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命题的五大趋势及应对策略浅探

2018-10-13 10:24刘霜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史观多元化命题

刘霜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62-01

高中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渐进铺开,指导高中教育的高考则是高中课程教育的主要指挥棒,研究高考试卷,从中找到教学方向,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纵观近三年历史高考命题,呈现出以下五大趋势:

一、命题权的多元化与垄断化

命题权已经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下放,全国统一命题与地方分省命题并存,出现了15套历史高考命题,导致命题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课改省区与非课改省区的命题也存在较大差异。但是,高考命题权基本被高校教师垄断,这又导致全国各省区的命题思路有一些共性,如在史学理论上存在趋同现象。

二、命题历史观的多元化

当代史学在史观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包括六种:(1)文明史观;(2)现代化史观;(3)全球史观;(4)整体史观;(5)生态史观;(6)科学发展观,这些新史观极大拓展了研究视野,逐步改变了以往流行的机械唯物史观[“阶级斗争革命史观”]的单一范式,为重新审视评价历史、为历史教学与历史命题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2004年以来使用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四个版本,即“人教版”、“人民版”、“大象版”、“岳麓版”,这些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就集中体现了史学发展的新成就,令人耳目一新。因此,诸如传承、交流、融合、转型等文明史观概念,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法制化等现代化史观概念,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思想多样化等全球史观概念,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社会变迁、日常生活、社会习俗、家庭婚姻、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等整体史观概念,环境恶化与治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生态史观概念,大国和谐发展、和平崛起等科学发展观概念,正日益在高中历史教材、教学、命题中大面积体现。

三、命题题型的多元化

新出现了以下这些题型:(1)史学方法类试题,如读图类、史料辨析类等。(2)乡土史试题。(3)社会史试题。(4)情感类试题。与旧课程强调的历史专业教育不同,新课程强调的是历史的价值观教育。高考命题要与新课程的内容接轨,价值观的弘扬就是很重要的一个结合点。近年来高考试题所涉及的重要价值观念: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共和?什么是宪政?什么是理性?什么是人文精神?什么是法律精神?什么是和平与发展?什么是思想解放?什么是制度创新?什么是和谐社会?什么是社会保障?什么是社会变迁?什么是民族主义?什么是世界主义?以上观念都是一个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核心价值观念,也是历史教学和考核的重要内容。(5)材料解析题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文字材料、数据材料(表格、曲线、柱状、饼形数据等)、图像材料(漫画、文物、示意图像等),强调“论从史出”。(6)选作题再现,主要考查学生的选择论证能力。

四、命题材料的多元化生活化

新的历史课程观认为:历史教材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资源,但绝对不是唯一的资源,历史教师、图书馆、网络、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历史教材,都是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这使得命题的素材超出教材的范围,命题的内容超出教材乃至考试大纲的范围,材料呈现出内容和形式上的多元化趋势。内容上跨学科知识,形式上文字材料、数据材料、图像材料都已经出现。

五、命题难度的不平衡化

总体来讲,全国卷依然难度很大,而地方卷难度略小。在历史科命题上,总趋势是难度在降低。

之所以出现这五大命题命题趋势,是由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历史学术界的双重影响而造成的。新课程改革突出了以下课程理念:从整齐划一到注重学生的个性与创新;从知识本位的灌输到学生主动学习;从单一的课堂到回归生活;从强调分科到重视综合;从选拔性评价到以评价促发展;从狭隘封闭到走向国际理解。在这些理念中,最关键的几个概念是:“个性创新”、“主动学习”、“回归生活”、“学科综合”、“发展评价”、“国际理解”等。这种新的人才观与教育观必然反映到作为高中教学指挥棒的高考命题中来。我们必须顺应趋势,在日常教学之中增强自觉性,在时代观、人才观、历史理论观、教育观、教学观、测量评价观“六观”方面进行观念革新,主动迎接这场挑战。

猜你喜欢
史观多元化命题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一个不容忽视的高考考察维度——比较史观
全球史观在初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和而不同 学以致用——近两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多元史观刍议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