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节彬
【摘 要】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至关重要,尤其是数学教学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很多论述,本文通过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发现学习”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学习 课堂教学 发现教学
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而不只是肤浅的兴趣活动。实践证明,真正的求知欲源于思维活动过程。当学生体验到通过自己的艰苦思索,可能找到和终于找到问题的答案时,求知若渴的情绪就会无比高涨,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旨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亲自探索事物、主动地发现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按自己的方式,而不是机械地按书本的方式去学习。只有这样,面对艰苦的学习,学生才会乐此不疲,东学善思,进而在不断增长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此目的呢?
一、利用“最近发展区”启发学生发现新知
“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独立探究能力经努力可达到的新知识的区域,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跳起来摘取果实。在这个区域里学生只需做些努力就可以达到目的地。为帮助学生进入“最近发展区”,每节新授课前,我首先搞清楚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为学生获取新知找准铺垫。例如,讲授分数的基本性质、新课前我帮助学生复习分数的意义、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告诉学生,这节课你们能运用学过的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个新问题,(板书新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
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呢?请你们注意观察,比较下列一组分数。(用PPT展示出来)
1/2 2/4......
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与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2份;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3份......所取部分实际上是同样多的。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把分数的分子、分母变化而分数大小不变的规律概括出来。从而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揭示规律
兴趣,是对客观事物特别爱好的感情状态,是一种个性的心理特征。当学生对某项知识真正发生兴趣时,将会千方百计地调动自己的潜在智能,积极主动地去获取,“发现学习”此时才能充分体现出来。所以,根据教材特点,凡属于概念教学,我尽量为学生设置能引发学习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使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例如,教学《质数与合数》一节数学课时,首先让全体学生都进入学习的角色。
第一,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将1至10各个自然数的全部约数写出来,写完后教师板书,指名报出各个自然数的约数。
1:1
2:1、2
3:1、3
4:1、2、4
5:1、5
6:1、2、3、6
7:1、7
8:1、2、4、8
9:1、3、9
10:1、2、5、10
第二,观察找出上面各数的约数有什么相同点,你们想想看,有什么规律吗?学生经观察得出(1)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本身。每个自然数的约数都有1和本身。(2)只含有两个约数的数,其中一个是1,另一个是它本身。(3)自然数1只有1个约数。老师在充分表扬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同时指出,如果自然数按其含有约数的个数来分,那么,我们可以将自然数分成质数与合数两大类。只含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数叫做质数。除了1和本身还有别的约数的数叫做合数。1是个特殊的数,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像这样学习,学生学习兴趣很浓使抽象的概念变为生动的印记。
三、鼓励学生质疑,促进“发现学习”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引发探知的欲望。让学生“发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者除精心设疑外,还应积极鼓励学生质疑。学生质疑程度的高低,可以衡量学生发学习主体作用的大小,质疑最能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能反映学生求知欲望的强与弱。对学生的质疑,我首先给予热情的鼓励,使学生产生一个良好的心态,在学生质疑中積极捕捉闪耀智慧的火花。通过合适的手段,启发诱导学生,培养学生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例如,应用题的教学,在可能的范围内,我鼓励学生多种角度寻找解题思路,让学生在多种算法中选优。如:“妹妹身高是150厘米。弟弟比妹妹高5厘米,但比哥哥矮2厘米。求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最初学生列出两种算式:
1.(150+150+5+150+5+2)÷3
2.(150×3+5×2+2)÷3
我问学生,两种列式有什么不同?哪种列式比较简便?学生回答第二种列式比较简便把求相同加数和的部分转化成乘法。我表扬了能把学过的知识用于实践的第二种列式的同学。认为这种解题方法好。这时,有学生指出,第二种列式并不是最简单的,最简单的列式是150+(5×2+2)÷3,我问大家,谁看懂了这种列式的意义?瞬间,许多同学举手。我请同意此列式的同学讲题意,他说,求平均数把同样多的部分做基础数,把不相等的部分平均后加上基础数,就是平均数。简捷的语言,清晰的思路,对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起到很好的引路作用。
“发现教学法”不是简单地去告诉学生们一个真理,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讨、去研究、去发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思想。它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新知、主动获取新知,使学生理智上对新知的渴望经努力变为现实,在不断品尝学的东趣时,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这样必然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教无定法,学要得法,教师的教法永远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这是课堂教学教法选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