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山东省海洋软实力提升战略研究

2018-10-19 05:17李晓磊马黎娟崔红国
山东工会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实力山东省海洋

李晓磊,马黎娟,崔红国

(1.山东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2.济南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3;3.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山东 济南250002)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1](p23-28)。海洋强国建设思想是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2]。山东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增强经略海洋意识,科学、立体、绿色开发海洋资源,探索海洋科学发展模式,建设海洋强省,时不我待[3]。

2018年,随着中国“智慧海洋”战略的实施,以及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实施,在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和安全的基础上,山东省海洋经济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民众的海洋意识不断加强。山东省实施“海上山东”“海上粮仓”,立足海洋、面向海洋,以国际为导向,经营海洋与保护海洋并举,将山东省建设成为全国优质高端水产品供应区、渔业科技创新先导区和渔业生态文明示范区,对山东海洋软实力的提升意义重大。

要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海洋经济增长极,山东省不仅要加快发展和提升传统海洋渔业、制造业、旅游业等海洋硬实力水平,更要重视海洋科研、海洋政策、海洋文化、海洋意识等海洋软实力的建设。海洋软实力作为海洋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海洋整体实力的提升。中国软实力的建设和提升离不开海洋软实力的提升和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发展共识。

二、海洋软实力概述

(一)海洋软实力

1990年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S.Nye)发表了《软力量》文章,首次明确提出“软力量”概念,并以此来分析美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与问题[4](p21-78)。“软力量”强调的是以柔性的力量,通过价值观、精神文化等的熏陶,产生吸引力和说服力而使其他国家自愿服从并追随的能力[4](p21-78)。约瑟夫•奈指出,美国不仅在军事和经济上是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而且在“软力量”上也是无人能敌的[5](p2)。这里讲的“软力量”实际上就是软实力。所谓海洋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国内海洋事务中通过非强制的方式实现及维护海洋权益的能力和影响力[6]。海洋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意味着,海洋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在海洋方面的体现。

1.海洋软实力与海洋硬实力

孙璐将海洋实力区分为海洋硬实力和海洋软实力。前者主要包括海军、舰队的数量和战斗力、海上作战武器、海上防卫、海上预警机制等情况,后者则主要包括海洋意识、海洋文化、海洋战略、海洋人力资源、海洋管理等方面[7]。相比于海洋硬实力,海洋软实力更多地体现在一国在国内外海洋事务中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吸引力、同化力、创造力。所谓吸引力,主要指国家海洋文化、海洋制度、海洋发展模式所产生的吸引力,但这种吸引能力建立在普遍实用的文化基础之上,故此并非牢固稳定;所谓同化力,是指一国的海洋文化、海洋制度、发展模式等建立在彼此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上,进而会让人产生行动认同;所谓创造力,是指一国在文化吸引力和价值观同化力的基础上,在国际海洋事务中对政治议题和国际机制的创设能力[8]。海洋软实力与海洋硬实力的关系见图1。

图1 海洋软实力与海洋硬实力关系图

2.海洋软实力资源的三个层面

根据王琪、刘建山的观点,海洋软实力根据其吸引力、同化力、创设力,不仅可以分为初级、中级和终极三个发展阶段,而且根据其属性和功能的载体,即海洋软实力资源,可以划分为表层海洋软实力资源、中层海洋软实力资源、深层海洋软实力资源三个层面。其中,表层海洋软实力资源主要是指与海洋相关的物化存在形式,如海洋科研机构、海洋文化场所、海洋非政府组织(NGO)等,作为基础资源的海洋软实力资源,是人们接触到的最直观的海洋软实力资源的物化形式。中层海洋软实力资源是指海洋制度、海洋政策、海洋战略、海洋管理等,作为海洋软实力发挥重要作用的中层海洋软实力资源,介于表层和深层之间,其吸引力和影响力比较稳定和持久。深层海洋软实力资源主要指主流的海洋思想、海洋价值观、公民海洋意识等,作为核心资源,深层海洋软实力资源通过影响意识形态认同,进而与价值观念同化,然后达到行为的一致性。表层海洋软实力资源、中层海洋软实力资源、深层海洋软实力资源三个层面关系见图2。

图2 表层海洋软实力资源、中层海洋软实力资源、深层海洋软实力资源关系图

(二)海洋软实力研究综述

当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海洋软实力的研究,产生了四个不同层面的研究成果。

1.对海洋软实力基本问题的研究。冯梁等认为,国家海洋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在海洋方面的体现,主要表现在海洋文化和海洋价值观的吸引力,以及海洋政策和管理机制的吸引力、国民的整体形象等方面[9]。王琪等认为,海洋软实力是一国在国际国内海洋事务中通过非强制的方式实现和维护海洋权益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一国的海洋文化、海洋制度、海洋发展规模等所产生的吸引力[8]。王印红等则认为,海洋软实力是各个国家在海洋治理、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和谐共处时的文化、价值观、法规制度等所产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认同力与追随力[10]。

2.对海洋软实力战略价值与提升途径的研究。王琪、季晨雪等认为,在和平与发展的当今社会,海洋软实力的提升有利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成为海洋强国的重要途径[11]。王印红则从海洋软实力的内涵、外延、作用和意义出发,探讨我国海洋软实力的测度,进而提出科学的提升路径,对于我国海洋的权益维护和科学海洋治理意义重大[12]。

3.对海洋权益保护与政府作用的研究。季晨雪等从提升我国海洋软实力视角研究政府与海洋NGO合作关系,进而提出政府为主导,对NGO进行科学引导、培养、监督、合作,剖析两者在此过程中的发展规律,探讨政府与NGO在提高海洋软实力方面的合作路径[13](p18-59)。王琪、崔野认为,海洋软实力的培养和提升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四方面主体的共同参与[14],政府作为核心主体需要发挥顶层设计、社会协同、物质支持等作用,故需要在此过程中注重海洋软实力与国家发展目标相一致,海洋软实力资源转换、海洋软实力与海洋硬实力协同发展。

4.对不同背景和地域的海洋软实力研究。宋宁而、王琪等聚焦日本建设国家过程中提升海洋软实力、打造“国家形象”的过程,针对其五个发展阶段探讨了其发展特点、发展模式,旨在为我国海洋强国之路提供重要启示[15]。吴宾、王琪则对我国海洋软实力的历史变迁进行了当代反思,认为海洋软实力对海洋硬实力有明显依赖关系,提升海洋软实力的关键问题在于进行顶层设计和实施正确的海洋战略[16]。

综上所述,对海洋软实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但是定性研究和探讨比较多,而定量研究则比较少,只有王印红等少数学者使用了AHP方法对中国海洋的软实力进行了评价研究,得出五个国家的海洋软实力从强到弱的排序为:美国、英国、日本、中国、俄罗斯[12]。说明在海洋软实力研究方面,定量研究是下一步值得探索的方向。

三、海洋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海洋软实力是在海洋开发、利用过程中,依附硬实力所形成的包含科研、文化、政策、环境保护、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的实力。对海洋软实力进行评价的目的是确定各个评价因素对海洋软实力的影响程度,并且通过研究各区域的对比分析,确定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在此基础上保持优势,提升劣势“短板”,进而全面提高海洋综合实力。

(一)构建海洋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以软实力理论为核心,基于海洋软实力的基本概念及制约因素等基本问题,构建指标体系涵盖了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海洋服务水平、海洋硬实力、海洋创新能力、海洋政策管理能力、海洋文化建设水平、公民的海洋意识等7个方面的内容。经过6位海洋专家的论证和研究,确定最终的海洋软实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有5项,分别为:海洋科研创新能力、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公民的海洋意识、海洋政策管理能力、海洋文化建设水平。

(二)各指标影响因子的评价分级

由于评价因子存在的复杂性和主观性,文章基于层次结构模型,构建两两判断矩阵,采用九值逻辑分类体系,即将各影响因子划分为9级,由重要程度渐次增加,分别为:同样重要(标度1)、稍微重要(标度3)、比较重要(标度5)、十分重要(标度7)和绝对重要(标度9)。标度2、4、6、8则表示判断1~3,3~5,5~7,7~9标度的中间值,见表1。

表1 判断矩阵标度及含义

(三)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

因评价指标对评价结果的贡献各有不同,海洋软实力评价实际是涵盖多因子的综合性评价。而权重即为衡量因子作用的数值,其确定方法有诸如德尔菲法(Delphi)、层次分析法(AHP)、统计调查法等。德尔菲法是应用较多、适合领域最广的主观权值确定方法,其优点是通过领域内专家根据评价分级对各评价因子进行权值确定,专业性强,采用方式灵活。缺点是主观性强,无法体现评价因子之间的权重比较,结果有一定偏差。本文依据美国学者萨蒂关于层次分析法在资源配置中的应用[17](p55-87),借鉴了中国专家王印红等的层次分析法(AHP)[12],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统筹了6位海洋专家的三轮打分情况(其中海洋院所专家2人;行业专家2人;政府管理人员2人),使用Yaahp V10.3软件进行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权重确定。具体做法如下:在德尔菲法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海洋专家对5类指标逐对比较,以确定每类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6位专家经过三轮打分后,取得一致的两两判别矩阵,见表2。

表2 海洋软实力评价因子两两判别矩阵

根据模糊判断矩阵原理,使用Yaahp V10.3软件,得出表2两两判别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5.3883,其一致性比CR=0.0867,因一致性比CR<0.10,故此认为层次分析排序有令人满意的一致型,即权重的分配是非常合理的。经过测算,海洋软实力评价因子权重,见表3。

表3 海洋软实力评价因子权重表

(四)结果分析

从海洋软实力评价因子权重结果来看: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权重(0.5330)明显高于其他四个指标;海洋科研创新能力权重(0.2359)次之;海洋政策管理能力权重(0.1331)再次之,海洋文化建设水平权重(0.0589)较小;公民的海洋意识权重(0.0391)最小。既说明了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等指标仍然是提升海洋软实力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同时也反映了海洋文化建设水平、公民海洋意识的重视程度依然比较低。

四、山东省海洋软实力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5年9月1日-2016年11月31日,课题组分别对山东省青岛市、烟台市、沾化县、垦利县、利津县、东营市、寿光市、莱州市、招远市、龙口市、文登市、海阳市等26个地市、县区的海洋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采用实地访谈、问卷调查与电话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围绕海洋科研创新能力、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公民的海洋意识、海洋政策管理能力、海洋文化建设水平这五个方面展开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归纳如下:

(一)山东省海洋科研创新能力概况

从总体来看,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实力较强。近年来,山东省在海洋科技创新领域具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根据2016年中国经济信息社对包括大连、青岛、上海、天津、杭州、广州、汕头、深圳、福州、厦门、海口等在内的20个沿海城市进行的沿海城市海洋科技创新成效评价,其中,在创新投入方面,山东省青岛市在全国沿海地区海洋科研经费投入评价中排名第一;在创新产出方面,青岛市在全国沿海地区的科研成果评价中遥遥领先(课题216项);在创新应用方面,青岛海洋技术市场的成交量大幅领先于其他地区;在创新环境方面,青岛市在政策环境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见表4)。以青岛市为龙头的山东省海洋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体现出山东省具有较强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山东省海洋科研创新的另一个特点是地区发展不均衡与高度集中并存:由于青岛市海洋科研实力在山东省的海洋科技创新中起龙头作用,设有六个正厅级海洋科研单位(如国家海洋局、农业部、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等),聚集了中国30%以上的海洋教学科研机构,拥有全国50%的涉海科研人员、70%涉海高级专家和院士、5000多名各类海洋专业技术人才,故此,产生了规模效应和集聚现象,青岛市承担了“十五”以来国家55%的“863”“973”计划和91%的海洋科研项目,国家海洋创新成果奖占全国50%,科技力量雄厚。然而,除了青岛市和济南市,山东省其他地区的海洋科研创新情况并不乐观,特别是莱芜、德州、枣庄、日照、菏泽等地市,与青岛相比科技创新能力差距悬殊[18]。整体来看,山东省科研创新能力较强。

表4 青岛市在全国20个地区海洋科技创新评价情况

(二)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情况

山东省自实施“海上山东”战略以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长足进展,已经形成了海洋经济的六大支柱产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沿海旅游业。与此同时,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海洋化工、海洋药物、海洋工程建筑业等相关产业已初具规模。课题组经过资料整理和评价测算,得出山东省26个沿海区县经济发展水平评价表(见表5)。其中资料整理由课题组成员根据2012-2016年山东省26个区县的海洋生产总值整理完成。评价测算是在调研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统计数据》(2016-2017年)区县的海洋发展现状,经过测算得出相关结果。

从整体上来看,2015年以来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然而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矛盾突出。在短期内区域差距可能会持续保持甚至扩大。具体来看,潍坊市寒亭区、招远市、青岛西南区域、烟台市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中,烟台市区和青岛西南区域生产总值超过千亿;莱阳市、无棣县、龙口市、日照市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其他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总之,由于山东北部沿海各县级管辖海域发展起步较晚,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表5 山东省26个沿海区县经济发展水平评价表

(三)公民的海洋意识状况

当前,山东省公众海洋意识情况良好,这得益于三个方面的积极贡献:第一,政府积极推进常态化海洋宣传教育建设,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走进海洋、认识海洋、保护海洋。第二,相关部门不断完善海洋意识教育的软硬件条件,夯实了公民海洋意识的发展基础。第三,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落户青岛市和东营市,而其他沿海地市也在积极开展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建设,对于海洋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长久以来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的滞后情况始终存在并影响了公民的海洋意识,不少公众对海洋开发的认知程度依然局限于传统的“海上航运、渔业养殖、渔业捕捞”等基础方面,而涵盖海洋国土、海洋环境、海洋安全意识、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等诸多因素的海洋意识相对缺乏。因此,海洋科研院所和相关高等院校等机构在向公众推广普及海洋科学知识等社会化海洋服务方面,可谓任重而道远。

(四)海洋政策管理能力情况

近年来,山东省海洋政策管理能力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的批复和实施,对山东省海域使用的控制与引导作用明显增强,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渔业用海维持稳定,围填海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海域海岸带综合整治得到有计划的顺利实施。另外,山东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施了《山东省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和《山东省黄海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科学划定海洋生态红线区,分区分类制定管控措施,在保障海洋生态安全、促进人海和谐方面意义重大。同时,实施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保护规划、海岛规划、海洋牧场建设规划、岸线保护规划,以及海上粮仓建设规划,发挥海洋资源的多功能性和综合效益,确保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平衡,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海洋文化水平建设情况

山东省海洋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明史。新时期山东省海洋软实力提升,海洋文化的建设主体肩负历史使命。海洋强省建设是以坚实的文化基础作为保障的,这种文化基础既包括海洋意识的提升、海洋知识的普及,也涵盖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等。2015年,国家海洋局印发了《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海洋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上水平、见实效。山东省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强了各地区海洋文化建设水平,树立了良好的海洋开发和保护意识,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的前提下,以“人海和谐”的海洋意识为主导,以传承海洋文化为己任,建立完善的海洋管理体制,统筹海洋资源,积极调整海洋产业结构,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五、基于新旧动能转换背景提升山东省海洋软实力的途径

当下,在加快海洋资源开发、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山东省在积极发展海洋硬实力的同时,更要重视海洋软实力的发展。着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全民海洋意识,打造天人合一的海洋文化,进而推动海洋强省的建设,为实现经济腾飞保驾护航。

(一)大力提升山东省海洋科研创新能力

首先,在海洋创新投入方面,针对山东省海洋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整体情况较好,但各地区发展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的现实情况,根据各地区发展的优势、劣势,凝聚优势,精准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根据地区发展战略规划和总体部署,科学提高山东省各地区海洋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及人力投入强度,进而提升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19]。

其次,在海洋创新产出方面,加大对精品重大课题的研究和攻关工作,针对山东省海洋科研成果转化薄弱的现状,构建有效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按照产业链整体发展要求,进行相关重大技术的攻关和研发,科学组织技术的集成化开发与应用。建设功能完备的海洋科技成果孵化基地与产业平台,将海洋科技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再次,在海洋创新环境方面,针对当下山东省海洋科技资源高度集聚与不平衡发展的“二元”现象,在政策和政府引导方面,以青岛市为核心和龙头,辐射和带动其他沿海地区快速发展,形成“三核引领、融合突破”的海洋新旧动能转换局面,加快烟台、威海、日照等地区的海洋科研院所建设,打造新旧动能转换主引擎。

(二)持续提高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

首先,优化山东省海洋区域发展布局。在山东省海洋区域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级和省级海洋项目实施过程中,海洋主管部门应更多地考虑当前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环境较好但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的沿海区县,如乳山市、海阳市、莱阳市、日照市等地区,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全面发展。

其次,大力优化调整山东省海洋经济结构。不断壮大山东省海工装备、海洋能源、海洋化工等优势产业;同时,积极发展远洋捕捞、渔业深加工等现代海洋渔业;另外,推进山东省海洋生物医药、深海技术装备研发、海洋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项目,也需要优化海洋科技、教育、人才资源配置。

再次,加大山东省海洋经费投入。山东省政府及相关部门(主要指海洋渔业厅等直接分管单位)既要大力支持海洋科研工作,也要积极吸收民间资本的投入,以扩大海洋融资、引资的全方位渠道。同时,应根据国家相关财政政策,严格执行海洋资金申报、审核、使用和分配,提高海洋经费的使用效率。

(三)持续加强公民的海洋意识教育

首先,政府部门大力进行政策引导,教育部门配合引导和教育。建议在中小学教育的相关科学与自然课程中,逐步拓展海洋文化的相关知识,开设海洋科普相关课程,以培养学生探索海洋科学的兴趣和创新思维,树立海洋情结和海洋使命感。

其次,扩大社会媒体对海洋文化的宣传工作。建议山东省级主流媒体开设海洋主题栏目,拓宽公众认识山东海洋建设途径。有步骤地开展社会公众的海洋教育,建设重点海洋观教育示范区,做强海洋基础教育基地。

再次,将提高海洋软实力战略上升为全社会的共识。通过主流媒体宣传海洋软实力相关知识,深入进行海洋发展战略的社会层面教化,增强全民海洋国土意识和海洋可持续发展观念,为实施海洋经济战略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四)大力推进海洋文化建设水平

根据文化的建构特征和机制,可以分为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海洋文化建设也不例外。

首先,从物质层方面来看,加快发展海洋特色文化产业,逐步将海洋元素纳入到沿海地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体系中,建设海洋博物馆等海洋专业文化设施,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丰富山东省(包括沿海城市和非沿海城市)社会公众对海洋的喜闻乐见形式。

其次,从制度层方面来看,应加强山东省海洋制度建设,规范相关部门、组织和员工的行为习惯和个体修养,大力宣传普及海洋特色文化,推出一批思想深刻、艺术精良、制作精美的海洋题材的作品,教化一批人、感染一群人、影响一代人[14]。

再次,从精神层方面来看,营造人人关爱山东省海洋资源的氛围,大力提高公民的海洋意识,形成健康、绿色、持续、发展的海洋价值观念,进而凝练独具山东特色的海洋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有效保护海洋文化遗产,凝练中华民族海洋愿景,形成社会主义海洋梦,提升山东省乃至中国海洋软实力的社会影响和国际影响力。

猜你喜欢
实力山东省海洋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软实力致胜
实力抢镜
爱的海洋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山东省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