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慧
【摘 要】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
【关键词】阅读 悦读 效率
行走于教室的走廊边,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孩子们手捧语文书,“认真”地读着课文中的“文字”。可能看到这样的情形我们会感到很欣慰,但这样的欣慰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小的隐患。为何在认真和文字上打引号呢?因为孩子的认真是害怕自己的表演无法满足老师内心对课文情感的需要而受到老师指责。正因为带着这样诚惶诚恐的心情,让我们的课文变成了由一个个符号所组成的枷锁,让孩子在读的过程中受到束缚,让本应享受的阅读成为负担。同时让我们的孩子失去了“悦读”的能力,变成阅读的工具。
初入三尺讲台我所面对的是学生群体是初入小学的低段孩子,作为两个全新的个体,如何能让孩子在入学之初就被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吸引而爱上阅读,为他们将来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如何能让自己打响教育生涯的第一枪,为自己未来的教学生涯灌注满满的信心。我一直带着这样那样的困惑和担忧,在不断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寻找答案,在课堂中慢慢找到打开学生阅读盲区的钥匙。
教学大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但现实中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常常出现教重于学和做的现象。特别是在低段教学中,由于低年级的孩子词汇储备有限,语言组织能力差,很多情况下都需要教师去引导他们。很多情况下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基本上还是以讲为主,以一问一答这种教学模式为主。在这样一种教学状况下,实际上老师的教学是被一个一个的问题串起来的,学生还是在被老师死死的拽着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合作的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相对的都还比较少。孩子的阅读思路被老师框定在一个模式之中,无法真正表达自己的真情實感,无法直接面对文本。而让孩子直接面对文本是学会阅读的第一步,是个性化、创造性阅读的先决条件,是孩子沉浸于“悦读”的关键环节。
在教学低段语文的过程中我发现低段的孩子表演欲望特别强烈,而且喜欢边读边做动作表演,对于肢体语言的阅读特别敏锐的特点。针对上述问题及学生身心特点,结合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对于实现语文课堂的“悦读”我提出了一下几点建议:
一、让孩子手舞足蹈。
要上好阅读课,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和经历快乐的阅读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法设法地用各种手段去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如用语言创设情景、表演、借助多媒体感悟等等。在每节语文课导入阶段,我都会精心设计一些结合手脑活动的有趣环节,从一开始就把孩子的大脑唤醒,让他们的小手小脚动起来,为下一阶段深入文本进行热身。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少说少动,把说和动的权力让给孩子,而教师只是在此过程中的进行适当的引导。要放手让孩子亲身去体验,去认识事物跟文本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拓展阅读空间,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平等、友好的对话;要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努力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和心灵的接纳”,让学生们“悟”得其神,“练”得其法,“乐”在期中。在阅读学习之后要给孩子们创设一个汇报展示成果的平台,而这个平台不仅仅是汇报朗读效果,而应该是让孩子带着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感受把他表现出来,用肢体语言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在这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亲历阅读实践过程,多多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让孩子在表演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成功阅读的快乐,在一次次的成功之后,由心而发的喜欢阅读,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在手舞足蹈中使阅读成为“悦读”。
二、给孩子犯错的机会,让错误变成美好的花朵。
在朗读课文中我们常常会要求孩子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必须达到五个不: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破句。然而就是这样的要求使我们眼中那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在孩子的眼里成了一个个文字的束缚。起初在课堂上我也要求我们班的孩子做到五个不,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有时候孩子犯的小小错误会成为课堂生成的新的素材。比如在上《比尾巴》这一课时,在读到“孔雀的尾巴最漂亮”时,有个孩子念成“孔雀的尾巴挺漂亮”。在那一刻我意识到其实孩子心里有了自己的想法,我马上趁热打铁问他“为什么是挺漂亮的呢?”孩子一脸真诚地告诉我,他认为还是兔子的尾巴漂亮,白白的、圆圆的,很可爱的。是啊,为什么不是兔子呢?为什么一定要是孔雀呢?每个孩子心里都有自己的最爱,而我们课本呈现的却只是作者主观的想法。既然孩子是我们课堂的主体,那就让我们的课堂,让我们的课文真正做到为孩子所服务,让他们的奇思妙想成为课堂中最美丽的花朵。
总之,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的支撑之下,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将读出孩子自己内心的世界,脱离过去一直模仿教师朗读的模式,让孩子真正地喜欢上阅读,让孩子的阅读成为“悦读”。
参考文献
[1]夏立华.注重能力培养,打好阅读基础——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21):181-181.
[2]宗静.浅谈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3)
[3]于洋.让“阅读”成为“悦读”--浅谈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2015(23)
[4]冯天洁.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阅读效率[J]教育科学:全文版:00089-0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