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10-20 06:22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5期
关键词:方用偏头痛头部

张 丹

(鞍山市双山医院中医科,辽宁 鞍山 114032)

偏头痛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呈周期性发作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大部分为神经阻滞或血管阻滞。偏头痛的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周期性及规律性比较明显。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头部疼痛,并伴有双侧或一侧头部疼痛反复发作的症状,难以彻底治愈[1]。目前,在临床治疗尚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当中主要采取控制以及缓解疼痛,然而根据不同病情相对给予控制的方式较为完善。根据相关数据证实,目前患有偏头痛的患者越来越多,每年呈现递增趋势,其中以女性居多[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6例偏头疼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治疗组女性患者30例,男性患者23例。年龄18~39岁,平均为(30.4±2.3)岁。病程在1~2年,平均为(1.2±0.4)年;对照组男25例,女28例。年龄20~41岁,平均为(31.8±3.5)岁。病程1~3年,平均为(1.5±0.5)年。

1.2 临床方法:对照组对患者采取西医治疗,西比灵5 mg,采取口服方式,每日1次,持续服用2~3个月。治疗组对患者采取中医内科治疗,其中包括以下几点;

1.2.1 瘀血阻络型:痛有定处,疼痛呈针刺样,常伴有面色黯而无华,肌肤甲错,其舌质多黯红,可见瘀斑或瘀点,或见舌下络脉色青迂曲;其脉多见沉弦。采取川芎10 g、白芍10 g、郁金10 g、白芷10 g、丹参20 g、三七3 g、葛根20 g、桃仁10 g、赤芍10 g。

1.2.2 肝阳上亢型:焦躁易怒,同时伴有呕吐、夜卧不安以及面红等。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采取平肝潜阳以及清热止痛进行治疗。采取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其中天麻20 g、川牛膝15 g、石决明15 g、钩藤15 g、桑寄生9 g、益母草9 g、地龙10 g、黄苓10 g、栀子10 g[3]。

1.2.3 肝肾阴亏型:头部疼痛昼轻夜重,亦可见重于过劳疲惫,伴有腰膝酸软以及口干,舌红少苔,脉弦细而弱,主要采取滋补肝肾,采取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枸杞子15 g、生地15 g、杭菊花15 g、熟地15 g、泽泻15 g、茯苓10 g、怀山药15 g、丹皮10 g、山茱萸10 g、墨旱莲15 g、女贞子15 g。

1.2.4 气血虚弱型:气血虚弱证主要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气短乏力,舌淡苔薄,脉细弱,采取补气养血进行治疗,方用人参养荣汤加减,黄芪15 g、人参15 g、白术12 g、熟地12 g、川穹12 g、当归12 g、白芍12 g、陈皮10 g、甘草6 g。使用剂量和方法:每日1剂,分别在早上和晚上各服用1次,1个疗程为15 d,持续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变化情况。

1.4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显效:头部疼痛大致消失或偶尔发生头部疼痛,对日常生活不会带来明显影响,颅内多普勒提示脑部供血有非常明显的改善情况;有效:发作频率降低>25%,然而脑血流量图没有明显改善;无效:没有改善发作的频率及相关症状[4]。

1.5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搜集所得的所有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相关计量资料均应用表示,对两组间的比较实施t检验;用百分率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进行检验。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用P<0.05来表示。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对比:治疗组患者53例,显效30例,有效19例,无效4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45%;对照组53例,显效26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36%,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对比:治疗组53例,胃肠道反应1例,过敏反应1例,神经功能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对照组53例,胃肠道反应2例,过敏反应3例,神经功能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9%,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对比

3 讨 论

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疼疾病,其表现主要为发作性中重度和搏动样头部疼痛,头部大部分为偏侧,通常持续4~72 h,同时伴有光、恶心、声以及呕吐刺激或者日常活动全部会使头部疼痛进一步加重,安静环境和休息能够缓解头部疼痛[5]。这种疾病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大部分为儿童以及青春期,中青年达到一个发病的高峰,以女性居多,人群当中患病率为5%~10%,与遗传有密切关系。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大约有60%的偏头痛患者具有家族史,患者亲属发生偏头痛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3~6倍,同时大部分在青春期发病,月经期极易发作,妊娠期或者绝经以后发作减少或者停止,则表明内分泌以及代谢因素参与到其发病。另外,其发病诱因相对较为繁杂,其中包含神经学说以及血管学说等。

目前,对偏头痛主要采取西医治疗,然而只是改善其相关症状,并无法彻底治愈,同时不良反应较多。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对偏头痛采取中医内科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适合长期应用,患者的经济负担更轻,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6]。

相关数据表明,瘀血阻络证采取活血化瘀,方用通窍活血汤进行治疗,肝阳上亢证采取平潜肝阳,方用天麻钩藤饮进行治疗,肝肾阴亏证采取滋养肝肾,方用杞菊地黄汤进行治疗,气血两虚证主要采取补气养血,方用人参养荣汤加减进行治疗[7]。相关研究表明,丹参以及天麻等可以起到充分扩张周围血管的效果,能够起到抗惊厥以及镇痛的作用[8];川芎可以使患者的中枢神经疼痛得到明显缓解,使脑部血液循环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对偏头痛采取中医内科治疗是对证下药,以免在短期以内复发,使发病的次数明显减少的同时使病情进展有所延缓,在整个临床治疗期间,医护人员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相关变化,适当调整治疗方案,最终给予有效控制和预防复发。本文结果显示,治疗组53例,显效30例,有效19例,无效4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45%;对照组53例,显效26例,12例无效,15例有效,77.36%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治疗组53例,胃肠道反应1例,过敏反应1例,神经功能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对照组53例,胃肠道反应2例,过敏反应3例,神经功能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9%,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相关报道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偏头痛患者采取中医内科治疗的效果可靠,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在临床当中适合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方用偏头痛头部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三款药膳,养血安神
自动驾驶走向L4 企业头部效应显现
火箭的头部为什么是圆钝形?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太胖太瘦都易患偏头痛
偏头痛吃紫菜干
蚝壳巧制作
敲打孩子头部会引起癫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