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提高策略

2018-10-13 10:24史苋青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写作初中语文策略

史苋青

【摘 要】写作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写作很难划定档次和界限。对初中语文写作展开教学,关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和素材积累的丰富,将写作变成一种生活习惯,用来记录和表达情感。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分析语文作文教学,并提出具体的指导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236-0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初中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从教学经验的角度出发,以现在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方面的文献为基础,对浅议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提高策略途径进行了研究。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上,对作文不够重视。

传统的教学观念当中,大部分教师更加注重字词教学和阅读能力,忽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作文能力,在教材的编制过程,也只在部分年级的课程内容当中加入了作文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理论性较强,缺乏引导教学的过程,不能做到循序渐进,让学生学有所得。而课堂时间短促,作文教学往往很难做到听说读写兼顾,所以往往采用直接引入,快速出题的方式,缺乏教学的梯度,而且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也没有足够的实际案例做支撑,作文技能学习后实际操作训练的机会较少,作文教学课时安排时间也相对少,正是这种教材编写对作文的忽视,教材对于作文的书写没有系统的指导教程,导致教师和学生对作文的重视程度不够。但作文在语文学科的成绩当中还占较大的比例,区分度又特别大,所以这就影响了初中学生语文的整体成绩。

2.教师自身的语文写作能力不足。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仅仅对教材的内容加以研究和思考,对自身的文学素养缺乏足够的关注,也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培养,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很多教师毕业后就一直专注于初中课本知识的教学,学识面越来越狭窄,在写作能力、自身素养方面又不见得有很高的水平,所以在平時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和教学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当前的语文教师中还有部分人的学历也有限、能力更有限,尤其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教师,接触的教学内容没有及时更新,也没有做到积极学习充实自己,有的教师的專业与所教科目不配套,这些问题的存在就给作文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二、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训练

写作要遵循一定的章法,否则写作就会陷入到无序的状态之中。在进行写作的训练中,教师应该拟定训练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各种文体的训练,而且要在写作之前和之后,对其中的章法、策略进行讲解和提炼,让学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写作。尽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但仍然要特别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通过学生在写作中的表现来对自己的风格进行评估。如果发现问题,及时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在写作技巧的传授方面,教师可以采用“范文引路,巩固迁移”的教学方法。所谓“范文引路”,就是师生共同搜集一些精美文章,在课堂上师生一同鉴赏,赏其语言,品其技巧,然后让学生有意识地吸收借鉴,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之中。这样读写结合,以读带写,有仿入门,有法可鉴,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巩固迁移”,就是教师通过一段学生熟练掌握了格式后的练习,因势而导,鼓励学生“同中求异,同中求变”,写出更多的富有个性的丰富多彩的文章来。这样的训练可以常态化,让学生在每天的日记等形式的写作训练中将自己当天的一些学习心得,尤其是在写作方面所总结出来的一些思路写出来,并按照这种思路进行新的创作。通过长时间的积累,自然就可以收获不小的进步。

三、增强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

语文是一门有感情的学科,尤其是在写作方面,不仅需要学生去理解,更重要的是在学习当中提高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就普遍情况而言,老师将学生带入一个情景之中,让学生理解并领悟其中的奥妙是比较困难的,而通过情景教学法,可以更容易的让学生领悟奥妙。这样,学生在情感比较浓厚的语文学科当中,真正学到东西,而不是死记硬背写作的套路。举个例子来说,老师可以进行室外教学,将场景设置在自然环境中,使学生聆听自然,观察自然,感受自然。这样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尽情发挥,逃离课本的束缚,可以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脱离生活的教育是鸟笼的教育。初中生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喜欢与自己生活有关的文章,也喜欢写与自己有关的文章。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与生活有关的所感所想,都可以作为他们写作的素材,这就要求老师在设计情景时,把学生生活与情景联系起来,使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中学的课本中,只有跳出课堂,才能使学生领会文字下的丰富内涵。

四、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一些写作的技巧

要想提高写作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强化教学训练的针对性。作文技法太多了,只能逐个逐个地让学生有所练习,有所体悟。要让学生在一堵大墙上画一幅大画是困难的,但让他们在一小块地方画一幅小画是可行的,一幅一幅的小画完成了,整幅大墙上的画就满了。强化针对性,首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突出重点。例如《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对各种文体,课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说明文和议论文都强调“简单”二字,也就是说,比起记叙文来,课标对这两种文体的要求要低,而记叙文的要求要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写说明文和议论文,但不需要作为重点。初中阶段,记叙文理所当然地作为训练重点,即使是高中阶段,虽然要求学生议论文和记叙文都会写,但事实证明,写记叙文更容易“出俏”。就一篇文章而言,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文章的中心;二是语言的呈现方式。当然,在教学中切忌不可为展现技巧而运用语言表达,否则就容易陷入形式化误区,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提高。

总之,我们只有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走进学生的心灵,在作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找到能有效促发学生作文兴趣的诱因,让知识在课堂上招手,让知识长上翅膀飞舞在课堂,那么所有的学生也就不会害怕写作了。

参考文献

[1]王崇.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2012,(14).

[2]姜民.浅析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2004,(9).

猜你喜欢
写作初中语文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