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青华,袁 恩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医院,湖北 恩施 45000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为病因未明的慢性结肠炎症性病变,临床以慢性反复发作或持续的下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特征,因该病与感染无直接关系,故又称为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以往该病多发生于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随着我国饮食结构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UC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成为威胁中壮年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1]。目前西医对UC的治疗以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等为主,疗效欠佳。本病在中医学中属于“腹痛”“泄泻”“积聚”等范畴,通过辨证分型论治给予内外治疗可达到理想效果。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内服、灌肠治疗UC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如下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诊断标准》中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标准[2];②患者UC病情分级遵照Sutherland DAI评分标准分为轻、中度[3];③中医辨证分型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血瘀肠络型”的辨证标准[4],表现为少腹部刺痛而有定处,按之痛甚,泻下不爽,夹脓血或血块,口干不欲饮,食少嗳气,面色晦滞,舌边有紫斑或色暗红,脉弦涩或细弦;④年龄18~70岁;⑤病程≥3个月,病情处于活动期;⑥接受本研究治疗前1个月内未进行系统化治疗;⑦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如下病例:①病程<3个月或病情处于静止期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③合并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者;④经病理诊断疑似恶性病变者;⑤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31~48(41.5±6.3)岁;病程2~11(5.4±1.3)年;UC分级轻度16例,中度24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3~54(42.3±7.1)岁;病程3~12(5.2±1.5)年;UC分级轻度13例,中度27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分级等各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嘱患者适当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劳累,加强营养供给,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柳氮磺吡啶1.0 g口服,3次/d;中度UC患者加用氢化可的松200~300 mg静滴,待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泼尼松,随病情改善逐渐减量。
1.2.2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少腹逐瘀汤(小茴香10 g、炮姜10 g、元胡10 g、五灵脂10 g、没药6 g、川芎12 g、当归15 g、蒲黄10 g、肉桂3 g、赤芍药12 g)水煎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剂。同期加用康复新液(昆明赛诺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53020054)50 mL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0 mL加温至37 ℃左右保留灌肠,每次30 min,每日1次。2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标准制定,即显效:腹痛、腹泻及脓血黏液便症状消失,大便频率、性状恢复正常,粪便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有效:腹痛、腹泻及脓血黏液便症状明显改善,大便成形,次数2~4次/d,粪便检查红、白细胞数量均少于10个/高倍镜;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②中医症候评分:于治疗前后依2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腹部刺痛、腹泻、黏液血便、食少嗳气)病情轻重程度分别记为0分(无症状)、2分(症状轻或偶尔出现)、4分(症状重而间断出现)、6分(症状显著或持续出现),分数越高表明症候越严重,反之则越轻微[6]。③凝血功能指标:于治疗前后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2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临床疗效 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中医症候评分 2组治疗前各项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各项中医症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同期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程度更显著(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分)
2.3凝血功能指标 2组治疗前APTT、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APTT明显延长,FIB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同期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延长或降低程度更显著(P均<0.05)。见表3。
现代医学对U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遗传、免疫、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神经内分泌肽和自由基等均参与了UC的发病,黏膜免疫系统在肠道正常菌群的驱动下发生持续性异常激活,导致肠黏膜炎症和肠动力紊乱,其临床表现多样,病程迁延,并发症多,造成了该病临床治疗的困难[7]。氨基水杨酸类制剂、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仍是当前临床治疗UC的三大类药物。氨基水杨酸类制剂可在结肠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为5-ASA和磺胺吡啶而发挥作用,可与肠上皮接触发挥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其抑制肠黏膜局部以及全身的免疫反应、清除氧自由基等机制有关;磺胺吡啶还具有弱的抗菌作用,并通过阻止5-ASA在胃及肠道上段的吸收而发挥载体作用[8]。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抗炎、免疫抑制作用,可从多环节减轻UC的炎性病变,同时其抗毒作用也可缓解全身毒性症状,近期疗效较好,是目前临床治疗重度UC的主要药物[9]。免疫抑制剂可通过作用于免疫反应的某个环节抑制肠道的炎性反应,有效控制病情,但由于其可对机体免疫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临床用药十分谨慎[10]。本研究2组患者均以氨基水杨酸类制剂+糖皮质激素为基础治疗,以达到控制病情、缓解症状的目的,但通过对对照组的疗效观察发现,其临床总有效率十分有限,仅为67.5%,探寻新的UC治疗途径和提高临床疗效十分重要。
表3 2组治疗前后APTT、FIB水平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UC为近年来医疗领域的热点,通过中医学整体辨证施治对改善结肠微环境、减轻症状、提高总体疗效十分显著。中医学认为,脾胃功能障碍、脾虚湿盛为本病的初始发病机制,而感受外邪、劳倦内伤或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肾阳虚等因素又可加速疾病发展[11]。该病病机多为气机紊乱、气滞血瘀、肠膜及脉络受损,湿热内蕴、与气血搏结、化为脓血,后期则气损及阳、脾肾阳虚、寒热错杂。笔者选取经中医辨证属于“血瘀肠络型”的U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主要辨证依据为少腹部刺痛而有定处,按之痛甚,夹脓血或血块,口干不欲饮,面色晦滞,舌边有紫斑或色暗红,脉涩等,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少腹逐瘀汤”口服和康复新液灌肠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明显提高,对改善中医症候十分显著,值得深入探讨。
少腹逐瘀汤为温阳化湿、祛瘀通络止痛的代表方剂,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为君药;蒲黄、五灵脂活血止痛,祛瘀止血,元胡、没药行气散瘀、消肿定痛,共为臣药;小茴香、干姜、官桂温经散寒,通达下焦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12-14],该复方对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可显著降低外周血中前列腺素E2含量,直接调节E2、P-PGS合成系统作用;在抗炎研究中,少腹逐瘀汤可显著减轻大鼠子宫肿胀程度,并对炎性肉芽肿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其具有抗炎作用,且无明显组织选择性;该复方还具有明显改善组织微循环作用,可显著降低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电泳指数等,具有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作用;同时该复方还对体外血小板聚集有显著影响。康复新液为美洲大蠊干燥虫体的乙醇提取物制剂,具有通利血脉、养阴生肌的作用,十分适合溃疡性疾病的治疗,可促进溃疡面表皮细胞和肉芽组织生长、加速血管新生和坏死组织脱落、修复溃疡创面和促进愈合[15]。本研究治疗组患者采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法治疗,既避免了经口服药物存在的肝脏代谢和胃肠道损害,又可直达病灶、使药物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溃疡灶,起效更快捷而安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程度更显著;2组治疗后APTT明显延长,FIB水平明显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延长或降低程度更显著。提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轻、中度UC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候,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凝血功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