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蓓,邱旭升,施鸿飞,仲小霞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骨创伤科,江苏南京,210008)
骨缺损指的是机体骨结构完整性受破坏的一种疾病,严重创伤、肿瘤以及感染等为此类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目前,临床对大范围骨缺损的重建主要可采用带血管的腓骨移植技术、先短缩肢体再牵张成骨的技术治疗以及骨搬运技术,但上述技术手段对术者要求极高,且手术风险大[1]。MASQUELET等[2]认为,诱导膜技术是治疗长管状骨节段性缺损的一种新方式,其操作难度相对较小,手术时间短,患者耐受性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骨愈合时间少、负重时间早,特别是对于大范围骨缺损、骨缺损伴严重感染的患者具有较好优势[3]。 APARD 等[4]结果显示,该治疗方式会造成深部感染等症状的发生,且患者通常需要接受二期手术,这对患者围术期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共收治80例行诱导膜技术治疗的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现将护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82处)行诱导膜技术治疗的感染性骨缺损患者,其中男62例,女18例,年龄 21~69岁,平均(36.8±2.4)岁。所有患者均为创伤后出现的感染性骨损伤,其中骨缺损位于胫腓骨55例(57处),股骨 16例(16处)、跟骨 5例(5处)、尺桡骨 3例(3处)、锁骨1例(1处)。发病至实施诱导膜技术治疗时间为 0.5~37 个月,平均(6.3±1.0)个月。 79例经过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感染性骨缺损,1例患者在术中证实。
①诱导膜形成期 (一期手术)。彻底清除坏死的骨组织、周围软组织,并取深部组织作为细菌培养。经彻底清创后,所有患者均采用石膏外固定、支架固定。骨缺损处植入含抗生素骨水泥团块(庆大霉素1 g+万古霉素2 g),骨缺损大小根据所填充的骨水泥进行估算,本组患者骨缺损为15~150 cm3,中位数47.4 cm3。术后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共用10~30d,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正常或接近正常后,给予口服抗生素(复方新诺明或利福平),服用时间为4周。患者在清创术后6~8周左右,对未发生感染、各指标维持正常范围内者实施二期手术。②自体骨移植期(二期手术)。手术时,小心去除骨水泥块,并且保护好骨水泥块周围形成的诱导膜,再取自体髂骨,剪碎后植入骨缺损处;若患者自体骨量不够,则可取同种异体骨补充(本组38处),最后缝合诱导膜和皮肤,固定骨断端。在患者接受二期手术后给敏感抗生素静脉注射,时间为10d。
本组患者清创术后住院时间17~30d,中位时间22.2d;二期术后住院时间7~14d,中位时间10.0 d。80例(82处)骨折均达骨性愈合。1例腓骨远端骨折患者清创术后感染未能控制,后行多次清创术并最终行踝关节融合术。10例发生钉道感染,经治疗感染得到控制。
患者由于机体意外遭受伤害,其自我角色行为出现较大改变;本组患者清创术后住院时间17~30d;二期术后住院时间 7~14d,住院时间较长,两次手术均会使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情绪。在诱导膜形成期主动向其介绍医院病区的环境、相关制度以及注意事项等,从而帮助患者尽快和适应角色的改变,及时掌握患者情绪变化状况,给予患者及时心理帮助。在自体骨移植期,鼓励和帮助患者,使其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战胜疾病,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并投入到术后功能锻炼中。本组患者经过两个阶段的心理护理,负性情绪均得到明显好转。
一期术后常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易造成皮下血肿和感染。每天常规用0.5%碘伏消毒伤口及伤口段骨圆针两次,及时调整螺钉及固定针的松紧度,避免由于外固定支架的松动而导致骨折部位的移位,影响骨折的愈合[5-6]。 本组患者有 10 例发生钉道感染,针道口皮肤发红,有渗出液及针眼周围皮肤红、肿、热、痛,及时加强对钉道周围的清洁,每天用20mL注射器抽取适量的75%酒精,在针道口滴注2~3滴,清除钉道口周围的分泌物,并做好分泌物培养,根据钉道感染的严重程度及分泌物培养结果实施针对性的治疗,经处理感染得到较好的控制。
感染性骨缺损患者采用外固定器时间较创伤性骨缺损患者长,造成了邻近关节的活动范围受限,本组大部分患者有骨质疏松、踝关节伸屈困难,趾间关节僵硬等现象,术后功能锻炼至关重要。首先由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及康复师共同制订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初步计划,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及个人需求,制订个体化康复指导、功能锻炼和健康宣教计划并记录在册,同时制订功能锻炼依从性监督表,内容见表1。责任护士全程指导,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功能锻炼指导的图片,进行示范,并告知其注意事项。在术后24h教会患者进行患肢足背、足趾伸屈活动以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此外告知患者正确按摩足部,每次20min,3次/天。本组患者中7例由于足屈曲受限,嘱咐其行踝部屈伸锻炼,术后2d指导患者进行被动屈伸患肢膝关节,术后3d教会患者实施主动屈伸膝关节、患肢直腿抬高锻炼,每次10min,3次/天。及时纠正训练偏差,观察出现的异常情况,叮嘱患者不可自行下床负重行走,患肢避免旋转性动作,防止骨折。离床扶拐不负重行走及负重行走活动前,均需拍X线片观察骨痂生长情况,判断骨端是否愈合[7]。每天填写功能锻炼表。
表1 功能锻炼依从性监督表
患者术前1d常规行双下肢静脉和髂静脉的B超检查,若无血栓形成,遵医嘱术后常规给予克赛皮下注射,1次/天,同时注意观察皮下注射后有否发生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术后严密观察患者伤口状况及皮肤情况,通过对患者皮温、皮肤颜色等判断患肢有无肿胀、疼痛、血管充盈等情况发生;若存在紫绀肿胀则表明存在静脉回流障碍;若手术部位出现皮肤色白则表明动脉缺血[8]。在对患者实施诱导膜技术治疗后,我们的经验是:①术后若患者血管发生充盈,护理人员用手指按压,若在2s内能够恢复红润则表明正常,否则表明出现血运受阻;②患者术后若出现手术部位肿胀,会对其切口张力造成影响,所以应给予拆线处理,若患者出现剧烈疼痛,则给予镇痛药以缓解疼痛感。在对患者实施二期手术治疗后,术后第1天鼓励患者在可耐受情况下早期行足踝关节活动,同时口服或皮下注射抗凝药物。本研究中无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
本组1例腓骨远端骨折患者清创术后感染未能控制。主要的护理措施:清创后,主要观察创面的渗血情况,皮肤周围有无红肿热痛,同时观察体温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骨感染的发生。本组患者由于感染未能控制,反复清创后,关节面破坏较大,最终行踝关节融合术。
文献报道[9],应用诱导膜技术治疗骨缺损的愈合率高达90%以上。本组80例(82处)骨折均达骨性愈合,且所有患者均未再出现骨折,治疗效果确切。骨膜诱导术作为治疗骨缺损的新型治疗方式,其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较短等优点,但患者需要接受两次手术,且术后康复时间较长,因此有效围术期护理必不可少。通过对80例诱导膜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经验的总结,认为做好心理护理可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使其能够更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及个人需求,制订个体化功能锻炼方案,可促进骨性愈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及做好钉道护理和感染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