连续排班:结合科室工作量,制定出针对性排班制度,详细分配为:上午7:30至12点以及下午2:30至6点总计10人,其中4名高级责任护理人员,4名初级责任护理人员以及2名助理护理人员。8:00至16:00与11:00至19:00总计4人,其中高级责任护理人员2名,初级责任护理人员以及助理责任护理人员各1名。晚18:00至23:00、6:00至9:00与18:00至8:00总计6人,助理护理人员、初级责任护理人员和高级责任护理人员各2名。每一班次依照床位划分为三个护理小组,每一小组负责管理20个左右的床位,由高级责任护理人员全面负责。

1.3 效果评价

评价两组护理服务质量,主要指标包括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健康教育、病房管理质量与护理操作技术。每项指标满分100分,评分与护理质量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两组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护理文书 病房管理质量 基础护理质量 健康教育 护理操作技术A组 88.69±2.67 90.16±1.52 92.25±3.24 90.37±4.42 94.51±3.23 B组 96.89±3.10 95.63±1.58 97.64±2.08 96.35±2.09 97.05±3.62 t值 8.96 11.16 6.26 5.47 2.34 P值 0.00 0.00 0.00 0.00 0.02

3 讨论

随着当下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以患者为中心”[1]的护理服务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对患者而言,医疗水平至关重要,但护理服务的质量也极为关键,这就要求临床护理工作管理者做好护理管理工作,满足患者疾病治愈的同时为其提供舒适且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未对学历和能力不同的护理人员科学调配,因此容易造成人力资源短缺或者浪费;此外,轮班制将护理人员置身于“单兵作战”的状态中,其为了使护理任务尽快完成,开展护理工作时具有随意性[2],未充分意识到服务质量对患者疾病乃至护患关系的重要性,未将患者视为整体服务的中心,不仅造成患者产生不满情绪,还因工作超负荷,身心俱惫,缺失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护理层级管理属于新型管理模式,其将护理服务模式、组织结构和管理有效融合,包含了责任制护理、弹性连续排班以及功能制护理,旨在提供给患者无缝隙、连续且系统化的护理服务。本研究显示B组接受护理层级管理后护理质量各项指标的评分均超过90分,高于A组,P<0.05,说明此种护理管理模式切实可行,能够全面掌握患者情感功能、身心等个体化的需求,及时发现同时解决深层次问题,保障优质的护理质量,巩固并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水平。

总之,在临床护理中施行护理层级管理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可使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

猜你喜欢
助理层级责任
生活小助理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自在如风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助理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