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屠宰检疫技术的相关研究

2018-10-16 11:43彭小民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优化建议现状

摘 要:动物屠宰检疫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食品安全,文章结合兰州地区实际情况,首先介绍了当前动物屠宰检疫的现状,随后就动物屠宰检疫技术和下一步检疫工作的优化方向展开了简单分析。

關键词:动物屠宰检疫;现状;检疫技术;优化建议

动物屠宰检疫是动物源食品流向市场的最后一个环节,如果检疫技术不达标,可能会使一些有问题的肉类食品进入市场,对广大群众的健康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兰州市虽然有比较成熟的动物屠宰检疫技术体系,但是在一些地理位置偏远、经济条件较差的乡镇、农村,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备匮乏,导致动物屠宰检疫工作没有按部就班的开展。这就需要因地制宜的采取多种措施,为动物屠宰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一、动物屠宰检疫现状

从整体上看,兰州市基本上已经形成标准化、专业化的动物屠宰检疫体系,为保障动物源食品的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屠宰管理方式。由市一级的检疫部门全权负责本市牲畜屠宰工作,包括屠宰点的布置和检疫流程的安排。所有屠宰技术人员和肉质检验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且持证上岗。各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的人员,要配合做好屠宰前的检疫工作。2.定点屠宰管理制度。采用划片的方式,先将牲畜集中检疫,经检疫确定不存在问题后,再分别到屠宰点进行屠宰。各屠宰点统一管理,分散经营,提高了屠宰检疫的规范性。3.屠宰工艺。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规模较大的屠宰场,实现了半自动化屠宰加工;而在乡镇、农村地区,屠宰场规模较小,仍然以人工屠宰为主,部分情况下使用机械设备辅助完成屠宰。

二、动物屠宰检疫技术

1.动物入场检疫准备

第一,检查牲畜是否有检疫合格证,从源头上控制疫病的传播。经检疫合格的,要佩戴免疫标识;第二,定期进行临床检疫,可以采用定向检疫与普通检疫相结合的方式,对常见的疫病(如口蹄疫、流感等)进行及时排查,避免疫病大规模爆发给养殖户带来损失;第三,提高疫病判别能力,例如口蹄疫和水疱病在症状表现上具有高度的类似性,提高检疫能力,可以避免误判;第四,要及时作出疫病处理,特别是像口蹄疫等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疫病,一旦确诊后,必须立即进行隔离。经检疫不存在问题的动物,或隔离一段时间后没有表现出明显病症的,可以进行屠宰。

2.动物屠宰前的检疫技术

在动物确定屠宰前的2h之内,就需要检疫人员收集生猪的尿液,并且进行“瘦肉精”检测,防止含有“瘦肉精”的牲畜流入市场。然后按照相关的屠宰流程,对已经检查合格的生猪进行标识,对于这类牲畜就可以直接屠宰,而检验中发现有不合格的牲畜,比如患有口蹄疫、水疱病、瘟病等病状,就不能屠宰,防止疫病在屠宰中传染到其他牲畜。此外,对于一般小的疫病,但并不会影响到肉质的牲畜,可以马上屠宰;对于带有缓慢疾病但可以医治的患病牲畜,可以留下观察,等医治痊愈之后再进行屠宰。

3.动物屠宰后的检疫技术

在整个检疫过程中,屠宰后的检疫是最为关键的,检疫人员应该做好这一环节的所有准备和检疫工作,避免在检疫中出现漏检现象,一旦发现传染病就需要做出以下处理:第一,检疫人员对屠宰后的牲畜需要进行口蹄疫、瘟病、蓝耳病等一并进行检查;第二,在牲畜屠宰的时候,检疫也是跟屠宰同步的,比如对牲畜的下巴淋巴、咬肌、淋巴结、腰肌等地方进行检查,包括牲畜的心、肝、脾等部位;第三,牲畜在屠宰完后如果检疫都合格,那么就需要印章和开具证明。

三、提高动物检疫工作效率的几点建议

1.定期开展培训,提升检疫人员素质

动物疫病的种类多,且致病原因复杂,常见的有真菌病、病毒病和寄生虫病等。如果检疫人员工作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不高,就不能全面、彻底的检查出动物的疫病,导致有问题的肉、蛋、奶等动物源食品流向市场。因此,要想提高动物屠宰检疫技术,首先要提升检疫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检疫站要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工作,组建一支高技术的检疫队伍。一方面,要严格做好入职选拔工作,严格进行岗前培训;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工作需要,通过开办讲座、视频教学等方式,不断提高检疫工作能力。对于基层的检疫人员,可以定期选派到省、市检疫部门进修学习,充实基层检疫力量,做好动物屠宰检疫工作。

2.开展广泛宣传,让养殖户认识到检疫工作重要性

近年来,兰州市养殖业发展迅速,但是许多新的养殖户由于养殖经验匮乏,对检疫工作的重要程度缺乏深刻认识,养殖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检疫工作标准。针对这种情况,地方检疫站要定期开展宣传工作,特别是对于偏远地区的乡镇、农村,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包括分发防疫手册,电视广告宣传,在村委宣传栏张贴宣传海报等。以往有些养殖户为了自身经济利益,在明知牲畜患有疫病的情况下,仍然将牲畜送往屠宰场。通过加强宣传,可以有效杜绝此类行为。只有养殖户积极配合检疫站工作,才能推动动物屠宰检疫工作向深化开展,切实保障群众的食品安全。

3.加大检疫站经费投入,提高检疫能力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动物屠宰检疫工作的开展,需要各种类型专业设备的支持。对于地方检疫站来说,由于经费不足,很多检疫专用设备的数量和种类较少,不能满足现阶段动物屠宰检疫的要求。因此,上级部门要适当增加对基层检疫站的经费投入,通过不断完善建议基础设施,为取证、检验、疾病防控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动物屠宰检疫是确保动物源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对于一些基层的屠宰场、检疫站来说,由于检疫设施不健全,加上检疫人员技术不过关等因素的限制,容易出现“漏检”问题,导致存在质量问题的动物源食品流向市场。通过树立全过程检疫理念,分别从动物入场、屠宰准备和屠宰后执行检疫工作,可以准确判断牲畜是否患有疫病,保障肉质安全。此外,也要做好检疫工作的硬件支持,通过开展宣传、加大经费投入,为动物屠宰检疫技术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昌贵,罗祖国,沈禹洪,等.关于推行生猪定点屠宰工作的几点体会[J].云南畜牧兽医,2015(13):131-133.

[2]林荣泉.探讨我国生猪屠宰检疫检验技术规范[C]//上海市畜牧兽医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2014.

[3]张宁宁,陈仁玲,单佳蕾,等.关于推进屠宰检疫检验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动物检疫,2016,33(8):42-44.

作者简介:彭小民(1973-1-13),男,汉族,甘肃榆中人,榆中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兽医师,本科,一直从事动物卫生检疫工作。

猜你喜欢
优化建议现状
高校实施阳光体育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建议研究
关于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
我国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的意义
浅谈金华EMS网运能力优化建议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