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芳
摘 要:数学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备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传递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极限思想是高中数学一种基本又重要的数学思想,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渗透极限思想,可以使一些数学问题避免复杂的运算,由难变易,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本体性知识;极限思想;高考解题;渗透
一、数学本体性知识和极限思想的概述
数学的本体性知识既包括显性的可言传的数学知识,也包括隐性的数学素养,数学思想方法及能力是两者的统一。极限思想是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的联系纽带,极限思想的学习和应用,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高自身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促进自身数学素质的综合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高中的数学课本上,并没有对极限的概念明确给出定义,然而在教材的多处内容上却渗透和体现了极限思想,如“区间的无穷远”“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函数导数的概念”等。极限思想是“使数学真正成为科学,使数学在应用方面和纯理论方面发展成为丰富而正确的科学,进步成为深奥严格的科学的思想,渗透于整个数学中,并总是在活跃着的思想”。
极限的思想,是指用极限的概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是一种无限接近于精准答案的思想,它可以帮助人们在有限中认识无限,在近似中认识精确。在高中阶段,对于极限思想的学习主要集中在解题中的运用。下面通过一些例题的分析来提高对极限思想在解题中运用的理解。
二、极限思想在解题中的具体应用
【例1】(2011年山东高考理科数学第1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