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办高校逐渐成为为社会培育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某些问题,其中,民办高校中党建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不足。这些问题对于完善中国共产党对民办高校的管理,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和维持民办高校的稳定性具有不利影响,需要得到重视并予以解决。本文主要阐述民办高校中存在的党建问题,并探究其原因,另外,对该类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党建 党组织
作者简介:狄静涛,吉林农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9.089
随着社会的进步,民办高校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民办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某些问题,其中,民办高校中党建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不足。其黨建工作与民办高校的发展步伐不一致,相对滞后。党和民办高校应当重视党建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根据形势和政策,不断优化民办高校的内部组织和治理结构,建立党对民办高校完整的管理体系,创新党对民办高校的领导和管理方式,加强党对民办高校的领导能力,加强我党组织内部的心理认同,推进民办高校可持续、稳定、和谐地发展。但是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需要加以解决。
一、民办高校党建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民办高校党建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党委书记对于民办高校的重大决策的作用不明显;党务干部群体需提高,党组织保障难以确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不系统、不规范;党对于民办高校的管理力量薄弱,对党员的管理难度较大;团组织的管理欠缺规范等。新时期下,民办高校还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党建工作必须要跟上形势,及时改进,逐渐完善党建的工作体制和具体实施的方法。
其一,党委书记对于民办高校的重大决策的作用不明显。我国绝大多数的民办高校的管理模式是校长负责制,设董事会进行领导,此类体制决定了党组织在民办高校中相对较弱的作用。一方面,部分民办高校并非严格按照董事会议事程序进行决策,面对某些重大决定时,竟然主要依赖投资人的观点,逐渐放大了民办高校中董事会的职权。原本对董事会起着监督和制约作用的党组织权力较弱,党委书记对重大决策的参与度取决于其威信或资历,董事会一干人等缺乏权力和体制的约束。
另一方面,民办高校许多决策的确定和落实需要走行政程序,行政领导在做重要抉择时往往规避党组织的参与,民办高校又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党组织在决策中的作用,党组织的义务和权利不清晰,行政部门和党组织的沟通不彻底。有些行政部门却认为党委书记参与决策会制约自身的权力。
其二,民办高校的党组织不具备必要的条件以保障党组织建设,党组织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提高。部分民办高校缺乏党组织建设的经费,也没有专职的党务干部,另外,缺少场地开展活动。这些情况都致使民办高校中部分院系、党组织的工作无法贯彻落实下去,造成有组织无活动的现象。此外,民办高校中相当部分的党组织干部有职位却无相应的待遇,轻视党务干部的培育和提拔,导致党建工作不易推进。
其三,民办高校中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不明确,缺乏规范性。这一点主要表现为党组织中区域性的差异。隶属于地方市级的党委,区级的党委等领导下的党组织建设工作推进较弱;而民办高校中党组织建设推进较好的则是直属于省教育工委领导下的党组织,因其政治核心作用,监督保障工作实施较好。许多基层党组织在进行党组织建设时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组织学习活动,培育新党员等方面亟待改善。另外,部分区委的党组织长年没能培育和发展出一位党员,部分预备党员迟迟无法得到转正的机会,基层党组织建设停滞,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其四,党的力量相对较弱,对党员进行管理的难度较大。民办高校中教职工的流动性相对较大,人员复杂,有一些曾经在其他单位工作过的教职工拒绝将自身的党组织关系转入现入职的民办高校,有些甚至选择隐藏其党员身份。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当前缺乏一套系统,行之有效的应对民办高校中流动党员的模式,所以,这一问题还在困扰着民办高校中的党组织,给党组织工作的推动造成了阻碍。另外,由于民办高校中的大学生政治教育工作不到位,学生党员的培育工作不好开展,其中发展党员的速度慢,质量相对不高,大学生党员的比例在学生中的较小,无法在民办高校中的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做出较大的贡献。
其五,共青团的组织管理不规范,工会建设不完善。共青团员是选拔党员的后备军,共青团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力量之一。虽然当前民办高校中都设立了共青团组织,但是其管理并不严谨,很难形成气候,用党的建设提升团的建设这一任务还很艰巨。除此之外,作为我党的群众组织,工会的建设也并不完善,民办高校中的工会组织并未跟上整体的节奏,其组织滞后,具体表现为,八成以上的民办高校并未设立工会组织,广大民办高校教职工的权益难以得到保护。
二、党建存在阻碍的原因探究
这几年我国民办高校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但党建工作仍存在部分问题,这是民办高校进行党建时都会遇到的普遍性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办学人员的意识不端。部分民办高校的投资人或举办人缺乏端正、清晰的办学思想。其中主要表现为,将办学工作视为一种盈利方式,本质为了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人才。从思想上来看,他们不理解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党建工作意义不大,因此,对于党建工作抱有不支持的态度和观点。而民办高校中的教职工只把自己视为学校中的一个过客,对学校工作的参与也并不深入,党建工作并非教职工的硬指标,所以被身在其中的教职工所忽视。这种学校领导以及教职工对于党建工作的不正确认识和理解使得民办高校中的党建工作逐步被忽视,被无情地边缘化。
其二,党建的制度建设存在问题。党建制度不规范,不完善,过去的党建推进的政策对于民办高校这一部分涉及较少,民办高校的党组织建设制度不明确,不规范,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规范程度较低的党组织建设造成民办高校推进党建工作中存在许多不明确的方面和工作盲点,曾经的制度规范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可实施性较低,缺乏解决具体问题的适应性。
其三,不完善的体制问题是重要因素之一。民办高校的内部治理制度不完善,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民办高校实行院长负责制,设董事会进行领导,但董事会的议事过程缺乏规范性,在民办高校这种管理制度之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并不具备明晰的规划和指引,因而党组织建设工作在民办高校中易受到阻碍。
三、推进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策略
(一)要突破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停滞不前的瓶颈
民办高等学校中之所以存在着党建工作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由于民办高校的办学者对于党组织建设的认识存在偏颇。这一原因并不难解释,众所周知,公办的高等学校由国家教育部支持开设,国家财政提供资金支持,公立高校的建设经费由该校党委进行管理,公立高校中的党组织具有经济实权。相反的,民办高校建校是由投资人主导,学校的资产一学生们的学费。民办学校的经费运转由学校的董事会负责。但许多办学者不提倡党建工作的推进,因此民办高校中党组织队伍得不到应有的配置。党组织建设工作难以正常推进。
要突破民办高校中党建进展的瓶颈期,民办高校中的党组织必须力求寻求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加强党组织队伍建设。
第一,党组织应向政府寻求帮助。主动与省及市的教育工委进行沟通,积极反映情况,向上级党组织发起完善督导机制的请求,加强对民办高校党组织建设的评估与检查。
另外,党建工作的评估体系要成为民办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并成为高校水平考核的重要因素;设立民办高校具体的党组织建设评价制度,根据此制度对民办高校中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进行评估。要令学校董事会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令学校领导真正明白并支持党建工作,在资金、人才等方面保障党建工作的进行,真正做到有人做事,有钱做事。另外,要把民办高校中表现优秀的先进的党组织成员纳入民办高校的整体表彰体系之中。
第二,民办高校的党组织要加强党组织队伍建设,民办高校董事会要不断学习。应组织学习民办高校的投资方学习中央党委关于加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文件。了解并认真学习中央对于加强党建战略部署的精神。民办高校党组织需认真向其解释存有疑惑的地方,令其认识到党建工作的紧迫性。
(二)民办高校党组织要树立坚韧的观念
当民办高校的办学者仍无法正确认识党建工作的必要性时,民办党组织要保持斗志,坚定观念,要做以下几件工作。
第一,提高民办高校党组织的服务意识,不能仅仅为了加强党组织建设而建设,而是要发挥民办高校党组织的各项优势,提高全体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三观,坚定中国信念,帮助民办高校的管理部门明确教学的中心地位,加强教育质量,提升党组织队伍的服务观念。
第二,党组织对自身要严格要求。加强民办高校党组织队伍的自我建设,明确党组织的职能和义务,强化对党员们的管理,规范其生活与工作,积极明确高校党组织的中心地位。争取发挥模范作用,给民办高校中的学生和教职工树立一个模范,以其自身的努力和贡献获得民办高校董事会的理解和支持。
(三)不断探究党建工作推进的新方法
推进民办高校中的党组织建设就必须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组织推进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創新工作方式。民办高校党组织要团结教职工完成他们的教学活动和教学任务,主动为群众解决难题,化解矛盾,逐步开展党建工作,最大程度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党建工作的推进清理障碍等。
总而言之,推进民办高校党组织建设要从民办高校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党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正确的党建观念,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推进的方式方法,逐步摆脱民办高校党建发展的瓶颈,令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参考文献:
[1]刘亚.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 (4).
[2]徐鹏.现阶段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今日湖北旬刊.2015 (11).
[3]岳修峰.完善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对策思考.人民论坛.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