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综合护理对肾脏移植术后髋关节置换患者疼痛、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

2018-10-16 07:15陈凤姣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28期
关键词:股骨头围术髋关节

周 凤,陈凤姣

(湖北省中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61)

肾脏移植是肾脏病变发展至终末期、无法靠其他方法治疗的最后途径,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但肾移植术后患者需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这极易诱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引起髋部疼痛甚至是髋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方法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目前是被大多数学者认可的最佳治疗方案,效果良好,但其术后疼痛及并发症也一直是不可避免的问题。2014年6月—2016年11月,笔者观察了肾脏移植术后行髋关节置换患者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上述时期在我院行肾脏移植术后髋关节置换患者21例,患者年龄>18岁;首次行髋关节置换治疗;依从性好,可有效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无严重的心脑血管病变或肝功能障碍;认知、语言功能正常,沟通无障碍;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血液、内分泌、精神系统疾病者;过敏体质者;伴感染或恶性肿瘤者;对治疗结果抱有不切实际幻想者;中断治疗或死亡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例,男6例10髋,女4例5髋;年龄26~62(43.5±2.2)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程11~29(24.6±3.5)个月;ⅡB期1髋,Ⅱ期1髋,ⅢB期2髋,ⅢC期4髋,Ⅳ期7髋;肾脏基础病变:糖尿病性肾病3例,肾小球肾炎2例,肾病综合征4例,梗阻性肾病1例。观察组11例,男7例11髋,女4例6髋;年龄26~64(43.3±4.5)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程9~32(24.7±3.4)个月;ⅡB期1髋,Ⅱ期1髋,ⅢB期3髋,ⅢC期4髋,Ⅳ期8髋;肾脏基础病变:糖尿病性肾病3例,肾小球肾炎2例,肾病综合征5例,梗阻性肾病1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①严格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水分摄入、尿量等情况,有专门护理人员记录结果,一旦发现任何不良反应或征兆即可与主管医师联系。②术前患者联合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不变,手术当天停止给药,术后第1天即恢复正常用药,密切监测血药浓度。③麻醉前给予抗生素,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维持血压在120/60 mmHg,避免因血压过低致使移植肾灌注不足对肾功能产生影响。④患者侧卧位,避免挤压移植肾,密切观察尿液颜色。术中给予患者自体血液回输装置,避免有效血循环的大量丢失。⑤术后患者去枕平卧6 h,外展患侧肢体,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间隔1 h记录1次,若出现高或低血压需及时通知医师,给予相应降压或升压药物,控制输液速度,防止过快、过量液体输注导致心力衰竭发生。注意观察有无肾移植排异征兆发生。⑥根据患者自身恢复情况协助患者翻身、排痰,鼓励患者小便,早期去除导尿管,应用抗生素4~7 d,避免感染发生。⑦术后24 h对患者进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应用下肢血液循环驱动等进行辅助治疗,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2.2观察组 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其中常规护理同对照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康复训练指导。①为患者提供温馨、干净的治疗环境,嘱其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向其讲解治疗的必要性、手术方案、注意事项及治疗成功案例,说明术后可能发生情况、可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预期效果,让患者有心理准备。增加病房巡视次数,加强沟通,及时发现患者不良情绪及问题,给予有效调整及解答,嘱家属给予精神支持和陪伴,以消除患者抵触情绪,积极配合治疗。②嘱患者通过听音乐等方法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必要时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药物镇痛。③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术后第1天进行坐位、关节屈伸练习,术后第2—3天双拐站立及简单行走,术后第4—6天进行患肢肌力、步行训练,循序渐进,可少量多次,逐步增加训练时间和强度[2]。患者出院后嘱其自行开展康复锻炼,注意饮食及用药,定期复查,上门或电话随访。

1.3观察指标 ①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术后6 h和术后48 h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将一条按0~10平均分布线形图放于患者面前,由患者根据主观疼痛感受做出数值选择,数值越大,说明痛感越强[3]。②应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患者护理前后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做出客观评价,量表含20条项,单项给予四级评分(1~4分)法评判,总分×1.25为标准分,SAS评分≥41分、SDS评分≥51分说明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状态[4]。③统计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④评价髋关节功能:应用Harris评分系统[5]对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以评分>90分为优,评分80~90分为良,评分70~79分为可,评分<70分为差。

2 结 果

2.1疼痛评分比较 2组术后6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48 h 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术后6 h及48 h VAS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术后6 h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后2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术后6 h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髋关节功能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 论

肾移植患者在长期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药物作用下,机体抵抗力较差,且这些药物代谢可诱发机体损伤,其中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还可使间充质细胞向脂肪细胞转化,加强吞噬及破骨细胞功能,引起骨髓塌陷,致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7]。近年来,在多种治疗方法的相互配合下,肾移植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8]。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因可重建关节功能,提升臀部、腿部肌力而广泛用于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但受到患者本身抵抗力下降、骨质疏松以及手术应激反应等因素影响,术后并发症较多[9]。有研究报道,进行肾移植的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可因挤压引起肾动脉血栓发生,导致移植肾坏死[10]。另外肾移植后药物应用可增加血液黏稠度,诱发深静脉血栓发生,这些均会对患者预后和远期疗效造成影响[10]。故加强对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表3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表4 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例(%)

围术期是指患者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指在围术期给予患者各种护理干预措施,以使患者获得最舒适护理和最佳治疗效果[12]。蒋丽安[13]将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用于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结果显示这种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吕庆丹等[14]研究认为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相应的围术期综合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 VAS评分和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对肾脏移植术后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围术期综合护理,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股骨头围术髋关节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