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豪
(峨眉山人民医院,四川 峨眉山 614200)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较为常见的血管疾病,病死率较高。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往往较为严重,属于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群体,容易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1]。因此,在重症监护室患者治疗过程中需采取一定措施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及治疗效果。我院对57例高危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患者采取了低分子肝素钙来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纳入标准[2]:所选入对象均为原发病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治疗,所有患者VTE风险评估(Caprini模型)超过5分。本研究已通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已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2]:凝血功能障碍者;肝肾功能异常者;存在药物禁忌者;已确诊为静脉血栓栓塞症者。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具有高危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患者11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57)及对照组(n=57)。研究组中男31例,女26例,年龄为19~72岁,平均年龄为(55.3±5.8)岁,原发病包括脑卒中1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8例,严重外伤24例;对照组中男33例,女24例,年龄为21~70岁,平均年龄为(54.7±5.5)岁,原发病包括脑卒中1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7例,严重外伤2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原发病类型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在重症监护室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利伐沙班片(批准文号H20100464,Bayer Schering Pharma AG产)。10毫克/次,1次/天,持续用药4~10 d,出重症监护室前1 d停药。研究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国药准字H20060191,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产)治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 U,每隔12 h注射1次,持续用药4~10 d。出重症监护室前1 d停药。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注射部位血肿、出血事件、血小板减少)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所涉及数据以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均以(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3.51%,对照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14.04%,研究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重症监护室患者受病情影响,往往会出现血流缓慢、静脉淤滞,且静脉回流易受到阻塞,容易引起静脉血栓栓塞症。利伐沙班是治疗成人静脉血栓的常见药。该药品为凝血因子Xa抑制剂,具有高度选择性,对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具有一定效果。但由于利伐沙班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上呈线性,持续用药时药物吸收受溶出速度会受到限制,即吸收度及生物利用度均会下降,其临床疗效会受到制约。
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抗凝小分子药物,具备了较强的抗凝血因子Xa活性。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溶解纤维蛋白,并阻断凝血酶原向凝血酶转变。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活性/抗凝血活性更高(1.5~4.0),出血发生率相对较低。从本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研究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文献一致[3]。这说明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为理想,这主要还是得益于其具备了较长的t1/2与较高的生物利用度。综合来看,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预防重症监护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