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桂云
【摘 要】随着中国各方面事业的迅速发展,固有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今的发展规模,高素质能创新的人才稀缺,我们应该打破固有模式,多培养一些高学历、素养高的人才以备不时之需,以一种全新的模式促进中国的发展。教育是培育人才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当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使问题趋于简单化,便于我们解决问题。同时会对我国数学的教育发展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还可以使学生们对于创新意识有一个新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逆向思维训练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265-02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相关知识为载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在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概念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等能力。教材中部分概念存在着互逆关系,教师要想方设法挖掘,例如多和少、长和短、大和小、加和减、乘和除等等,并在教学中实施。这样就能开阔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思维活跃在顺向和逆向之中,从而调动学生逆向思维的积极性。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逆向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数学是比较枯燥而又不太容易学习的学科,我们应该大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小学教师应当以小学生为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小学生的逆向思维,让小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一般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以一种定式思维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这样局限了思维,往往会事倍功半。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用相反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图书室有科技书34本,比故事书多7本(或比故事书少7本),故事书有多少本?”较多学生会采用正向思维,用“多加”、“少减”的方法解答,造成解答错误。再如,“( )是的”,这样的题目有较多学生经常做错。归根结底学生是受正向思维影响较深,逆向思维较弱所致,其实这些题都不难,解题时需要改变思维的方向,采用逆向思维进行分析,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科技书比故事书多7本就是故事书比科技书少7本”,“( )是的”其实就是“的是( )”,这样学生的思维会立马清晰,解答起来就容易多了,学生解题的正确率会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也会不断提高,我们培养逆向思维的目的就水到渠成了。
三、现今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逆向思维的状况
1.教师方面。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于现在的教学情况还是相当满意的,对逆向思维也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也认为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很少有教师将逆向思维运用到教学中。虽然教师也大力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但是学生苦于对教师的敬畏和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并不能积极地在课上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方面。
其实对于数学,小学生们还是比较喜爱的,他们会享受解出一道题的喜悦和老师、家长给他们的表扬。但是学生们对于逆向思维并没有特别深的理解,自然也不会运用它来解决数学问题。在做题过程中,多半的学生只是运用正向思维去解决问题,很少有学生会运用逆向思维去解题。
四、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据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影响小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因素有许多,比如教师在课堂的授课形式、小学生的思维状况和接受能力、现代教育模式、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等,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影响到逆向思维的培养状况。所以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培养小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1.改变授课形式,提高对逆向思维的重视。
现今的授课形式大同小異,都是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就不能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快乐,只是盲目地接受老师的“毕生所学”,只会越来越厌烦数学,甚至厌恶数学。所以我们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授课形式,例如开展数学辩论赛讨论数学题的一题多解,或者运用信息化技术看一些培养逆向思维的视频等,大力宣传教育,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于逆向思维的重视,真正教会学生将逆向思维运用到实际中。
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学生为中心备课。
现在的小学教师有一部分并没有真才实学,而是简单地考了个教师资格证就上岗了,甚至连基本的数学专业知识都不具备,更不用说培养小学生的逆向思考能力了。所以学校应该和其他学校或者政府机构联合举办培训,强制教师参加,去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备课过程中,备课内容要充实而且以学生为中心,要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程度和个人特点。总而言之,我们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做到尽善尽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对逆向思维能力的运用。
3.在数学的定义、公式、定理和法则的解题中培养逆向思维。
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的定义、公式、定理和法则,这些都是最基础的知识,往往也是最能体现逆向思维的。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定义、公式、定理和法则的教学有着很高的比例,在考试中运用定义、公式、定理和法则来解题是非常多见的,并且从结论推条件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解题方式。如,“一个三角形面积是180平方厘米,高20厘米,求三角形底边是多少厘米?”通过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得出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从而得出答案180×2÷20=18(厘米),这便是对公式的倒推,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正反利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结束语
逆向思维也是创新思维的一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实际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逆向思维不仅可以在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益处,学生应该从生活小事中学会反思,锻炼自己的逆向思维。当今我国随着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需要创新型的人才,所以教育机构、学校和教师要肩负起责任,为祖国持续输出更多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林阳清.加强思维训练 提高数学素质[J].学周刊,2016(01):132.
[2]羌小霞.立足数学课堂 提升思维能力[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9):87-88.
[3]邢四正.小学数学课堂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1(0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