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宁宁 张巍
摘 要: 本文认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音乐领域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亟待提高,提出研究生实践基地作为此类人才重要的孵育平台应拥有体系化的功能设计,具体为培养、桥梁、展示三大功能。
关键词: 双一流 综合音乐 研究生实践基地 功能设计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对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及各项机制的改革创新提出了新的目标。聚焦到音乐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逐年扩大,业已成为未来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队伍的主体,其培养质量高低是衡量各项建设任务优劣的重要标尺。实践基地作为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孵化平台,对培养质量起到相当大的助推作用,其建设发展越来越受到相关培养单位的重视。
综合音乐领域研究生实践基地应具有的各项功能,可以归纳为“培养功能”、“桥梁功能”和“展示功能”三个方面。其中,培养功能是研究生教育目标的根本要求,是实践基地整体功能设计的出发点;桥梁功能与培养功能互为助益,是实践基地功能实现的切入点;展示功能是教学成果获取公众认可的重要途径,是实践基地功能发挥的关键点。
一、实践基地的培养功能
培养功能是实践基地的根本功能,亦即其成立的初衷。要切实地实现这一功能,必须厘清不同研究方向培养目标的差异,必须顾及不同能力的研究生对实践规格要求的差异。根据这些特性,实践项目可从两个层面区分为“普适型”和“定制型”。即,专业方向层面的“普适型”(适合多个专业方向)和“定制型”(针对特定专业方向);业务能力层面的“普适型”(适合一般能力的研究生)和“定制型”(针对突出能力的研究生)。它们所承载的培养功能各有侧重。
1.专业方向层面
目前,我国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专业针对性的一般要求是一个实践基地仅针对一个专业学位领域。在此原则的基础上,由于一个学位领域之下可划分为数个专业方向,其对应的实践内容既有共通性又有个别性。
普适型项目就是将共通性予以提炼的实践项目。例如,音乐领域下属专业方向大类有作曲、民族器乐表演、西洋器乐表演、声乐表演、钢琴表演、音乐工程、艺术管理、数字媒体艺术等。它们的培养目标虽然各有不同,但从就业指向看,教师和群文工作可以覆盖上述所有方向。所以,高校、中小学等教育机构及文化馆等群文机构实践基地就非常适合开展普适型项目。换言之,在方向层面而言,普适型项目的培养功能在于使研究生参与对专业要求较为宽泛的职业领域的实践,在此过程中与其他专业职业人士建立联系,增进对社会基层音乐文化需求的认知,夯实自身实践能力的基础。
与普适型项目相对应,定制型项目是为特定专业方向度身设计的实践项目。以作曲专业研究生为例,最贴合其专业的实践内容就是原创作品的排演。为了完成这一任务,首先要寻求相关的专业院团共建实践基地,继而单独制订某场演出的合作计划,根据作品要求安排乐队人员、场地等。该项目的受益研究生可在项目始终专注于本专业,高效提高业务能力。由此,定制型项目的培养功能在于使研究生充分贴合自身专业的个性特点,积极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有效连接,在此过程中与本专业领域的职业人士建立联系,增进对该细分领域职业环境的认知,提升自身的专业应用水平。
2.业务能力层面
实践基地活动并非为少数人服务,而应惠及所有专业学位研究生。但不容忽视的是,研究生具有能力高低之差,所能胜任的实践任务各有不同。
在音乐领域,大部分实践都与表演相关,具有很强的展示性、公开性,表演质量直接影响该基地的社会声誉。为了使一般能力的研究生都拥有实践机会,就要打造一些此类学生也可胜任的普适型项目,例如与公共机构共建实践基地而开展的公益演出、高雅艺术進社区等。其培养功能在于使研究生参加符合自身能力又不乏受众参与的各类实践活动,锻炼临场掌控能力和公众沟通能力,提升艺术实践水平。
与之相对应的定制型项目则是针对某些能力突出的优秀研究生度身定制的实践项目。这类研究生主要指国内外重要奖项获得者、专业成绩排名前茅者等。由于其业务能力已达到一定水准,需要单独为其打造更高平台的实践项目,例如海外实践基地巡演、大师班助教、高水平乐团演出等。这类定制型项目的培养功能在于使高水平研究生得到发挥优秀实力的机会,促其业务更精进,逐步成长为国际音乐领域的一流人才、国内音乐领域的领军人才。
“双一流”建设的十项重点任务明确提出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①。由此,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培养功能应当按照这一目标进行设计,以普适型和定制型实践项目相结合的方式夯实塔基、精建塔端,培养出既适合社会需求又引领文化发展的各类优秀人才。
二、实践基地的桥梁功能
研究生实践基地天然发挥着将高校、研究生和行业单位相连接的桥梁功能。具体来看,这种功能可分为三个层面:高校与行业单位的桥梁、研究生与职业方向的桥梁、导师与行业动态的桥梁。
1.高校与行业单位层面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建设的框架调整、系统整合、内涵建设、外延拓展等方面均需有步骤、有依据地推进。学科的边缘界定也好内在机理也罢,既需要根据科学发展规律从上至下进行总体设计,又需要根据时代发展趋势自下而上地进行更新迭代。在此过程中,行业一端的新发展、新需求应通过一个通畅的渠道迅速反映至高校一端,从而为高校的学科建设提供参考,继而对二级专业方向划分、新方向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生培养方案等诸多细节产生正面影响。研究生实践基地涉及主体明确(高校、研究生、行业单位)、信息传递便捷(实践基地的正常运转要求三者互联互通),是这一渠道的最佳担当。
2.研究生与职业方向层面
目前,相當比例的研究生是本科毕业直接攻读硕士学位,没有任何正式工作经历。在实践基地建设开展之前,研究生通常在毕业班阶段才开展实习实践,对实践单位的选择有随机性且缺乏有效指导。实践基地建设则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像一座桥梁一样承载着研究生通往未来职业方向的脚步。研究生在实践中很容易发现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与现实行业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由此可以及时查缺补漏,为就业择业做好准备。
3.导师与行业动态层面
“双一流”总体建设方案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列为十项重点建设任务的首位,足以说明师资建设的重要性。现实情况中,部分导师固守以往的学科、专业理念,对新情况新问题熟视无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实践基地帮助其突破思想壁垒,促使其进行必要调整,是输入行业新趋势新动态的重要桥梁。
此外,通过实践基地的运行,可以发现一批擅长教学的行业专家,采取人才引进或外聘兼聘等方式使之转换身份,担当校内导师,形成另一条捕捉行业最新动态的捷径。
三、实践基地的展示功能
“双一流”建设方案②明确指出,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在此背景下,音乐领域研究生实践基地应拓展至海外,担当起我国研究生教育实力的定点展示平台,获取海外行业机构和公众的熟识和认可,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国际输出做出贡献。具体来看,音乐领域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展示功能可以分为两个层面:面向行业单位和面向社会公众。
1.面向行业单位
参与基地活动的研究生在实践过程中,其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表现情况一方面体现了个人职业潜能,另一方面可视为高校教学成果的缩影。高校通过与定点行业单位长期、持续、密切、频繁的合作,不断将教学成果进行展示输出,并使对方参与教学成果的形成过程。长此以往,行业单位将对合作高校形成固定的良好印象,对自身“参与培养”的研究生形成亲近感,由此也将对合作高校研究生的就业形成助力。
2.面向社会公众
在音乐领域研究生实践基地各项活动中,不管是舞台表演、作品编创还是乐评导赏、群文教育,都直接或间接介入当地音乐文化生活,是向社会公众展示研究生教学成果的良好契机。根据自身情况,不同高校可构建以国内为主或全球布点的基地网络,充分展示教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这些活动直接将该校的研究生办学实力推送至世界各地,既丰富了当地音乐生活,又为学校品牌形象做了宣传,在吸引优质生源尤其是海外生源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对音乐领域而言,虽然近年来我国的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等学科发展势头强劲,但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高校和行业机构相互配合之下,实践基地的内涵和外延必定会不断丰富和完善,也必将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②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Z].国发〔2015〕64号.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Z].国发〔2015〕64号.
[2]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实践基地遴选办法[Z].2017.
[3]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实践基地标准化活动流程及管理办法[Z].2017.
[4]史雯婷.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属性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0):32-35.
[5]孙友莲,薛军伟,刘赦.艺术硕士教育与创造力的培养——南京师范大学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01):20-23.
基金项目:2017年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音乐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制度化建设研究”(编号ShsgeY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