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8-10-13 11:46徐锋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徐锋

【摘 要】新课程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学生具体的探究活动来实现。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主或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动手和思考,完成知识的获取和整合。本文以“实验室制取并验证一氧化氮”为例,论述如何通过创设实验情景,鼓励学生勤思多问、加强实践、注意合作、学习他人成果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155-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新课程的编排中充分体现了实验的主体地位,化学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及培养学生探究能力都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地提供机会让学生亲历化学实验的探究过程,在化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获得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下面以“实验室制取并验证一氧化氮”为例浅谈对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些心得与思考。

一、创设实验情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新课程标准倡导在实验课上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设计的能力,要改变传统实验课教师包办代替或学生“按图索骥”做实验的模式,让学生做实验课的主人。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重视设计探究氛围,提出具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例如铜与稀硝酸的反应,若按照课本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就不易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学生会因理论与实验不一致而产生疑惑,从而激发了兴趣,因此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问,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给学生以自信,通过分析讨论得出正确的答案;然后教师因势利导,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思考能否改进这个实验,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

二、预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新课程倡导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因而要遵循认知规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勤思多问,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类比等方法手段,去思考分析以下问题:①某实验有无更好的实验方法;②实验装置有无不足之处;③实验现象是否明显;操作是否简便;安全性和环保是否达到要求等,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和学会探究方法,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这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基础。如铜与稀硝酸的反应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观察到无色的NO,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思维空间,去分析討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尽可能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分析和讨论。如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仪器的选择和搭配等。又如生成的NO被空气氧化后产生的NO2有毒,引导学生思考怎样避免实验污染环境?改进的方法有哪些?利用求异思维做到“新”和“变”,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全面性,不固执于某一点,学会因条件的变化而及时地重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指导方法,加以实践,注重合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善于思考、善于比较、善于采“他山之石”、善于合作和善于提出自己的新观点等,并通过实践,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去体验和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如在做铜与稀硝酸的反应时,把学生思考出来的改进方法,进行相互讨论,加强交流,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提出争议,充分表达个人观点,以便互相启迪和补充;从中筛选出较好的方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去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再认识,再加以改进和完善。另外,通过呈现给学生一些期刊杂志上介绍的铜与稀硝酸实验改进的各种方法,让学生去对比、思考、分析和评价各种不同的改进方法的优劣,吸取他人的创新理念,并从中了解实验改进的科学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等。然后与自己的改进方法进行比较,认识自己有待改进的地方,并进一步联想到其他的实验是否也可用这种方法或实验装置或仪器,从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总之,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实验,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体会实验设计的重要性,认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鼓励学生自选仪器,自由想象,改变学生“按图索骥”的实验模式,打破以老师教为主的教育模式。教师要以探究为主要形式开展实验教学,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王祖浩,王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中尝试“绿色化”观念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谈化学实验教学中绿色化和微型化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