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茅为蕙
我最最亲爱的同行们: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与你们聊聊我的心里话。这些年有幸得到你们的支持和信任,我才得以感悟到更多教育心得,趁此机会与你们分享。如果你们赞同我的教育理念,我会很欣慰;如果你们有不同意见,我将更高兴,因为一个人只有在提出异议时,才是在真正地思考。
首先,我觉得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常常会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如果我们问一个小孩子:“你在学校最喜欢哪一科呀?”他一定会诚实地回答。如果这个孩子对数学非常感兴趣,也非常有天赋,但却很不喜欢这位数学老师,也会影响到孩子在数学方面的发展;同样,一个备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也会提高孩子对他教的科目的兴趣和热爱。钢琴课也是一样,老师要通过自己对音乐、对学生的热爱,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到愉快。师生间应建立起一种平等、自由、快乐的交流方式,老师不仅需要使用温和的语言,还需留意肢体语言,包括孩子刚刚把手放到钢琴上时温柔地触碰,以及眼神与眼神间平等的互动,等等。
琴童们必须先“爱”上钢琴老师,才有可能爱上钢琴课、爱上钢琴学习。老师对学生真情实感的爱一定会淋漓尽致地被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老师们友善、有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为今后良好的师生关系打好坚实的基础。
倘若一个孩子还没有那么多机会给陌生人表演,那钢琴老师可能是他音乐世界里的唯一观众、唯一“粉丝”,既是崇拜和尊敬的师长,又是亲近和熟悉的朋友。一个老师会有成百上千的学生拜在门下,但一个孩子一生的钢琴老师屈指可数。老师的一举一动和理念态度,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老师对音乐有多热爱,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音乐有多热爱,钢琴老师甚至会是学生钢琴学习生涯里的全部。每一点进步,你是见证人;每一次挫折,你是安慰者;每一个新领域,你是领路人;每一次登台演奏,你是最忠诚的“粉丝”。今后哪怕钢琴不再是每天必修的课程了,但是学习钢琴的美好回忆可能会经常浮现在脑海里,随之而来的还有钢琴老师的笑容、教诲、拥抱、启发和爱。能与美好的音乐永远共存在学生的记忆里,这种美好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
其次,每一个琴童都有自身的特性,做老师的应该懂得因材施教。我一直坚信如果对所有初学者都运用同样的教材和教法,只能显示出老师的稚嫩、惰性和不专业,最失败的艺术教育就是把艺术“模式化”。老师应该精心地了解和研究市面上所有的儿童钢琴启蒙教材,事先对教材里的每一篇章、每一段落、每首乐曲做仔细的探索,并且深知每一套教材的优点与缺点,每一套教材所适合的学生群体,然后根据每位琴童的手、耳、性格、机能和对音乐的基本理解来决定用哪一套教材。
老师也要根据孩子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调整教法。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注意力相对比较集中,可以即刻开始琴键上的教学,并且可以坐在钢琴前完成整堂课。而四五岁的琴童就不能在钢琴前花大量的时间,所以要允许孩子起来动一动、走一走、跳一跳,做一些游戏,以此来调解上课形式的单一化。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正是因为这一点,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琴童选择不同的教材和教法是唯一不变的准则。
从钢琴老师的角度出发,琴童的父母绝对应该是教室里重要的学生,尤其在初学阶段,父母应该参与琴童的每一堂钢琴课、每一天的练习和每一次的活动。老师除了需要经常与孩子交流外,与家长的交流也必不可少,父母如何参与孩子的学习,如何陪着上课,如何做有效有益的家长,老师都该在第一堂课就与家长达成共识。以后课程的进度、教材的选择、练琴的习惯和学习的规范化也都应该在探讨范围内,家长一定要相信老师的专业经验,并且积极配合。如果放纵家长不闻不问、不管不顾,老师以后的教学路会寸步难行,届时再想去改变家长就为时已晚。琴童在音乐学习道路上成功与否,与家长的配合支持程度有着绝对紧密的关联,老师一定要“教”会家长如何做一个有爱、有效、有思想、有文化的琴童家长。如果老师能与家长密切配合和沟通,琴童以后的学习道路必定会走得非常顺畅、自信和长远。
我认为在初学阶段家长和孩子一起上钢琴课是非常有必要的,越是年龄小、程度浅的孩子,家长就越应该一起听课。小孩子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毕竟有限,无法第一时间完全理解老师的指导,或是理解之后不能完整地记住。孩子们上完课把琴谱合上,如释重负地离开教室,回到家轻松一阵儿甚至是隔了一天再打开琴谱时,老师的要求可能已经忘了一大半。所以,除非是有了良好学习习惯的成年学生,否则家长要一起来上钢琴课,而不能盲目指望孩子靠自己的能力来理解、吸收和消化所有的课堂内容。而且家长出现在钢琴课堂上也能起到支持的作用,让孩子们感觉到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在学习钢琴,更是 “全家总动员”!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演奏程度不断地提高,家长可以逐渐“放手”,从每一堂课都参与慢慢演变成经常去、偶尔去……但是家长即使不听课,也应做到在课后与孩子交流,让孩子通过交流温习当天课程的要点。
当然,家长在听课时只能“听”,不能“教”!家长可以永远充当助教,并且永远只应该是一个旁听者和记录者。比如,上课时,家长最好坐得离老师和学生稍微远一点儿,只记录不参与;老师问孩子问题,必须由孩子自己回答;孩子弹得正确与否,家长绝不可以出面干预。如果家长忍不住要说两句,老师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予以制止,告诉家长学会尊重,学会沉默,学会做一个旁观者。如果老师发现家长性格比较暴躁,总是不停地干扰老师和学生,那就礼貌地请家长暂时离开,先不要听课。一堂钢琴课上唯有老师和学生是主动的,家长必须是被动的角色!如果家长的确有与老师沟通的需求,也要等到课后再进行。
在西方的教育理念中,非常忌讳大人当着孩子的面议论孩子。这不仅是对孩子的不尊重,更可能危害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我理解有时候家长的确需要和老师就孩子在练琴、学习道路上的种种问题进行沟通与交流,但无论聊的是孩子的优点还是缺点,孩子的好或是不好,都不应该、也不可以直接当着孩子的面议论,有时甚至对孩子的存在和聆听丝毫不在乎。如果家长主动提出要与老师探讨孩子的种种问题,老师应该设法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认真地与家长沟通。如果有哪位家长“一时糊涂”,在老师面前毫无顾忌地数落孩子,可能是“孩子进步怎么不够大”,或者“为什么他不喜欢练琴”,甚至可能是“我的孩子似乎在音乐上没有什么天赋”等,只要老师听到家长在孩子面前发表这样的言论时,必须在第一时间给予制止,不仅不参加评论,更要马上告知家长这种行为非常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因为这种当面的讨论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我最不赞成传统教育中“表扬会让学生骄傲”的观点。我们常常低估学生,认为他们一经表扬就容易骄傲,一骄傲了就不再用心学了。事实上,孩子的努力得到认可,进步得到表扬,难处得到理解,才是他们继续学习的最佳动力。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肯定,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继续开开心心地练习;如果被批评,回家就需要缓冲一段时间,淡化情绪,然后才有勇气继续学习。
孩子学钢琴都是从无到有,每个人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没有好坏之分。老师们应该经常表扬孩子,不是用“你是天下最聪明的孩子”“你以后一定是钢琴家”之类空洞的大话,而是给他掌声,给他拥抱,说 “我觉得你今天有很大进步,我很欣慰”。鼓励和赞扬常有无穷无尽的力量,一句赞扬的话可能会支持孩子走得很远。
我自己学生时代的钢琴老师就是一位很传统的中国教师,即使我心里知道老师很喜欢我,却也很少听到他的表扬。记得我十四五岁时,第一次参加大型音乐会,为此每天练琴十多个小时。表演结束了,观众的掌声雷动,反响热烈,但我最想听到的还是钢琴老师的赞扬。回到后台,老师面带笑容朝我走来,拍拍我的头说“你辛苦了”。那一刻,我特别失落,因为我认为当晚的表现应该远不止“你辛苦了”这几个字,虽然我知道这些举动对于老师来说已经是最大限度的称赞。时至今日,我依然认为,如果当时老师对我说“你今天太棒了”之类的话,我会练习动力更足,会幸福几十倍。因此,请一定不要吝啬你对孩子的赞扬和祝福。
我认为每一个作曲家在创作时,一定都是先有一个标题呈现在脑海里,可能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人物对话,以及特有的场景和背景,或只是有一个清晰的音乐形式作为自己音乐的根基。总而言之,从标题开始创作,由标题引发出创作思路,理念和灵感是作曲家的必经之路。作曲家从来不会先随意写一段音乐,再去寻找标题。所以音乐的标题是引导孩子正确理解音乐情绪、情节、情怀和情感的最佳途径,老师上课时也应从标题开始讲解、开始想象。先要清晰地明白这一首作品性格、背景、人物、形式、风格,或者说基本的音乐色彩,才有可能正确地演绎好这首作品。有太多学生将一首作品弹了许久,甚至已经上过台、比过赛、考过级,却还不知道曲名是什么。“不知道”可不应该是琴童保留曲目的共有标题啊!
只有理解了标题的中心思想与核心内容,才有可能真正把这个思想和内容通过音符表达出来。在不理解标题的情况下演奏出的音符,一定是空洞和乏味、无情和无趣的。我认为老师们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讲解标题。标题音乐要从故事情节、人物背景开始想象。即便不是标题音乐,而是练习曲、小步舞曲,也应该从标题联系到曲式特征。老师应该讲清楚:练习曲,我们在练习什么?进行曲或舞曲的节奏该如何理解和掌握?第二,明确乐曲演奏的速度范围。比如是快板还是慢板?音乐性格是欢快的还是忧郁的?旋律线条是歌唱性的还是器乐性的?第三,分析乐谱。乐曲是什么调?一小节几拍?几分音符为一拍?这些都需要具体明晰。最后,再总览全曲,让学生大致了解整首乐曲哪些地方重复,哪些地方前后变化很大。
以上前期工作都做好后,老师就应该把作品尽心尽力地示范一遍,然后制定学习计划。学习计划从大的框架落实到具体细节,包括先分手练习还是先合手练习,一行一行练还是一段一段练,指法要特别注意哪些方面,等等。
钢琴教学最忌讳的是拿到作品后直接从第一个音符开始弹,最后虽然曲子熟练了,但其精髓和灵魂一概不知,这不是学习音乐该有的态度。先分析、讲解、示范,再提出要点和关键,最后再着手分段、分句、分手练习,这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