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竞争合作到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传媒发展进路探析

2018-10-15 13:12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粤港澳广东香港

段 莉

粤港澳大湾区从地域范围来看,与原泛珠三角城市群基本一致。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原因,相比国内其他地区,粤港澳传媒产业自改革开放起便开始了密切而复杂的往来关系,共同型构了该区域传媒产业格局。进入新千年后,市场与技术结构的不断变化,新的媒介环境正在形成,加之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机遇,如何协同发展、保持全国传媒产业,甚至文化生产的领先地位,成为该区域内传媒产业发展的核心议题。对此,需要从区域传媒关系建构的历史机遇、动力机制、互动模式等维度出发,分析粤港澳传媒产业格局形成、势能发展的核心,从而探索协同发展、协同机制、协同治理的逻辑方向和战略重点。

由于三地存在差异较大的制度体系、治理模式、产业分类,因而本研究首先需界定对象。中国内地语境中的传媒产业主要指传统媒体从事业而非产业化组织转变为自主经营主体后,在企业化、市场化、集团化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产业体系,所有制以原国有所有制单位为主,业务范围从原来的新闻及相关为主向其它方面拓展,构成了第一类分析对象,即主要包括广东省内由事业改制而来的几大传统媒体所涵盖的主营业务。第二类对象是港澳地区所有与广东产业相关的业态门类,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影视业。第三类为传媒新兴产业,主要包括动漫、互联网产业,原因是三地媒介和文化类型增多后,粤港澳传统媒体均在此领域内有所拓展。

一、从“天空开放”开始的竞争与合作

在大湾区概念提出之前,珠三角地区传媒产业关系的发展受该区域经济、文化交往发展必然需求的推动,自改革开放之后不断加密,形成了一些特别显著的主场及脉络。

本区域内传媒关系发展重点初期是香港、广东之间的广播电视产业,起因是交往需要和技术驱动,格局形成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结构变动。改革开放之后,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往来逐渐增加,作为门户的广东成为先天的接泊地。经济往来必然带来信息与文化间的大量交流,加之技术方面的可行性,两地传媒关系的建构从香港广播和电视在广东的落地开始。广播因技术原因,香港广播事实上很早就实现了广东沿海地区的落地,甚至在20世纪70年代,广州地区广东广播和香港广播的收听率比达3∶7。电视方面以广东沿海星罗棋布“鱼骨天线”(一种接收UHF波段电视信号的天线,因形似鱼骨而是称)开始。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广东已能够收看到香港四大频道:无线的翡翠台、明珠台、亚视的本港台和国际台,这一方法至80年代已极为普遍。

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倒逼,广东不得不正视香港广播电视内地落地的合法化问题,由此两地传媒产业开始了制度化的合作与竞争。1994年广东有限广播电视台成立后,在所属有线光纤网中开始传输经过过滤的香港亚视和无线电视的四套节目,默认了香港电视的进入,“回报”是插播香港电视的广告。2002年之后,亚视的本港台和国际台、无线的翡翠台和明珠台,分别被官方批准正式进入广东有线电视网。2006年国家广电总局先后批准凤凰、华娱、星空、MTV以及香港无线、亚视的4个频道和澳门的澳亚等9个境外电视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合法落地。境外媒体与内地媒体共同发展的早期市场,成为广东传媒产业与其他省份相比的最特殊之处。

“广东天空开放凸现体制弊端”,也凸现了广东广播电视产业在规模和实力,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人才、专业技术和技能三大方面的差距,客观推动了当地传媒产业的快速发展。之后,广东广播电视产业从基础设施建设,四级办电视,管理体制改革,企业化、市场化、集团化运作等方面展开了深层次的改革发展,很快重构了区域内格局。广播方面,1986年底,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4个月后,广东广播在珠三角地区的收听率就上升到了78%,香港电台的收听率则降为22%。90年代初,境外广播(主要是中波频率)基本退出,给本土广播业腾出了发展空间。2004年广东电台在深圳开办了国内第一家面向港澳地区、服务港澳地区听众的南粤之声。然而电视领域却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调整发展期。1997年广东电视收视率排名为无线翡翠台(62.3%),亚视本港台(57.2%)、珠江台(16.5%)、广州台(14.9%)、无线明珠台(14.7%)、广东卫视(9.3%)。1999年广州通过省有线模拟网可收看到的36个电视频道中有30个是境内频道,但6个境外电视频道总共占有72.5%的市场份额,其中仅香港无线电视台翡翠频道一家份额即达42.4%,而境内电视频道该年全部市场份额仅为27.5%。2004年之前,广州地区电视剧收视市场多年来形成了无线翡翠一超强与亚视本港、广州34、广东珠江、南方影视四小强领先的频道格局,属于广东电视产业的“外强我弱”阶段,之后进入南方集团两省台超越香港电视阶段。2004年以后亚视本港电视剧收视率持续下跌出局。2005年上半年,电视媒体在广州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指数中境外及香港电视为45.1%,境内电视为54.9%。截至2015年,广东省共有广播电台22座,公共广播节目206套,电视台24座,公共电视节目套数222套,总收入261.28亿元。

这一阶段另一个显著变化是两地产业合作频次及形式的增多。1978年起举办的“省港杯足球赛”就已经实现了广东电台与香港电台互派记者协助现场直播的合作。1979年香港无线与广州电视台联合制作春节贺岁节目《羊城贺岁万家欢》。节目和电视电影引进是当时最主要的合作模式。80年代是港剧的黄金时期,当时引进的亚视《大地恩情》、《霍元甲》、《射雕英雄传》、《上海滩》等,90年代的《流氓大亨》、《鹿鼎记》等香港电视剧都在内地也掀起了收视高潮。1984年,广东电视台与香港无线电视合拍了电视剧《铁桥三》。节目合作方面,广东电视台《今日广东》向凤凰卫视欧洲台、美洲台,香港美亚电视台等提供播出节目累计达12 780分钟。90年代广东每周一次向香港新城电视台提供有关广东的报道。1991年珠江经济电台与香港电台合办《粤港经贸专线》节目,后有《粤港法律专线》、《粤港专线》等。2005年广东电视台与香港电台电视部以“资源共享,独立编辑”原则联合摄制电视系列片《泛珠三角演义》。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两地传媒合作领域不断拓展,2001年凤凰卫视与广东广播电视发展中心共同组建广东国际传媒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广告、节目和大型活动。2004广东电台与香港新城电台两地节目联播,并展开活动合作,举办粤港业余粤曲大赛总决赛、省港杯歌唱大赛等。2006年南方传媒(香港)有限公司成立,2007年南方国际传媒控股有限公司和香港爱国爱港资本机构联合开办点心卫视(粤港频道)通过亚太6号卫星上星,同时在香港Now宽带网开播,成为内地第一家覆盖香港、澳门、广东的粤语电视媒体。

两地传媒竞合关系及市场格局的发展变化是一场极为复杂的实践,仅收视问题就需区别、深入研究。香港电视早期内地市场占有率主要是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两方面,而在新闻等相关内容上,内地传媒占有绝对优势,其变化也随着内地电视剧产业和新闻业务能力的发展而不断改善,图1就从一个维度反映了这种变化。就广告市场来看,早期对香港媒体采取在内地过滤接入,但出让插播广告权的模式开始,但正式获批落地以解决“身份”问题后,即提出了插播广告的分账协议,亚视提出高达5成的分账比例要求。随着各自产业发展的变化,也出现了香港频道落地播出虽然限制在广东境内,但其经营活动却覆盖到全国的现象,如香港亚洲电视在深圳、广州、上海、成都等开设联络处。香港很快成为广东文化产业的主要贸易伙伴和投资者。2007年之前,广东文化产业中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等领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就已累计至少270个,合同金额6亿多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亿多美元,其中九成来自香港。

两地实践历史表明,不同体制区域传媒合作中,一旦政治性、政策性、法律性的限制和制约性因素解决之后,客观上就形成了一种一体化市场,市场在资源配置、区域竞争合作模式选择,以及产业分工体系形成过程中都是最重要手段。

图1 广州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变化

二、媒介生态变化中的产业格局演化

粤港澳地区传媒产业的关系开始于广播电视产业,由粤港两地的大型传统媒体主导,开启了一体化市场格局的建构,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电影等产业的竞争与合作不断加密,部分领域出现了区域性的产业链,阶段性呈现出清晰的空间和业态结构。这种结构的生成与变化,早期的主动力是基于地理空间的受众市场容量和产业生产能力,后期则主要因新媒体对传媒生态的重构而演变。

(一)业态与空间可识别阶段

2000年之前,粤港澳区域内传媒产业格局很快形成且明显具有可识别特征,各地区传媒产业的业务类型、产业边界、交往类型相对清晰,各产业规模初显,业态间合作的产业链初构,共现为当时粤港澳传媒产业的格局。

1.本地化:香港的归港与澳门的有限

根据之前分析,香港传媒产业虽然发达,但因为往来初期内地市场巨大而当地传媒竞争力有限,形成了其在内地巨大的影响力。随着内地传媒产业的发展,香港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空间逐步回归香港当地。相比之下,澳门虽有频道实现了广东落地,但其内地市场和影响力较为有限。

香港是亚太资讯中心之一,就产值等指标来看,传媒依然是区域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1994年香港官方公布数据显示,当地每日印行的报纸多达76家,平均每4人每天购买1份报纸,知名的有《明报》、《文汇报》、《大公报》等;期刊600多种,广播公司2家,免费电视台4家,收费电视台4家,卫星电视6家。2005—2015年香港相关产业增加值统计数据见表1。2007年,香港电视与电台GDP附加值为70.1%,电影与录像GDP附加值为21.5%。2015年,电影及录像和音乐界别的增加价值为35亿元,占文化及创意产业总增加价值的3.2%。电影及录像和音乐界别的就业人数为15 050人,占文化及创意产业总就业人数的7.0%。2003年,香港中央政策组发表研究报告《香港创意产业基线研究》,战略性展开了更为宏观、系统的产业规划,以重点发展的电影产业为例,2007年,电影业为香港GDP贡献了21.5亿港元的附加值,2008年,当地政府又以5 000万港币启动“电影贷款保证基金”项目。

表1 香港相关产业增加值[注]《香港文创产业发展报告:看看香港11个文创行业现状》,搜狐网,2017年7月27日,http:∥www.sohu.com/a/160196699_99921598。(单位:百万元)

澳门主要有澳门卫视、莲花卫视、澳亚卫视三大电视台。除澳亚卫视覆盖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文台受众定位面向内地、港、澳、台等地区外,其他电视台均为地方传媒,区域影响力有限。其中澳门电视台自1984年成立以来,一直亏本经营。澳亚卫视最先在内地落地的是其中文台频道,2006年澳亚卫视与内地集团签订了落地协议,全面进入珠江三角洲地区,现澳亚卫视中文台节目已进入香港宽频与香港银河卫视。澳门现有8家中文日报和5份主要的中文周报,总印数超过10万份,澳门报业对外传播声音微弱,广告和发行量都较为有效。每天有超过40种香港报纸和杂志运销澳门,《大公报》、《文汇报》等香港报纸在澳门设有办事处,内地媒体也有进入,《珠海特区报》是在澳门发行量最大的内地报纸。

2.广东传媒产业竞争格局的形成

受香港传媒业进入的推动,广东作为国内文化体制改革的前沿,最早展开管理企业化、产业化、集团化发展的转型,很快形成了可与香港竞争、领先内地市场和极其影响力的传媒产业格局。

目前,广东大型传媒集团主要有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珠江电影集团公司、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家庭期刊集团,佛山传媒集团等。2002年出版报纸126种,总印数42.57亿份,均在全国排名第1位,期刊排全国第4位,广告2003年发生额165亿元,排名仅次北京,其中狭义传媒业广告收入100亿元;2015年,广东省期刊种数181种,总印数15 520万册,总金额123 088万元;报纸种数101种,总印数389 869万份,总金额468 787万元;录音制品合计656种,发行量1 049.93万张。2015年广东省共有图书出版单位19家,出版图书13 504种,总印数2.92亿册,实现销售收入14.5亿元。拥有互联网出版资质的企业58家,关联企业超过3 000家,总产值超过1 800亿元,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核心区和密集区的数字出版产业带。2010年广东省传媒发展指数显示,广东生产指数(91.83)居全国第一,媒介生产能力较高,报纸总印数对生产指数得分贡献最大。可见,广东传媒产业快速发展期的中心城市为广州,主要集中于出版、广电两大传统媒介领域,以大型组织/集团化发展的模式为主。

表2 2014年广东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排前五地区及占比[注]广东省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广东经济年鉴(201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年版,第159页。

随着技术和市场的显著变化,广东乃至大珠三角区域内的传媒市场格局的流动性已显现,2000年前后形成的边界较为清晰的产业格局不断被解构,出现了更为频繁的分散与集中现象。这种现象多出于上表所示的部分新兴相关产业中,特别是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不仅使自身业态的发展显著,更重要的是推动了传媒产业从内容到市场的整体转型。广东和香港传媒业原本清晰的业务类型不断拓展,地域关系的核心也不再是香港—广州,传媒产业竞争与合作范围小至广州与周边城市,大至覆盖/辐射全国、全球。

(二)媒介融合:产业和空间格局巨变

新媒体全面冲击着传统出版和广电产业的业务领地,先是抢占内容的传播渠道,然后提出内容生产类型全面改造的内在要求,最后是内容、发行、广告、资本……传媒产业内部各类市场的完全重构。

1.传统媒介的没落

以广告这一传媒产业最为直接的市场收入为例,传统媒体正在经历广告的断崖式下滑。1993年全国8家广告额过亿元的报社中广东占4家,广州日报社、羊城晚报社、南方日报社、深圳特区报。2003年,广东的报纸广告收入占四大媒体总广告收入的60%多,而电视广告收入只占20%多,广播和期刊仅占10%多,2006年,《南方都市报》广告额为18亿元左右,南方报业集团2008年广告收入13亿左右,但从2013年开始每年广告下降一个亿。各种情形表明,曾为广东争得全国传媒业高地地位的几大传统媒体,无论从内容影响力还是市场份额都显著下滑。这种现象是新媒体技术推动时代变革中的全球趋势。2013年,腾讯销售收入高达604.37亿元,净利润170.63亿元,是2013年我国整体报业净利润的2倍。百度一家的广告收入超318亿元,逾广东省广告市场总额的四分之三。2011年,广东媒介发展指数显示,相对于生产指数和盈利指数,受众消费指数相对落后,这说明媒介生产可能存在过剩情况。从广告竞争指数看,广东省排在全国第十位,媒介环境指数居全国第五位。

香港传统媒体也面临同样情况,2015年7月,香港经营56年的《新报》因年亏损约千万港元而停刊,创刊76年的《成报》暂停出版印刷版。过去5年香港免费报占整体报纸广告市场份额由6%上升至14%,但收费报纸的广告收入则按年下降1%,2015年4月1日,香港政府决定不给亚视的本地免费电视牌照续期,于2016年4月2日停播。亚视2010年收益为1.8亿港元,但一年至少要有6.6亿收入才能达到收支平衡。2017年底,亚视公布债务重组消息,称重组完成后再重申电视牌照,但至今无果。2016年底,上市28年的TVB首次发布盈利预警公告,称其利润下滑的原因是广告市场预期收益按年下跌接近4亿港元,即减少约13%。2017年3月10日,成立近24年的香港首家付费电视“有线电视”,因连续九年亏损且卖盘不成或闭台。此前关停的电视还有1978年倒闭的佳艺电视,2008年停播的东亚卫视、M、Channel和新资讯亚洲电视。

2.传媒转型发展

面对媒介融合的技术和资本压力,传统媒体纷纷被迫开始了从技术到内容和市场的全面转型。

香港now宽频电视(now TV)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商业IPTV业务其中之一,有163频道,包括15个音乐频道、4个高清频道和19个无线收费电视频道,另有11类自选影像服务,该台在港最早实现“四网合一”,在其宽带电视、网站、移动电话和 “eye多媒睇”电话四个平台联播,客户可任选平台收看。香港报业的转型也极为明显。壹传媒旗下的《苹果日报》在新媒体的改革位于最前沿,2011年该报日平均销量跌至25.9万份,比上年下降12%,2014年为17万份,其收入来源开始由报纸拓展至网络,推出“动新闻” APP,另其Facebook专页读者较多,YouTube频道有92.4万人订阅,累计观看10.9亿次。《文汇报》、《大公报》、《商报》等报纸都开始新媒体业务转型。澳门数码媒体产业2014年有机构207家,收益为13.73亿澳元;2015年增加至512家,收益达29.89亿澳元。

广东媒体融合发展也基本采用相同模式。1995年,《广州日报》电子版领先全国地方媒体实现上网,1999年成立大洋网,2005年推出手机报,2006年,在国内率先推出数字报,现有IVR语音报等系列产品,3个WAP版手机报,9款彩信版以及13款手机报短信产品。由于广播电视产业在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方面的特殊性,广电网络与各类“盒子”(网络电视)之间,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磨擦,但在内容传播转型的总体趋势来看,也经历了与报业大致相同的路径,先是与互联网的对接,后向移动互联网客户端拓展。例如,广州电视台新闻部有新媒体平台“掌中广视”。

如果以主体身份和功能的再确认为标准,传统媒体正在经历一场并不成功的转型。广东新闻媒体融合实践存在1+1=1,即只是叠加新闻,而非融合新闻的现象,且在转型中极大程度上解构了其作为新闻和文化传播媒介的主体功能。大体来看,广东传媒转型方向主要有:1)发展园区、地产等非主营业务,羊城晚报2007年建设的羊城创意产业园,2016年产值过100亿元;南方报业集团2014年开始建设的“289”艺术园区等。2)在新媒体端以内容扩散为路径,“成功”地从新闻媒体转向了服务媒体。例如,南方报业集团实现了“南方+”客户端和并读APP——服务平台转型,其中以党政机关政务自媒体为主体的南方发布号有120多个账号,实现了地市官方发布号全覆盖。广州日报开设了面向服务城市街道社区的新媒体“微社区e家通”。羊城晚报的“1+N”矩阵主要以生活服务为主,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的业务布局以媒体、数据和交易为主。

3.大文化转向

传统媒体转型中主体功能的迷失受制于其媒介属性和时代环境。在内地传媒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曾有过激烈的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的争论,随着新媒体主流生态的形成,此问题自然退出。在当时的传播环境中,传统媒体因为掌握了主渠道,一定程度上也掌握了内容方面的主动权,所谓的“内容为王”也是基于传统媒介之间的竞争关系而言。互联网虽然最初以媒介功能出现,但因其渠道的开放性,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内容生产机制和格局,呈现出了去中心多元化、平台化的特征。由此,较好理解传统媒介转型的困难:以媒介为主的改革,与互联网企业相比不具优势;以内容为主的改革,无法应对内容的泛化现象以及网民文化生产力的活性。

基于此,传统媒体核心业务拓展路径是转向大文化内容的生产。之前传统媒体最核心的业务是新闻生产和渠道控制,文学生产并非报纸主业,影视在制播分离体制下,也是外部单位生产,传统媒体可提供的内容实质较为有限。互联网时代,新闻的公共品属性越来越清晰,以新闻为基础的二次售卖模式,在渠道功能已显劣势的传统媒体中已不可持续。当代新媒体内容生产包括综合类、视听类、文本类和功能类四大门类,涵盖20个细分领域(见表3),以参股或直接投资的方式,转向那些需要集体专业化合作、大成本制作的文化内容生产,成了较多传统媒体共同的选择,当前主要业态是电影和动漫产业。此外,广东先后两批19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有一些产业链涵盖了传媒产业的一些子目,如新闻出版业、音像业、影视业等,反映了大文化发展转型的趋势。有代表性的机构有:佛山传媒集团,其发展过程中逐步整合了当地最为主要的文化机构,以佛山日报为主体,包括佛山电台、电视台在内,其中,佛山电视台负责管理的“琼花艺术剧院”又包括佛山青年粤剧团、佛山话剧团、佛山演出公司、影剧院、音像出版社。

表3 文化新业态的基本分类一览[注]王建:《新兴文化业态的概念、分类及特征》,《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第10期。

粤港澳电影和动漫产业格局虽已较为清晰但有加速变动的趋势。1999年,香港电影占据了广东电视市场的70%以上的份额,而近年来,香港电影无论从市场票房还是从其文化特质方面,都无法再现往昔的繁盛。2013年,广东包括电影动漫在内的制片单位主要有:广州有珠江电影集团等12家、深圳电影制片厂等6家,珠海1家。2015年,广州有珠江电影集团等30家、深圳电影制片厂等30家,珠海1家,东莞6家。2013年,广东提出拍片申请的电影制片机构99家,广州31家,深圳57家,此外为东莞、佛山、珠海、肇庆、惠州等地机构,立项备案128部,拍摄完成并审查通过的有46部,比上年增长48%,当年公映粤产影片和有广东机构投资的影片共34部,比上年增长30.7%;当年粤产影片票房总收入约合25亿,比上年增长250%。2015年,拍摄立项申请获批210个,同比增长16.7%,全国上映广东出品电影30部,同比增长25%,广东制片单位参投外省出品的电影37部,同比增长131%,仅次于北京。粤产影片年票房总收入6.94亿元,同比下降1.85%,占全国国产片总票房的2.56%,同比下降2.53%。动画片票房收入居全国前列,其中4部动画片票房超过3000万元。深圳腾讯视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5年参与出品的电影多达12部。

动漫产业的发展显然与时代文化发展潮流紧密相关。香港动漫起步较早,上世纪六十年代已有三家动漫公司,出品有《铁扇公主》,在内地拍摄了《大闹天宫》等经典作品。由于早期市场环境尚未形成,产业发展相对缓慢。而近年来广东动漫在市场、政策、技术等的大力推动下,产业整体规模很快超过香港。2015年我国动漫产业核心业务(不含动漫衍生品等)总产值1131.58亿元,广东动漫产值所占比重介于33%-38%之间,居全国首位。广东电视动画产量2012-2015年连续四年全国第一,2009年至2015年,票房收入最高的国产动漫在前十名中,广东占了八部。中央电视台与五家卫视卡通少儿频道的周收视最高、年度收视最高的动画电视剧,广东作品占了八成。

三、传媒产业格局演进中凸现的重大问题

从以上实践过程梳理可见,粤港澳区域间从传统传媒产业格局成型到大文化生产格局的发展进程中,竞争与合作虽然极为密切、频繁,但仍处于各地分治阶段。往来加密的结果必然导致更深层的利益对话和分工协作,加之进入媒介融合下的大文化发展阶段,若从区域战略维度审视,粤港澳主要城市文化相关产业发展的无序状态明显显化,问题的核心在“边界认知”。

(一)跨边界思维

在粤港澳传媒产业发展过程中,新媒体事实上突破了传统媒体业务,也通过资本突破了政策性限制,包括地域边界在内的边界问题需要重新思考和界定。

广东作为对接香港、境外传媒最早的对接地,也是国外大型传媒集团最早开始凭借资本和技术优势强行“市场准入”的地区,“不能自己办阵地、建渠道,就借我们的阵地、渠道落地;文化项目进不来,就与经济科技合作项目捆绑进入;中央媒体进不去,就先进地方媒体;融投资不允许,就通过合资再合资曲线入股。”1999年成立于香港的TOM集团在大陆的主营业务包括互联网、出版业、户外传媒、电视及娱乐业务,其互联网业务在集团收入组合中2006年占51%,达到7.82亿港元,其中tom在线占互联网集团总收入的98%。2006年通过19.9%股权转让,凤凰卫视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结盟,当年10月,凤凰新媒体作为凤凰卫视传媒集团旗下的跨平台的网络传媒诞生。2008年香港对内地的服务输出中,计算机及信息服务为1.9亿美元,专利权及版权费为0.93亿美元,个人、文化及康乐服务为0.34亿美元,广告、市场研究及公众意见调查服务为3.06亿美元。

随着内地传媒业的快速发展,这种流动开始表现出双向性。乐视集团在香港布局是2014年开始的,2015年,乐视体育以4亿美元购得三年香港地区英超版权,价值超过上一个版权周期的一倍,打破了香港当地电视香港有线电视与now TV轮流转播该节目的格局。之后,又以超过一亿美金的价格购得NBA在港五年全媒体版权,包括新媒体、OTT网络电视在内,总价超过上一版权周期的四倍,其目标是赛季末使乐视香港用户增至100万。

粤港澳传媒产业甚至在不断突破产业链结构,呈现出全产业融合现象,仅在电视摄制领域就已极为清晰。以内地资金为主、内地市场为依托,内地、香港、台湾电影团队合作制作的生产模式已显端倪,中国内地无疑已成为香港、台湾和澳门重要电影企业和主力影人的发展“基地”,2010年,内地与香港的合拍制片方式,甚至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生产的“主流趋势”。

由此可见,新媒介环境下的技术、资本、内容、市场的融合已完全重构了基于组织、行业、甚至地域的边界框架。

(二)新定位取向

媒介融合中的区域特色和定位有了新的指向,需要突破产业和地域思维的框架,以业态、空间等全面融合的模式来重新规划特色化战略,此间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是深圳。

深圳是广东地区传媒产业定位最为清晰的城市之一,虽以“文化产业中心城市的枢纽作用”(见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定位,也拥有大型报业集团、出版、广电等完整的传媒产业体系,但其在当前的文化发展实践中最显著的特色是技术、设计引领,国际化发展的战略。

科技引领方面以腾讯、华为、大疆等国际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相关院校为支持。2002年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组建,第二年成为国家首批35所试办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之一,2007年南方科技大学筹建,2010年开始招生。设计方面,2008年深圳早于上海被授予“设计之都称号”,2017年开始打造“深圳设计周”品牌活动。为了鼓励社会创新创业,深圳市特别政策性推动科技和文创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创客生态培育系统,大力扶持创客空间发展,2015年开始创办每年一度的国际创客周,2016年成立深圳市互联网创客促进会,确保了深圳大文化生产的硬件、软件,渠道、内容优势。在此基础上的国际化则成为一种整合机制,可以高度整合不同领域的相关活动。学者李蕾蕾等曾通过对深圳媒体发展大事记进行地理网络分析,发现深圳传媒产业近30年来与72个城市和国家发生了实际的联系,包括媒介监管和行政视察、媒体创办与经营、内容制作与报道、技术引进和设备更新、对外交流、行业协会活动等,且其外部联系并未通过广州建立。国际定位在深圳所有相关领域、重大活动中都有所反映,1989年深圳—珠海国际艺术节,1998年国际少儿合唱节,深圳国际海报节、深圳国际创客文化节、深圳国际电玩节、深圳国际打击乐文化节国际水墨画双年展、国际双年钢琴比赛、中外艺术精品演出季等文化节庆品牌,2006年,深圳文化领域所获的国际级奖项就已达26项。

以上几方面共同形成了深圳在新传媒格局中的占位。在大文化格局中,除去日益公益性的新闻业之外,广州在传统媒体内容生产方面的可识别度已非常低。以音乐为例,广东曾经是全国流行音乐文化生产高地。1977年组建全国第一支乐队,1985年举办第一个原创流行歌曲(电视)大赛,1979年太平洋影音公司成立,与之后的中国唱片总公司广州分公司、新时代影音、白天鹅音像四大专业唱片公司一起,不断推出新歌、新人,建立了内地现代音乐工业的基本架构。1990年甚至成立了广东流行音乐学会,标志着广东流行音乐人已经团结为一种自觉的社会文化力量。到21世纪,广东已有超过200家唱片公司。但至此之后,北京等地文化政策、业界实力和整体环境变化都释放出巨大的文化吸引力,广东音乐内容生产方面的优势不再。2002年广东电子出版物2.18万张,在全国排名第19位,而且数量仅占全国的2/10 000,远远落后于全国。然而音像业是广东省支柱文化产业,2003年广东省光盘生产工厂17家、光盘复制企业35家、光盘生产线114条、音像带复制厂45家,全省音像业生产能力占全国一半以上。2002年互联网产值32亿元,在当年10月到2003年10月全国180家单位申请设立互联网出版机构的背景下,广东没有一家知名的传统新闻媒体和出版单位获得互联网出版权。网易把总部搬至北京,广东在面对信息技术时代的版权业、内容业,从观念到行动已经落后了。如何重新定位布局,特别是广州作为曾经的文化产业高地,需要进一步规划和提练。

(三)湾区发展框架

粤港澳区域内的传媒产业发展无论从文化相关产业内部来看,还是其在整个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中的相关性来看,都面临着湾区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需要在这一战略框架下尽早开始战略定位和格局规划。

湾区经济模式是对近年来引领力不断显著的世界几大城市群发展路径的概括,这些区域除了地理位置上的相似外,还具有以技术、创意、文化为引领,经济结构高度开放,国际交往网络发达,资源配置和集聚外溢功能极强等特点。比对几大湾区,我国粤港澳地区经历了近四十年快速发展阶段,也有了相类似的发展趋势,但除了经济增长速度远超其他知名湾区外,在以上方面的优势和特征并不显著,借鉴世界湾区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方向,有利于区域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因为成为新战略之一,从国家层面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其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功能上将完全升级粤港澳城市群间的空间合作模式,从初期产业转移的前店后厂式,以及CEPA推动的传统服务业合作深化,转变为以高端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自由化为主导的新协同发展模式。因为涉及不同政治制度、管理体制,战略协同需要有较大程度的制度创新和政策性利好,将整体性升级粤港澳治理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文创产业自然也进入新的战略机遇期。一方面,该区域主要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已进入后现代文明,文化创意产业本身的经济与社会影响力占比不断提升,成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其次,传媒和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知识溢出功能,具有显著的外部性,是当代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和实施,需要区域内文创产业协同发展,形成极化效应,以推动战略转型和城市升级。

大湾区格局中的传媒产业重构已完全实现了从传统传媒产业向互联网平台的转移,互联网技术和资本已完成了媒介转换,而且媒介的更新仍在继续;内容生产方面,充分激活了大众文化创作热情,也推动了全社会文化生产型组织的创建与发展,但与传统传媒机构间的内容生产互动,以及全社会的文化发展生态,都需要在技术、资本、市场、政策的合力下不断优化。

四、协同发展机理:文化、市场、政策

在传统媒介主导的时代,无论是政策主导,还是市场配置机制,粤港澳传媒产业间都因为往来的有限性,以及地域、产业边界的清晰,竞合思维和模式足以应对其区域化发展。进入媒体融合时代,各种边界被打破,传统的竞合思维已不适用,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被列入发展议程。从粤港澳传媒产业发展历程来看,协同发展必须基于文化发展的基本需求、一般规律和总体趋势。在路径方面,进一步优化市场和政策两种动力机制。

(一)根基:文化协同发展机理

协同(synergy)理念出于新兴学科——协同学,其最初核心是发现并科学描述了一种自然规律,即甚至在自然界都存在的“无序状态中‘自发地’产生出有序性结构的现象”。有学者基于此建构了“社会协同学”认为人类社会中有序性结构的形成,是人类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实践来构建的,可以通过社会协同,实现社会系统跃迁,将无序变为有序。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有序社会结构,其区域空间内的交融、协同自古有之,在当代文化生成环境中,发展出更为复杂的结构、机理,协同现象从文化生产内部扩展至以文化生成为中心的相关外部领域。

就文化内容而言,文化协同发展是一种有意识的对话与区隔的实践,内含动力、目标清晰,普遍存在于自然流布和相关业态互动之中。在文化自然流布和传播情境中,“文化区域”的形成是文化协同的前提和结果。粤港澳就其文化属性和文化呈现而言,属于同一文化区域(cultural area),本身即是“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占据的地域空间”,近年来又借助区域内传媒组织的规模化生产和传播实践,更是一种“共享一种占支配地位的文化倾向的若干社会所构成的相领地理区域”。如果深入分析该区域当代文化发展的理路和逻辑,可以发现其取向和目标的演变。文化自然流布时期,粤港澳文化协同的前提和方向基于清晰的区域文化认同。进入传统媒介快速发展时期,协同的前提和方向是内地大众文化生产高地,在全国具有高识别度。但地域文化影响力向外扩展的同时,内部独有的认同和凝聚力也在下降。进入媒介融合阶段,新文化协同的前提和方向尚不清晰。

与此同时,文化协同的复杂性还在于当代文化生产经济属性和功能的增强以及外部性问题。当代文化生产已超越精神性层面,伴随着多种利益趋动机制和分配模式,协同的复杂性增加。此外,文化和文创产业的外部性导致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协同问题越来越显著。游俊在研究文化相似区域间经济协同发展时曾提出,同一性文化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可能起到正强化循环和负强化循环效果,因为文化上的认同,有利于交流与互动,推动政策的协同互动,有利于协同发展,但也可能存在因文化的相似性而导致区域赖以发展的基础可能完全相同,导致区域之间的产业发展雷同,难以形成错位和互补,可能加剧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恶性竞争,导致文化认同度的降低,使协同的难度加大,导致文化与经济的负强化循环。

因此,只有基于文化发展机理的文化协同才可能是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粤港澳新文化发展过程中,首先需要形成具有较高国际、国内识别度的文化特质,基于此规划文化生产体系,调整理顺文创产业外部性关系,只能这样才能使其文化发展成为整个社会协同发展的新动力机制。

(二)市场:竞合关系的优化与协同

粤港澳现有传媒产业格局的形成中有两种最为明显的动力机制:以资本驱动和技术变革造成产业调整和产业链运动市场机制,以体制、政策、资金利导生成产业生态。政府机制就广东情况来看,其间二维结构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发展初期市场发展对政府视野和战略调整形成倒逼;大文化战略中,政府的主导性显著提升,甚至正主导着新市场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在之前的竞争合作模式中,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显示出巨大的能量。因为制度性原因,主要变革性力量是技术、资本,这两方面也最容易实现跨界整合。在内容生产方面,生产力主要是依靠社会存量,即当时在文化体制改革之后,在全国层面吸引的文化人才。广州《南方周末》的发展是最典型的例子,在其从一家地方娱乐小报发展成为一家全国性新闻媒体的过程中,集聚了强有力的人才吸引和流动活力,以及人才与事业之间超强的正向转换势能,成为全国最优秀新闻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各类人才集聚的高地,与其强大的内容生产力、传播能力、市场运营能力形成了高效的正向互动。就其竞争合作的机理来看,内容方面的合作最为复杂,之前合作基本限制于产业内,区域间的合作也并不丰富。香港与内地文化发展间的协同并不完善,特别是内容生产的借鉴吸收方面实质性交流并不多,因此面临产业融合,其文化再生能力显然无法应对传播导致的内容挑战。从市场发展维度分析区域内的竞合关系,主要是各自区域内的攻守,产业链上下游模式,即使在最为紧密的合拍片方面也是如此,合作中对广东本地力量培育不够。合作多以投资为主,借助香港的创作力量进入市场,停留在“借船出海”的层面,未能深入到核心创作层面。广东电影人才始终没有较大的发展。可见在内容生产方面的实质性的协同程度并不高。这种内容协同不足,甚至在城市定位方面就有所显现,表现为同质化明显、差异度不高的现象。

香港、澳门在文化体制方面较有一贯性,传媒产业的市场转型、大文化视野调整进展较为顺利。香港2000年成立了香港文化委员会, 2002年在文化咨询报告《一本多元,创新求变》确立了“开放多元的国际文化都会”的发展定位,以创意产业为新发展战略,一方面积极对接国际、进入内地;另一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人才政策,仅“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实施三年即吸引超过了1.1万内地人才。澳门政府2010年成立文化产业委员会,制定了发展蓝图,正从博彩业为主转向世界文化旅游中心定位,澳门2014年公布《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框架》,明确了本澳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位及方向,虽然于2011年启动了“澳门文化创意产业指标体系”,但“区域性和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创意格局研究更未列入考虑之中”,总体来看,依然存在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产业发展路径的思路,有被边缘化的风险。

广东省最初由市场倒逼文化体制改革,探索出了较为有效的文化管理模式,2003年,在媒介融合显著提速进程中较早提出文化大省的战略定位,业态上有大文化占位的转变,空间上表现为广州传媒业绝对优势渐褪,香港、广州周边城市间多元化发展,多城市、多业态竞争与合作显著加剧的现象,但各城市间更为清晰的战略定位尚未显化。

粤港澳传媒新格局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间竞争在版权、电影、动漫三大领域极为显著。版权方面,有“授权业内的奥斯卡奖”之称的香港国际授权展,2009年挂牌的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2017年深圳开业的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粤港澳版权登记大厅。广东省建设的版权服务网络至2015年有16家版权基层工作站,27家作品登记代办机构,越秀授予“国家版权贸易基地”,东莞松山湖高新区评为“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腾讯科技(深圳)公司“全国版权示范单位”,全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增至86家,最具价值版权产品增至46个,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为5 691.14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39%。

电影节现象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区域产业竞争与规划布局方面的杂乱状态。粤港澳区域内有1994年就开始举办1998年停办的“中国珠海电影节”,1997年开始的香港国际电影节,至2017年已举办了14届的“广州大学生电影节”,2003年创办的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2009年开始的澳门国际电影节,2010年开始的深圳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2015年创办的深圳国际微电影艺术节。2017年中国佛山举办了首届“广莱坞”微电影节,提出将深化“中国广莱坞功夫电影节”和“中国广莱坞国际电影节”,和“广莱坞微电影节”形成“三部曲”。动漫竞争方面,2006年开始的“香港动漫节”,2009年开始的深圳动漫节,2015年开始的广州国际漫画节,至2017年东莞已举办了九届的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

由此可见,粤港澳传媒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的强大逻辑和惯性思维对政策机制形成了强势渗透,特别是竞争思维在各地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中都有所体现。内地传媒产业快速发展阶段的市场合作看似热络实处低水平状态,热于资本、技术,而浅于内容等深度合作框架建构。这一现象也存在于政府治理思维和实践之中,进入政府战略化发展文创产业阶段,这一逻辑很可能建构扭曲市场格局,加剧区域内产业的竞争和内耗。

(三)政策:叠加效应向协同转型

粤港澳城市群间的空间合作模式从初期产业转移的前店后厂式,以及CEPA推动的传统服务业合作深化。区域协同发展最重要也是最大的障碍是行政壁垒,特别在粤港澳之间还存在明显制度的差异,跨区域政策性推动在香港和广东之间已形成以CEPA为代表的模式。

2003年、2004年,香港与内地签署了《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第一、第二阶段协议,内地承诺开放26个服务业领域,其中有多项行业(如广告、视听、文化娱乐等)属于文化创意产业范畴。2005年,《内地与香港特区更紧密文化关系安排协议书》(“文化CEPA”)签署,从机制上加强了内地与特区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实质性联系,内容包括鼓励内地、香港政府文化机构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鼓励和推动民间机构和个人在文学、戏剧、戏曲、舞蹈、视觉艺术、艺术行政、艺术评论、艺术教育、媒体艺术等领域交流合作,保护知识产权,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等10项内容。

随着粤港澳文创产业领域合作的加密,文化发展相关政策频繁出台,2008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把粤港澳合作提升至国家层面。2009年,《内地向香港开放服务贸易的具体承诺》、《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补充协议七),香港服务提供者可以在内地设立分销企业分销香港出版的图书。2009年,出台《横琴总体发展规划》,2010年,签署《粤港合作框架协议》,2013年签署《粤港促进电影业深入合作发展协议》。此外,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自由贸易区试验战略、港澳与内地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安排等都在强化区域合作与联动机制。

分析政策发展过程可见,区域合作从合作协议开始,其发展根据产业合作需求而不断扩展领域、丰富内容、细化措施,从而形成了政策叠加。媒体融合条件下的大文化生产,其共享性、外部性、互补性、公共性不断显化,政策叠加可能导致更多正向效应,互惠政策导致合作频繁与交往领域的扩张,其作用力向整个区域相关及周边产业扩散,出现放大效应、乘数效应、溢出效应、回波效应。但也可能出现某些产业在区域内的单维度、极化发展,形成畸形产业格局,甚至发展路径依赖和转型、协同困难等负向叠加。虽然这些政策叠加效果尚待评估,但现实发展趋势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文创产业协同发展已面临诸多跨产业结构,正全面挑战各城市间的区域综合治理能力,一个有限的有序系统要能够容纳无限的无序发展必须是一种能包容多方面、多层次的社会协同的“综合效应”。需要在更宏观的层面实现协同发展的制度性突破、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性规划和设计。

综上,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将不断实践制度性创新差异化的行政管理方式和经济、文化、社会相协调的协同机制。作为当代城市发展一种重要的驱动力,媒介融合时代传媒产业的新媒介、大文化转型不仅关乎自身竞争力,对整个区域的协同能力、发展水平都有着重要作用。粤港澳文化生产需要紧抓湾区战略发展的机遇,借鉴广东传媒产业快速发展时期在区域文化认同、型构方面,以及制度创新、政策调整、市场机制等方面的历史经验,深层次理顺文化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在更高的制度层面,以及发展规划、市场定位、政策协同方式等维度不断创新,从而重构区域内文创产业发展的战略协同、知识协同、组织协同路径。

猜你喜欢
粤港澳广东香港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行摄广东
解码粤港澳大湾区
“粤来粤美”
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了“计划表”
新机遇,新飞越
香港ifc商场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