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对昆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8-10-18 03:13
金融经济 2018年18期
关键词:昆明市昆明高铁

1.上海至昆明高速铁路的互通

上海至昆明的高速铁路的互通属于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里面的“八纵八横”方案的一“横”的实现。在全面覆盖的高速铁路网络的众多条路线中,属于我国横跨地域最长、波及空间最广、穿越我国省会及直辖市最多的一条。上海至昆明的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沪昆高铁)又称沪昆客运专线,于2009年初正式开始建设,由一开始建设的链接上海虹桥站到杭州东站的沪杭客运专线,到链接杭州东站和长沙南站的杭长铁路客运专线,再扩展到链接长沙南站和昆明南站的长昆铁路客运专线三段构成。全长2252千米,其中长昆段长1158千米,云南省内沿途将经过曲靖北、富源北、盘州、普安县、平坝南等七个大小车站。

上海至昆明高速铁路昆明至贵阳段于2016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它最直观的变化是昆明到上海的运行时间由34小时缩短至11小时左右。时间成本大幅度下降,东西部人员流动更为方便,真正使昆明融入全国高铁网。它不仅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也拉近了沿途百姓的心理距离,提升了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平衡发展、加快建成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高铁开通对昆明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2.1 区位优势的提升

昆明是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起点,沪昆铁路的全线贯通,昆明一跃成为连接东盟各国和长江经济带的纽带,密切联系了中国华东地区与南亚东南亚的交流与合作。

在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新形势下,以及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节点上,昆明市将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崭新的姿态积极融入对外贸易,通过充分掌握地缘优势、全面提升区位优势而进一步拉动昆明的经济发展。云南省比邻东盟自由贸易区,由借我国与东盟的“10+1”自由贸易协定的东风,在地理版图上处于南北向、东西向亚欧大陆的交汇区域,使得昆明会在对东南亚、东亚的贸易上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加之沪昆高铁的强势开通,上海的国际经济地位又可通过协同高铁路线沿线的城市对昆明经济发展起到或带动或辐射的作用,人才、技术等供给侧要素的流入也会使昆明更加巩固滇中经济区域的龙头地位,更加会通过国内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拉动旅游业、物流业、生态产业、娱乐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沪昆铁路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不仅仅在经济上,同时也会使昆明在城市化发展上借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形成新的格局,不断在生态结构上进行优化、不断在人口资源上进行调整、不断在区域空间集聚上进行深化,不断提高资源有效生产力的提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产业结构的优化

交通路线的拓展势必会带来运输的便利,在需求侧、贸易的角度同时加快了商品和资金的对流,在供给侧要素的角度加快了也加宽了资本、劳动、信息和技术的流动,从整体上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各行各业的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充分节省了时间和空间,为产业的核心环节提供充分的要素和其他发展条件,从而进一步推动产业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布局的调整。

具体说来,从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上看,沪昆高铁的建设和投入运营让以经贸和旅游产业为主的昆明各行业产业,尤其是在文化旅游、跨境电商、信息技术、民俗生态乃至房地产、教育培训等等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升级上能起到非常有力的拉动作用。在昆明众多行业产业中,尤以旅游业收益最盛。昆明市旅游业不但资源类型丰富,在七大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中占六种,而且在每一种类上的质量和数量上也有明显优势。沪昆高铁的开通,相比过去普快列车来说具有不可比拟的速度优势和舒适优势,与飞机和汽车相比又有着价格低廉和心理安全的特点。云南省又属于高原山地地区,高铁的贯通整合了各类资源的优势,不论从消费者角度还是生产者角度都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进一步加大了昆明旅游产业的市场空间。

其次在外部环境上,高铁能通过极大改善沿线地区的投资环境,促进生产力优化布局和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昆明有效承接长珠闽等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沿线地区优势特色农业以及铝土矿、石英砂、钛矿、绿色食品等优势制造业的生产力布局和转型升级,并带动物流、旅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发展。

2.3 创新城镇化的推进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然会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在沪昆高铁的拉动下,昆明这座魅力城市正以飞快的速度驶入“互联网+”的新时代。承载着人口、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列车频繁往来于昆明和沿线发达城市,并由沪昆高铁为主线牵引着各个节(站)点城市在商品、金融、科技、信息、旅游、教育、人才等的互通、交流和共享,为形成进一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在对外贸易的角度,昆明更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承担着重要的链接和辐射功能,这一功能的担当,给昆明的城镇化进程注入了国际新鲜的原动力。同时,应国家发改委制定的《高铁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云南省政府与贵州、湖南和江西三省也适时提出了建设沪昆高铁经济带的战略部署,实现资源的互通和共享,此举也必将让昆明作为省会的城镇化更上一层新的台阶。

2.4 国际形象的提升

高铁的开通运营会大大改善沿线城市、区域的投资环境,使其形象变得美好,知名度、美誉度都得到提高,既可引来人才、企业、资金,有利于“引进来”,又可吸引外地招徕当地的人才、企业到那里投资兴业,有利于“走出去”,从而实现内力和外力的共同推动,获得快速发展。

3.高铁开通对昆明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高铁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效应。特别是对昆明这样的中型城市、次发达地区来说,会面临当地的物资、资金、人才等经济要素向中心城市、发达地区流动,而自己被抽空的风险。高铁对沿线中小城市、次发达地区的负面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虹吸效应

虹吸本是一种物理现象,原指由于两端不同的大气压力,使得压力大一端的液体流向压力小的一端。以此为引申,经济学中提出的虹吸效应指的是由于某个地区的具备的自身优势使得周边地区的资源不断向该地区流动,不断增强优势地区的优势而削减周边地区发展的基础。在高铁沿线的发达城市本身由于区位优势或者其他天然优势,使得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高,资源配置环境优越,从而更会吸引周边欠发达城市的各类资源借助高铁向该城市流动。如果城市的发展本就处于初始阶段,各方面的资源储备和技术本就缺乏,再面临着资源的无障碍流动,必会加大资源流失的风险,加剧城市发展的差距。

昆明作为云南省省会,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吸引省内大量的人力,物力,技术等,特别是来自滇中城市经济圈。但是沪昆高铁的开通,完善了八纵八横高铁线,比之前的交通更加密切的联系了长三角经济带和珠三角经济圈,对于昆明来说,也会被长三角和珠三角吸走一部分资源,引致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3.2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简言之就是两极分化,好的越好,差的越差。昆明市下辖6个中心城区1县级市4县3自治县,其中包括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多个少数民族自治乡(图1-1)。沪昆铁路在昆明市设点个数较少,并没有覆盖重点县级市,高铁的串联拉动作用有限,对偏远地区的直接作用有待商榷,有可能形成昆明市区一枝独秀的马太效应。但此种效应在昆明经济发展原有的基础上不会有过大的影响,可能更有助于区域内资源的相对集中而形成区域有效分工。

图1-1 昆明市行政区划图

3.3 财政效应

高铁运营成本高,周期长,在短时间亏损很难避免,政府成本增加,政府财政吃紧。云南省作为旅游大省,昆明国际长水机场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和连接欧亚的国家门户枢纽机场,中国西南部地区唯一的国家门户枢纽机场。从上海到昆明出行方式对比(图1-2):

图1-2 上海到昆明出行方式价格

从上表数据来看,上海到昆明坐高铁票价要879元,而当天得机票最低价格为370元,高铁票价的一半,而且时间上来说,乘坐飞机节省的时间是乘坐高铁时间的近四分之一。可以得出结论,费用高昂和动车运行时间较长可能是大多数人不愿选择高铁方式出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前期运营成本高昂的情况下,高铁建设资金回收周期长,政府运营成本较高,将给地方政府财政造成很大压力。

3.4 错配效应

高铁是最近几年才在我国建成运营的新型交通工具,而原先的城建规划、交通布局、产业体系都没有考虑高铁这一因素,必然发生资本、人才、技术和土地等要素不匹配的问题。再者,高铁是高科技成果,人们即便想与高铁对接、适应、匹配,也会面临技术、人才及资金上的困难,短时间内难如所愿。

4.高铁助力下昆明经济发展的对策

科技的进步推动时代的浪潮,只会引领社会向前发展而不会后退。高铁是时代演进的科技产物,它的到来给人民生活带来方便,给物质交换提供平台,给社会发展添加动力,但同时也给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结构提出的严峻的挑战。我们只有审时度势、扬长避短、与时俱进进行调整改进,才能让高铁更好的为社会进步、为经济发展服务。

4.1 梳理布局、优化结构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昆明市政府积极进行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并提出以推进货物运输“公转铁”为核心,推动将更多公路货运尤其是中长距离公路货运转向铁路运输。沪昆高铁的建设和投入使用,正好契合昆明市政府的改革思路,也为昆明市政府的交通运输改革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撑。通过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改革创新运营模式,加大重点项目的投资,调整交通运输产业布局,使其能更快更好有有效的为昆明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以沪昆高铁运营发展为契机,站在宏观的角度前瞻性的结合国际先进交通运输管理理念和方法,力图梳理交通运输格局、精简管理层级、创新组织模式,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交通运输体系的完善的无缝衔接,与海运、空运、邮政运输等其他运输方式协调整合,创新发展国际化多式联运和一体化的枢纽物流仓储场站。让交通运输推举昆明市形成对接成渝经济圈、滇中城市经济圈、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重要枢纽,更为昆明能更好的融入我国“一带一路”形成国际“品牌”蓄力加瓦。

4.2 培育优势、促进城市化

滇中城市群覆盖了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等地城市,依托沪昆高铁、南昆铁路和高速公路主干线,优势互补,对接长三角、成渝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其中,昆明的发展应置于重要位置,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产业、资源集聚和辐射能力,使之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级。作为滇中城市群核心城市的昆明要充分发挥毗邻成渝地区区位优势,增强产业基础,集聚城市人口,尽快建成云南东北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对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滇中城市群利用对接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云南省东北部的区域中心。要充分利用各设区市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区位、市场容量的优势,集中现代化工业布局,聚集周边的生产要素,促进城市现代化进程。

4.3 辐射城乡、协同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区域管理的重点问题,昆明市政府非常重视城乡协同发展,政府可以以沪昆高铁运营为契机,以昆明市区为中心以高铁运输为管道,加大金融扶持,突破陈旧理念,创新组织管理,切实落实统筹,创造公平良好的发展环境,逐步辐射带动周边的城乡实现协同发展。

要实现经济发展,打好经济基础非常重要,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遵循经济规律,昆明市想要突破原有的经济桎梏,扭转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首先必须制定明确的目标,通过梳理和总结过去十几年城市发展的困难、问题和经验,以问题为导向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确立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然后,积极汲取广纳意见,强化资源整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城乡分工,将垂直管理转变为水平管理;处理好政府与政府、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调配上的能动性,以高铁线路为红线,以政府政策辅助为指引,实现企业活泼有序的竞争发展。

4.4 区域合作,和谐共赢

第一,加强统筹谋划,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促进大型工业走廊和产业带的形成。协调各地区、各部门,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等产业为抓手,推进高铁沿线中心城市、大中城市及小城镇间的产业对接,努力创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及县级等级别不同的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园区,实现资源的集中布局、集约利用、功能的集合构建。

第二,以旅游业为龙头,推进沿线城市、区域间文化产业的深度合作。高铁的开通运营,受益最大的是旅游业。高铁是旅游的“黄金通道”,沿途各省各市应携手合作,成立不同省区间的高铁旅游联盟,共同打造国内一流的“高铁旅游休闲产业带”。应充分整合各省各市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高品位设计包装,以系列化、精品化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展现当地的风情和文化魅力,进而促进不同省市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协同发展。

(云南财经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1)

猜你喜欢
昆明市昆明高铁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昆明市延安医院
昆明市测绘研究院
昆明美
高铁会飞吗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
人地百米建高铁
第一次坐高铁
昆明的眼睛昆明的书
新形势下,文联何为?①——以昆明市文联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