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慧娟
(西藏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拉萨 850000)
羊肚菌[Morchellaesculenta(L.)Pers.]隶属于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盘菌纲(Disc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羊肚菌肉质脆嫩,风味独特,维生素和必须氨基酸含量丰富,营养和药用价值较高,是世界公认的珍稀食药用菌[1-2]。在欧洲各地,羊肚菌以其鲜美的味道被认为是仅次于块菌的美味食用菌[3]。野生羊肚菌在我国黑龙江、云南、四川和西藏等各省均有分布,是我国继松茸、牛肝菌、块菌之后的第四类重要出口创汇野生食用菌,也是林芝当地农牧民经济收入之一。西藏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羊肚菌资源,位于藏东南的林芝森林茂密,日照丰富,降水充沛,形成了适合于野生食用菌生长的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目前对林芝野生羊肚菌资源调查情况鲜有报道,故本课题组连续两年,分别于2017年、2018年4月下旬开展了林芝野生羊肚菌资源及生境的调查研究,为高寒地区羊肚菌人工驯化栽培及培育当地特色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此次调研选取了海拔、气候等差异较大的3个区域,林芝的波密、察隅县和易贡乡(属波密县但海拔气候环境等于波密县城差异较大)。采集信息见表1。
表1 羊肚菌样品采集信息
易贡野生羊肚菌发生地为松针、蕨类植物和野生草莓为主的混合生长地,陡坡呈25°;波密野生羊肚菌发生地植被为狗尾草等禾本科植物生长,同时伴生大量的紫茎泽兰;察隅野生羊肚菌发地除有大量松针、蕨类植物生长外,还有野蔷薇、水青冈、尼泊尔黄花木等,同时依托地表的覆盖物和草本植物。选择的3处调查地植被都是植被有效阻挡了阳光的直射,为羊肚菌生长所需的“三分阳七分阴”环境提供了保障。这一调查区域观测到春季发生的羊肚菌适生环境为山地林下陡坡,多为单生。
Yigong羊肚菌(图1)子实体中等大小,菌盖锥形,长4.2cm, 宽2.6cm。表面多凹坑,棱纹宽窄不规则,褐色,菌柄粗壮,白色,长5.8cm,粗1.68cm,表面有凹陷;Bomi羊肚菌子实体小,子实体形态:波密羊肚菌子实体小(图2),菌盖近似长圆锥形或长卵圆形,长2.4cm,宽1.4cm,表面多凹坑,凹坑长圆形或近长方形,棕黄色至褐色,棱纹窄且比较规则,菌柄短且较细,长3.4cm,粗 0.77cm,圆柱状,表面光滑;Chayu羊肚菌(表3)子实体菌盖锥形,凹坑窄而长,较规则,褐色至黑色,棱纹窄,菌柄细长,长6cm,宽2.22cm,菌柄长4cm,粗1cm。
图1 Yigong羊肚菌图2 Bomi羊肚菌图3 Chayu羊肚菌
通过实地调研,初步掌握了野生羊肚菌在林芝市的分布情况,发现本地区野生羊肚菌资源十分丰富,当地农牧民种植技术也比较成熟,可以作为当地精准扶贫的一个方式,促进农牧民增收,笔者对羊肚菌的生态环境、形态特征等进行详细记录。下一步还需对收集到的资源做进一步的分子鉴定确定具体种属,并分析发生地土壤、气候等特征与羊肚菌生长的相关性,为羊肚菌的人工驯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更好的开发保护野生羊肚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