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比较分析

2018-10-16 01:18刘彩霞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认知能力多样性民族性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西方国家在饮食观念、饮食对象和饮食方式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分析,提升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中西饮食 文化差异 民族性 多样性 跨文化交际 认知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026-01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饮食问题是关乎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头等大事。饮食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之一,有着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体现着人们生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从古老祖先的茹毛饮血,到现代人的精致餐点,从中华民族的满汉全席,到西方民族的牛排烤鸡, 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多样性特点,沉淀着不同民族文化的结晶。

本文从饮食观念、烹饪配料和餐饮礼仪等不同层面分析中国与西方国家存在的显著差异,避免文化的冲突和交际的误解。

1 中国人讲究排场与西方人注重随意

中国人宴请客人自古以来讲究酒丰菜盛、排场体面。请客吃饭时,一般都准备满桌美味佳肴,不断地劝客人享用,就是在酒店一般招待客人也不另外。酒菜越丰盛,就越能反映主人好客;饭菜越珍贵,就越能体现主人的地位身份。因此,宴请客人,饭菜往往都超出宾客所能吃完的数量,为了体面而造成铺张浪费。这种待客之风最为典型的例子要数清朝的“满汉全席”,其菜量之大,种类之多,场面宏大,相信看过香港电影《满汉全席》的人就会略知一二。相传全席菜点至少有108种,要分三天才能吃完。这充分显示了宴会的气魄与排场,以及主人的尊贵地位。

在西方国家,平时宴请客人,饭菜一般都较为简单、随意,每一份饭菜都吃完,从不奢侈浪费。就是连盛大的西餐宴会,通常也只有六道菜,当年邓小平总理访问英国时,时任首相的撒切尔夫人在白金汉宫设宴招待他也不过是五菜一甜点。在美国,有时朋友聚餐会还往往采用“Potluck”的方式,即每人带一样菜,让大家共享。[1] 由此可见,西方人宴请被视为聚会交流和结交友谊的机会,饭菜固然必不可少,但并非那么重要,不必摆阔气,更不需讲排场。

2 中国人追求美味与西方人讲究营养

不同的哲学思想、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产生不同的饮食观念。中国人在饮食方面追求美味,认为味道是最重要的。中国人烹饪食物,通常采用调和的方法,把食物本身的味道和加热后的味道,再配以佐料或调料之类的调味品,使它们互相协调、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就是在于它的调和之美。

西方饮食观念是一种理性的、讲求科学的饮食观念,其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其味道,至少是不以味觉享受为首要目的。西方人饮食注重科学,讲求食物的营养价值,把营养做为最高准则,西方人的烹饪牛排就是牛排,鸡就是鸡,毫无新意可言。但烹饪过程中怎样合理搭配食物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含量,以及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是否能为人体所吸收,这些都是西方烹饪学中的大学问,而食物的味道如何则是次要的。所以饮食吃得比较简单,也不会过分追求口味。

3 中国的聚餐制与西方的分餐制

中国惯用聚餐制。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任何场所,任何对象,都只有一种形式,那就是所有人都坐在一张桌子上,团团围坐,共同享用食物。这种宴会形式体现出一种团结、和睦的氛围。人们可以坐在一起相敬酒,相互交流,互品美味佳肴。这是一幅多么祥和而美好的景象。虽然从卫生角度看,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给人的却是团结、美好的象征。这种聚餐制体现的是中国群体文化的集体主义民族特色,强调“合欢”的价值观念,注重宾客集体之间的共享同乐和交谊。

而西方奉行分餐制。在西方,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之间的相互交流,而不能与距离远的交谈,体现的是相邻宾客间的交谊。霍尔用“Space speaks”来形容空间的作用[2],而食品和酒实际上只是作为其的陪衬品。这种分餐制的自助餐传统与西方崇尚个人主义的生活价值观念息息相关,请客吃饭各点各的菜,各吃各的盘中餐,朋友聚会付账时还AA制,各付各的钱,处处体现个人的权益。

4 中国人的迟到与西方人的守时

对于赴宴的时间观念,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差异。英美国家对正式的宴会一般都准时到达,最迟也不会超过预定时间的5分钟。而中国人在时间观念上却比西方人慷慨许多。在中国,赴宴,尤其是婚宴一般都不会严格守时准时到达,迟到半小时之久都属正常的范围。至于一般的非正式宴请聚会,尽管主人会提前到达宴请地点,但都会允許客人因各种原因迟于约定时间到达,所以主人都有思想准备,往往会准备一些等待客人的活动,如喝茶、玩牌,打麻将、聊天等等,为先到的一些客人打发时间,慢慢等待客人到齐后才正式开晏。但是,这种姗姗来迟的现象在西方国家却常被视为不合礼仪,是一种对主人及其他宾客不尊重的不礼貌行为。

至于宴请社交活动的时间长短,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规约。一般而言,在英美,正式的晚宴大约持续三四小时,时间短了会让客人感到主人不好客、不够热情。

5 中国人用筷子与西方人用刀叉

中国人用餐习惯用筷子夹菜,是中华饮食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筷子作为中国的餐具具有几千年的传统历史,在先秦时代称为“梜”,汉代称为“箸”,明代开始称“筷”。可见,筷子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生存方式的特定文化产物。中国是农耕民族,食物以植物为主,用筷子适宜取食。据历史记载,中国人的祖先进餐大多采用蒸煮法,主食米豆用水煮成粥,副食菜肉加水烧成多汁的羹,以箸挟取菜叶食之得心应手。

而西方人是游牧民族,以肉食为主,使用刀叉就来得更方便,因而刀叉成为西方进食的主要餐具。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得多,欧洲以畜牧业为主,主食是牛羊肉,食用时右手持刀,左手拿叉,用刀将食物切成小块,用叉蘸上调料送入口中。由于刀叉的使用,将大块的肉切割成小块的,把小块的再切割成更小的,这种不停地由大到小的切割动作,孕育了西方人由表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33.

[2] Hall,E.T. The Silent Language[M]. New York: Anchor Books,1990:86.

[3] 黄勇.英汉语言文化比较[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22.

作者简介:刘彩霞,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语篇分析和外语教学。

猜你喜欢
认知能力多样性民族性
论高等音乐教育中民族性的彰显
无人驾驶车辆认知能力测试方法
我国大学生健康认知能力培养思路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体游的寓教于乐的作用
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机制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
论城市雕塑语言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