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彦会 孙皖江
摘要:“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興,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它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社会重要推动力量的大学生的认知、认同和践行情况。
关键词:中国梦;当代大学生;认知与认同;践行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旨在于探究“中国梦”提出后的影响效果,探讨“中国梦”对河南省大学生的认知与认同情况等,从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提出改善其认知与认同能力的合理措施与建议。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问题:
第一,“中国梦”概念的发展现状。
第二,河南大学生对“中国梦”概念认知认同能力的现状。
第三,通过河南大学生对“中国梦”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探索有利于“中国梦”这一概念发展的合理对策与建议,从中归纳出对“中国梦”进行创新的发展建议。
二、河南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情况分析
(一)大学生认知“中国梦”理论的途径依赖于网络和电视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认知的效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网络和电视已经成为大学生接触和认知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有人可能会提出,网络具有开放性、丰富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可以给大学生提供最新的全面的关于“中国梦”理论的信息。我们还有必要强调高校教师的理论宣导作用么?网络是把双刃剑。它的丰富性容易使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一些“新”、“奇”、“特”的信息所吸引,导致其难以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中国梦”理论所蕴含的全部含义,出现感性化和表面化趋势。它的复杂性则容易使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出现是非界限模糊。它的互动性则容易使大学生被一些偏激的观点所引导。
(二)大学生对“中国梦”理论的认知程度不足
作为认同前提的认知并非单纯的听说,而是对某一理论的实质有清晰的理解。如果我们将认知等同于听说,那么我们可以非常乐观。因为调查发现,有97.3%的大学生听说过“中国梦”概念。可能有的人会提出疑问:我虽然不能完整表述“中国梦”理论的具体内容,但这并不代表我对其不理解。诚然。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的一般理解作为选项之一,同时又设置三个其他选项,调查大学生对这四个基本概念的理解情况。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有86%的大学生能够正确选择“国家富强”和“社会和谐”的内涵,但也有44%的大学生将“民族复兴”理解为“对外独立自主,对内实现共产主义”。由此观之,“中国梦”理论已经为多数大学生所认知,但存在着认知不清晰、不准确等问题。
三、河南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情况分析
提及认同,我们最为熟悉的是“道德认同”概念,即“生活于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人们对社会所形成的道德观念和所提倡的道德规范从理性和情感上予以认可并内化的过程”。“中国梦”理论与某一道德观念同属于精神客体,所以我们可以借助道德认同理论去理解大学生对“中国梦”理论的认同行为。简言之,大学生认同“中国梦”理论是指大学生对“中国梦”理论从理性和情感上予以认可并内化的过程,换言之,大学生在理性和情感上都认可“中国梦”理论的内容及其宣导的价值观,并且将其与自身原有的价值系统合为一体。
(一)大学生对“中国梦”理论的认同以部分认同为主
从不认同到部分认同再到全部认同,这是一个发挥人的主体性、不断提升其层次的动态过程。只有全部认同才意味着“中国梦”理论与其自身的价值系统合为一体,而部分认同则导致部分大学生对“中国梦”理论的作用存疑。比如,4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中国梦”理论提出后,中国社会并未因此变得更为和谐;45.8%的大学生不清楚在“中国梦”理论的指导下,自己是否能够在未来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等。虽然不认同的大学生仅仅占0.8%,但是如果从绝对数量来说,也是不少的。那么他们不认同的原因是什么呢?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在不认同“中国梦”的大学生中有67.6%的人是因为他们觉得“中国梦”理论不现实,其余的人则不清楚原因。
(二)大学生对“中国梦”理论的价值认同不足
价值一般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某一事物是否有价值,取决于其是否对主体有用。这种有用是指符合主体的利益,并能促进主体自身的发展。如果大学生对“中国梦”理论的价值是认同的,那么就会自觉依循其价值导向改变原有的行为和思想。我们首先观察在大学生看来,“中国梦”理论是否有价值。首先,从个人发展角度看,54.2%的大学生认为,“中国梦”理论有利于个人的发展,45.8%的大学生则对持反对或怀疑态度。从国家发展角度看,57.6%的大学生认为在“中国梦”提出后,中国社会不断趋近于和谐,42.4%的大学生对此持反对或怀疑态度。由此观之,将近一半的大学生认识不清“中国梦”理论对个人发展的价值,这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认同感。
四、河南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践行情况分析
如果“中国梦”理论成为大学生的价值引领,那么大学生就会自觉地践行“中国梦”理论的价值要求,就是说在行为和思想方面自觉依循“中国梦”的价值规约。为了清楚地判断当代大学生是否能够自觉践行“中国梦”内在的价值要求,我们在调查问卷中通过两个问题可以说明此问题。
第一,当国家需要您去当兵时,是否愿意放弃高薪的工作?调查显示,只有39%的大学生愿意放弃一份高薪工作去当兵,36.8%的人选择了不愿意,其余的大学生选择了不清楚。如果我们把选择愿意的大学生都视为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选择,还是有近四成的大学生不愿意为了国家需要牺牲个人利益。当然我们并不是说,选择高薪而不选择当兵就是无视国家利益,我们这里设定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产生了冲突。面对这种冲突,我们必须放弃小我,实现“大我”。这才是“中国梦”理论的内在要求。
第二,您是否会主动地制止盗窃行为?盗窃行为是社会不和谐的表现之一,那么制止盗窃则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体现出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的道德要求,这也是“中国梦”理論的内在之义。调查发现,59.4%的大学生选择“会”,19%的大学生选择了不会,其余选择了不清楚。由此观之,我们可以说,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理论的自觉性不足。这种践行自觉性的不足直接凸显了“中国梦”理论的价值引导作用的不足。
五、针对河南大学生对“中国梦”认知、认同、践行情况提出的对策和建议
(一)理论融入课堂
将“中国梦”理论的教育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并且将教育方式从纯理论灌输转变为理论宣导与经验印证的结合。这就需要高校教师主动地将“中国梦”理论融入课堂,全面而深入地阐释其体系。但是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转变为理论宣导与经验印证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就是说在保证准确阐释“中国梦”理论的基础上,让大学生能够在经验层面有所体验。认知的经验是混沌的,而无经验的认知则是空洞的。我们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大学生能够直观感受“中国梦”理论带来的社会发展情况,激发情感的认同感。另外,还可以通过校内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大学生切身体会“中国梦”理论的价值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在内心对“中国梦”产生真实的存在感,而不是将其视为外在的理论教条。
(二)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在高校教师以理论宣导和经验印证相结合的方法,让大学生理解并体会到“中国梦”的价值要求后,还需要让大学生主动地将“中国梦”理论融入自身原有的知识与信念之中,并自觉服膺于其对自身行为和思想的规范和制约。在我们看来,这种自觉服膺的根源在于“中国梦”的价值要求符合人们原有的世界观。如果大学生原有的世界观是自私自利的,那么很自然就会排斥“中国梦”的价值要求,从而很难自觉服膺其对自身行为和思想的规范。所以为了更有效的提升“中国梦”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必须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提升其道德素养。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采取自省与践履相结合的自我修养方式
在主动将“中国梦”理论融入自身原有的知识和信念中,并自觉服膺于其对自身行为和思想的规范和制约后,在正常情况下,人们的行为不会背离“中国梦”理论的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梦”理论内化的完成。因为“中国梦”理论内化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在任何时候都服膺于它对于自身思想和行为的制约。一旦人对于宇宙人生的看法发生改变,他的境界也会随之改变。这里的改变是指“中国梦”理论对大学生而言,从接受变为排斥或遗忘。为避免此情况的出现,我们必须坚持自省和践履相结合的修养方式。
这是因为,现实中存在两种会使人陷入不道德境地的行为。第一种是自欺行为。就是说,虽然人知何为应该,何为不应该,但当道德原则与欲望相冲突时,人常常“找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以证明他所应该做的事,是不应该做的,他所不应该做的事,是应该做的。”这种自欺行为的结果,常会使人有错误的道德判断。第二是道德选择障碍。就是说,当人们必须在两种相互冲突的道德行为之间作出选择时,常不知该如何决定。所以人们“实行各种道德底事,则必须知各种道德底事的理的内容”。只有如此,才能“以这些理为标准,以核对他自己的道德判断,以决定他自己的行为。”这种研究核对的工夫可以使人在践履之时,不仅合乎道德而且自知其为道德。也就是说,此工夫可使人持存于道德境界。
从具体操作的层面,主要有四点:第一,时时反观自己所得到的关于“中国梦”理论的知识,以免遗忘或者造成理解的错误。第二,不断地在现实生活中,践履“中国梦”理论所体现的原则和规范。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更深刻地体会“中国梦”理论。第三,常常反观自己所做的判断是否符合“中国梦”理论。第四,勿自欺,谨慎己思。这是要求人做到对己之诚,坦诚地面对自己真实的想法。如果有不合乎“中国梦”理论的意念,要及时地加以遏制。
(四)注重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
信仰是一个人精神生活的核心,是一个人最高价值和社会最高理想的反映、评价和把握。没有信仰的人,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毫无生机。信仰的内容决定着一个人的最高价值和最高理想的内容。如果信仰偏离了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偏离了民族文化的核心,那么这个人的思想也必然偏离做人应有的规范。所以我们必须关注大学生的信仰。能够提供信仰的主要是哲学和宗教。如果大学生以某种宗教作为信仰,那么至少意味着我们当前意识形态宣传存在某种缺失。所以我们必须引导大学生以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信仰的重要来源。宗教能提供的资源,哲学同样可以提供。冯友兰就提出以哲学代宗教的主张。“中国梦”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之下,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提出的重要的治国方略。由此可知,一旦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精神家园的核心,那么就会很自然接受“中国梦”理论。
参考文献
[1]胡林英.道德内化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郑承军.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刘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