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树琼
【摘 要】数学教学的目标中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然而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对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培养不仅不够重视,甚至有些是与人文教育相悖的。为此,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并努力探索小学数学人文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人文教育;途径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246-02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由此可见,数学教学的目标中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然而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对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培养不仅不够重视,甚至有些是与人文教育相悖的。为此,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并努力探索小学数学人文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对传统数学教学中有悖于人文教育现象的反思与设想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有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人文教育缺失”现象,截取一些片段进行分析。
片段一:五年级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教师一节课解决的应用师是:
复习题:一个粮食仓库原有大米1500袋,运走3/5,运走了多少袋?
例题:一个粮食仓库原有大米1500袋,运走3/5,还剩多少袋?
练习题:
(1)一令纸500张,用去3/5,还剩多少张?
(2)某修路队修一条长200米的路,已经修好3/4,还剩多少米?
反思:从人的整体发展来看,数学教育不能只是向学生传授数学自身的内容和方法,而应着眼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所以教学时必须以学生为本,注意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材无非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种依据、一种参与,其宗旨应为学生服务,如果不利于不生学习的,教师可以将它增删和调补。一个粮仓、修路队完全脱离学生的生活,学生根本没有这种生活体验,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去探究、去研究了。因此,整节课,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完全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情感、学习态度、思维品质等人文因素养更谈不上体现了。
设想:要使教学内容生活化,作为教师就不能照搬教材,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合理地去组织教学内容。例如:我们讲台上有一盒粉笔,看看上面的商标上写“共90支”,老师数一数,噢,已经用3/5,用去了多少支呢?粉笔师生天天都用,还有数学问题?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探究的欲望就十分强烈。
片段二:四年级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师出示:6.3-5.7÷0.3+0.7,给算式添上括号再计算出结果,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五次,指名五位学生板演。
反思:开放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不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而是为学生提供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己去想象,自己去探究解决的方法,充分给学生以思维的时空、想象的余地,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教师设计该题的目的是要开放数学问题,但又怕学生思维活跃,自己不好收场,就设计出五种添括号的方法,局限了学生思维的空间,使学生的想象没有余地,是对学生人文关怀的扼杀,学生就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感悟自身的价值。
设想:教师可以设计让各小组赛一赛,哪一组添的方法多、计算的结果不一样的多这个小组就获胜。这样小组学生在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张开思维的翅膀,尽情想象。这样大胆放手,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绝纱答案。
数学教学的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信任人、理解人、体现人的价值,重视人的终极目标。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是一只打碎的花瓶,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实际意义。
二、数学教学中建构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1.教师要大力营造自由、平等的人文氛围。
人文主义心理学指出:限制和顺从不能养成创造性,权威主义的教育只能造就驯服,而不是有创造性的学生。因此,教师不要把学生当作部属来对待,不要忘记学生也是一个“人”,应当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营造一种自由、平等的人文氛围,让学生获得生动、和谐的发展。首先,教师要从神圣的三尺讲台上走下来,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朋友。学生“只有卸下心理上的包袱,才会迸发出创造的潜能。”在这种自由平等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敢想、敢说、敢做。其次,教师要从学生精神生命發展的主宰者的位置上退下来,一改过去无视学生人格,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强求统一和指令多、指责多、框框多的做法,容许学生自由活动,容许学生提问质疑,容许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打破教师的“权威”,把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教师要努力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1)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数学人文教育的精髓所在。
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在《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中指出:这里所说的数学恐怕不仅指数学知识,而宁可说尤其是数学的精神、思想、方法。学生在初中、高中等所接受的数学知识,因毕业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这种作用知识的数学,所以,通常是出校后不到一两年便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业务工作,唯有深深地铭刻于头脑于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着眼点等都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对人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影响,所以,小学教学课堂一定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如在教学“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时,一位教师先讲了曹冲称象的故事,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又引起了学生的沉思:可不可以把圆柱体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分析呢?而在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时,他又根据学生的叙述,用多媒体演示了多种切并方法,在切拼的时候学生发现:无论哪种方法都要把圆柱分得很细小,拼成得图形才越接近于标准的长方形。在这一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了转化、微分、积分等数学思想、方法。这样,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这可能在学生以后的人生中是比圆柱体积公式更有用,更有生命价值的知识。
(2)多学种融合是小学数学人文教育的探索方向。
数学教材中充满着人文精神,我们在强调数学教材的工具性时,首先要有效地开发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小学教学课堂教学中,将数学与语文、品德、美术、音乐等多个学科融合起来,挖掘教材中的智育、德育、美育因素是开发数学教材人文内涵的探索方向。
如在学习了“比和比例”后,我校一位教师设计了一节“国旗杆有多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先引导学生用目测、参照物估测等方式猜测国旗杆的高度,再利用杆高与影长的比例关系,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测算。这节课到此似乎可以结束了,但他并没放弃这样一个进行人文教充的绝好机会,说了这样一段话:“其实,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国旗杆都是无法测量的,国旗永远在我们心中高高飘扬。让我们在《五星红旗》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吧。”听了老师的这番话,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憾,有的学生是眼含热泪唱完这首歌的。勿庸置疑,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使他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3)古老的数学文化是小学教学人文教育的独特亮点。
中国有着五千年古老文明,蕴含着灿烂的数学文化,出现过刘徽、祖冲之等伟大的数学家,以及《九章算术》等经典的数学传世之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独有的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一些数学史实,比如:七巧板、圆周率、勾股定理等史料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丰富的历史渊源,了解祖先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另外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玩“24点”和“七巧板”等游戏,向学生介绍“九连环”、“华容道”等中国传统智力玩具,引导学生探究九连环的规律和不同阵式华容道的解法。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受到深刻的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杜时忠的《人文教育论》.
[2]《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