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新闻事件与公众情感关系探析

2018-10-19 05:17裴珊珊
山东工会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舆论公众情绪

纪 楠,裴珊珊

(1.聊城大学 文学院 山东 聊城 252059;2.东阿县国家税务局 山东 东阿 252201)

后真相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有了话语权,观点似乎变得更加自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通过关注民生来映射社会的方方面面,但是这种报道也催生了各种反转新闻、假新闻。人们的主观感知和情绪形成一种观点和舆论力量,进而影响新闻事件的走向。公众的情感已经影响人们对新闻事实的客观把握。

一、后真相的界定

“后真相(Post-truth)”是《牛津字典》选出的2016年度英文词汇,其被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后真相”一词最早出现在1992年美国《国家》杂志一篇关于海湾战役的文章中,文章提出了其“情绪的影响力超过事实”的语义。2004年,美国传媒学者兼作家拉尔夫•凯斯(Ralph Keyes)在《后真相时代:当代生活中的不诚实与欺骗》(The Post-Truth Era: Dishonesty and Deception in Contemporary Life)一书中,以“后真相政治”(Post-truth Politics)揭示了通过网络舆论影响或操控民意的美国选举政治的新动向[1]。同年,美国记者埃里克•阿特曼(Eric Alterman)在《总统们说谎时》一书中使用了“后真相总统制”(Post-Truth Presidency)的概念,文章梳理了六位美国总统出于实用主义的原则,以“误导性言论”来管理国家事务。2010年,博客主大卫•罗伯茨(David Roberts)将“后真相政治”视作一种新的政治文化,即“(公众眼中的和媒体呈现的)政治与(立法实施的)政策几乎完全脱钩”[2]。2016年,英国伦敦大学戈德史密斯学院政治经济学教授威廉•戴维斯(William Davies)在《后真相政治时代》一文中指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更危险的“后真相政治”时代——真相不再是被扭曲或受到争议的对象,而是它本身已变得不再重要;个人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围绕自己的观点或偏见来做出判断[3]。而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及英国脱欧的大背景之下,“后真相”一词的使用频率大大上升。由此可见,在西方,“后真相”常被视为一个政治学范畴的概念,公众舆论和媒体被政治人物所“利用”,以没有事实依据及带有偏见性的言论来鼓动公众舆论和情绪。

在我国,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民主”“网络舆论监督”等话题不断被提及,但同时各种谣言和假新闻也充斥着公众的视听,传统的新闻生产机制、真相呈现程序及舆论引导手段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中国也进入了“后真相”时代。“后真相”一词持续引发了我国学术界的关注。笔者在知网上以“后真相”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截至2018年7月,共搜索到179篇文献,发表时间皆在2016年12月之后。其中涉及新闻传播领域的约占78%。

“后真相”一词已渗透到了新闻传播领域,后真相新闻愈来愈引发关注。此类新闻在刚发生的时候因为事件中的某个不合常理的部分,或者因为某些弱势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引起了社会公众情感上的共鸣,有时甚至会影响舆论的导向,但随着更多信息的披露,事件真相与最初呈现的信息出现偏差,从而引发较大舆情波动。从“江西女教师教室中猝死” “偷鸡腿妈妈”到“罗尔事件”,再到“泸县学生坠亡”“牟翠翠事件”“棉花肉松视频”等,都属于“后真相新闻”,人们对新闻事件情绪上的表达远远大于对新闻真相的渴求程度。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新闻真实性的传达往往会受到影响。

二、后真相新闻的特点

后真相新闻的基本特点为:影响社会公共事件进展的不是公众的理性观点,而是情绪偏好,其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具体表现即反转新闻的不断出现。笔者以人民网、凤凰网、新华网、《新闻记者》杂志盘点的2013-2017年67条反转新闻、假新闻为样本,从议程设置、公众情感两方面探究此类新闻报道的规律和共性,结果显示,67条新闻中有67.8%的新闻涉及社会民生领域,其中包括公众素养、医患关系、城乡差距、教育问题、信任危机、法律问题等。同时,有49.3%的新闻能够引发公众的愤怒或谴责情绪,19.4%的新闻能引发公众的惊诧情绪,10.4%的新闻引发感动,7.5%的新闻引发同情,引发其他情感的占13.4%(见图1)。由此笔者总结出后真相新闻的特点如下:

图1 2013—2017年67条反转新闻、假新闻引发公众情感状况

(一)关注民生,引发舆论

从议程设置来看,近几年来发生的后真相新闻事件报道对象大多都是社会中的底层人物或者是生活中的弱者,与社会民生切实贴合。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后真相新闻多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从新闻原创、转发到新闻补充、更正的全过程,公众都亲自体验着信息的传播。

例如在2017年的“牟翠翠事件”中,一段无臂女子街头乞讨卖唱的视频在网络上曝光,一对寻女多年的老夫妻看到视频后,称该女子是自己寻找了二十多年的女儿牟翠翠。随着媒体的持续关注,社会热心人士纷纷帮助老夫妻俩寻找视频中的这位残疾人士,希望他们可以团聚。同时警方迅速采集当事人DNA样本,还原事件真相。同样,在2016年发生的“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新闻中,一上海女孩去男朋友家江西农村过年,因餐具引起惊愕而逃离江西,这一新闻挑起了城乡差异、婚嫁观念、地域歧视等热门话题,引发网友热议。对于这些平民人物的报道,尤其是经过各类社交媒体的报道以及网民的转载评论,人们对该事件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而后经过调查发现,事实真相并不像人们原本所认为的那样,进而出现新闻拐点,新闻事实前后表现出反差,戏剧性反转使得该事件马上升级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二)公众情感占据主导地位

当事件发生时,人们对这一事件认知程度受到情绪或情感的影响,对事实真相探究的欲望反而不那么强烈。越来越多的人围绕自己的观点或成见来作出判断,形成具有群体极化特点的网意。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指出:“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4](p47)

2016年的“罗尔事件”发生伊始,大多数人坚持认为罗尔一家值得同情,纷纷转发该文为其筹款,一时间网上几乎所有的声音都倒向了罗尔这一边。而这些站在统一战线的声音即是人们情绪的表达。“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的感染、暗示的影响使群众心理朝着某一方向发展并将具有暗示的观念立即变为行为的倾向。”[5](p23)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新闻的生产者对新闻事件进行不断的补充、挖掘,调动着公众情绪,吸引受众参与。而后有网友扒出罗尔的经济状况其实很富裕,随后舆论发生了倒戈,有人将罗尔斥为骗子,对其进行谩骂。这些持不同立场的人们争论不休,他们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已不再仅仅关注事实的本身,而是想要通过表达强化原本就存在于自己脑海中的看法甚至偏见。而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和转发的“棉花肉松”视频,更是使得愤怒的市民包围蛋糕店,直至相关部门调查取证后才得以辟谣,还原事件真相。

三、新闻事件与公众情感的关系

后真相时代,媒体通过新闻叙述方式和报道角度方面的技巧来诱发人们的感官刺激和情绪反应,使得新闻事件引发公众的情感。受众通过新闻事件在认知、情感、信仰等方面产生心理认同,甚至高过对新闻事件本身的关注,影响事件的走向。笔者对新闻事件与公众情感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为媒体完整呈现新闻事件、正确引导公众情绪提供借鉴。

(一)新闻事件对公众情感的唤醒

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除了各大新闻机构官方的发布平台,微博、微信朋友圈、贴吧等社交平台也是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后真相新闻起初的源头大多数来源于这些社交平台,由网民通过手机拍摄成视频发布到网上,经过他人对视频的点击、转载、评论,初步形成舆情。后真相新闻事件的主要报道方式是感官化报道,通过对一些具有情感冲击力的某些细节进行渲染,引发公众的同情、愤怒等情绪。

以2016年的“四川男子暴打女司机”事件为例,尽管这起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双方都有错,但是由于事件的起源是通过视频发布,图像的现场感、真实感使公众更易受到情感及感性的支配,在完整的视频没有曝光之前,大多数人站在被打女司机那一方。根据后真相新闻所呈现出的特点,人们情感的大旗往往会偏向相对弱势的一方,同情、帮助他们,而对于与弱者相对的冲突方,在真相尚未查清之前,则会以一种敌视、漠然的态度相待。

公众情感之所以爆发,甚至引导舆论导向,很大程度在于新闻事件本身一开始就没有完整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即新闻事件的“碎片化呈现”,进而引发人们“经验性”的特定情感和惯性思维,强化公众对事件的刻板印象。“该不该扶老人”“老年人碰瓷”已成为社会上的热门话题。2018年6月8日,四川营山县69岁的老人被一名小伙子推着电动车刮撞在地后,却被人群围堵,称他对高考生“碰瓷”。事后证明小伙子并不是高考生,且撞伤老人确有其事,这又是一起典型的后真相事件。“碰瓷”是遭人痛恨的行为,社会对“老人”这一群体也产生了某种偏见,而“老人碰瓷”现象一旦发生,公众便会产生本能性的“误判”,预先给事件“定性”,公众并不关心事件的真相,只关心情绪驱动下自认为的“真相”。正如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所提到的:“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而媒体面对海量信息,把关功能弱化,没有一次性地向公众展现新闻事件的全貌,使得公众对新闻事件的自我认知和判断占了上风,进而出现了大量后真相新闻。

(二)公众情感对新闻事件进展的影响

一方面,新闻事件的突发性和不稳定性使得记者难以对事实真相进行把握,而对于一些引发公众舆论热议的新闻事件,公众情感的持续高涨会缩短假新闻的生存周期,尽快还原事实真相,避免谣言的滋生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如果媒体过多参照公众舆论的情感因素而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没有坚守正确的报道方向,那么就会使报道方向发生偏差,增加假新闻出现的概率。媒体在新闻报道之前会对公众的舆论观点进行参考,使自己的报道向公众的主流舆论贴近,体现出受众本位的特质,从而引起公众的阅读兴趣,但如果在这种主流大势下发表了与之相悖的言论,很有可能引起公众的反感。2016年的“辱母杀人案”引发了舆论发酵,济南公安官方微博发布“毛驴怼大巴”回应此事,疑似暗讽网友,一时间转载评论量上万,引起公众的愤懑和怒气。在舆论的压力下,济南官微的工作人员迅速删除了该微博,并称微博没有任何含义,不代表济南公安的任何观点。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公众情感对新闻事件的影响力,进而会使得媒体过于关注公众的情绪表达。

四、结论

后真相时代,新闻事件与公众情感存在着对立冲突、相互影响。而公众的情感在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媒介生态和受众心态已经出现深刻变化。

媒体应肩负起新闻人的责任,坚守事实真相,对事件进行深刻的挖掘和不懈的跟进,正确引导公众情感,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将各类新闻事件在更加理智的社会环境下展现。同时,要及时更新把关人标准,规范意见领袖群体,把握住舆情引导的关键节点,利用把关环节完成对舆情偏差的修正,通过正确意见的表达和事件信息的补充,实现舆情引导系统的良性循环。公众面对新闻事件时要保持冷静理智的态度,增强辨别意识,多给媒体留一点时间,不恶意揣测,不让情感的野马挣脱束缚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多一些情绪的理性克制与求证精神,少一些偏听偏信与“键盘侠”的盲从。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看到完整的新闻事件,新闻事件的真相也能更快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总之,面对频发的舆论反转新闻事件、突出的舆论传播问题,新闻媒体应该着眼于媒介规律的把握,积极沟通舆论场,同时牢记尊重舆论的力量,更新把关标准,实现自我瓶颈的突破。只有推动舆论传播进入良性循环,才能在后真相时代下坚守住舆论阵地,从容自信地迎接媒介智能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猜你喜欢
舆论公众情绪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