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摘要:本文试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粗浅探讨,认为目标准确全面、内容求真求实、教学清晰明了、教法多样实效是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要求与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024
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规律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在实施新课程中,高中历史教学一派生机和清新,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低效问题:有的教师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学生所学甚少;有些教师感觉课时少,教学内容屡屡完成不了等。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目标准确全面
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指标。因此通过历史教学要使学生达到怎样的进步与发展是有效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这样一些问题:1. 目标中“培养学生……”的描述,显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观念。新课程和有效教学关注的都是学生的发展,在表述中应体现学生为中心,考察学生有了怎样的具体进步。2. 三维目标图具形式,不能完全落实,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要仔细研读课标,针对学生已有经验,确立符合学生实际、切合课标的可行目标。3. 具体目标表述模糊,如掌握新中国的发展线索。教师应清楚知能目标分识记、理解、应用层次。情感目标则要区别是接受、确信还是个性化层次。4. 只关注课时目标,孤立了知识间的联系。历史课程目标有模块目标、专题目标、课时目标,应进行整体教学设计,使各层级目标环环相扣。
二、内容求真求实
历史教学的求真求实,体现为史实要求实,史料要求真,史论要求是。这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和技能,有过硬的学科功底。教师或学生引用的资料必须去伪存真、有根有据、注明出处。师生的历史认识不能偏离基本的历史观念,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师勤于研究教材,对错误、疑问之处勇于查证、商榷。还要追踪史学动态,引入新史学成果,如无产阶级先于资产阶级产生,这一论断在20世纪90年代已被推翻。
三、教学清晰明了
1. 让学生清楚教学目标。上课伊始将每节课的目标告知学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达成目标、学习任务、重点、难点等。
2. 内容系统条理,构建知识结构。高中历史新教材由政治、经济、思想与文化生活及选修模块构成,各模块以专题史面貌出现,存在一定的跳跃性,有的内容或重复或割裂,加大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教师引导学生整合教材,构建条理清晰、层次严谨、具有科学性的历史知识结构将大大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1)课时结构,即每一节课的知识体系,突出每个知识点的前后联系。(2)专题结构,每个专题课与课之间的联系与框架。(3)模块结构,打破专题束缚,将同一模块的内容前后整合。如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可将新航路开辟,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区域集团,经济全球化内容相连贯,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发展深化的整体。(4)打破模块限制,将相关联的内容整合。如学习选修四“柏拉图”,即可联系必修一“古希腊民主政治”,必修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选修一“梭伦改革”,对柏拉图个人、其思想产生的背景、地位与影响等有清晰完整的了解。
3. 明了学习方法,清晰思维。学习的成功不仅要靠能力和勤奋,而且也要靠有效的学习方法。(1)看书的方法。一模块,先看目录,分析专题结构,再引课题;一专题,先看课题,分析子目与子目,子目与课题的关系,归纳主要知识点及内在联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解决教师提出的思考题或提出自己的问题。(2)思维的方法。学生要掌握打开思维大门的钥匙,教师必须传授历史思维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方法。历史思维的基本理论主要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思维的具体方法是指分析、综合、概括、比較、归纳等逻辑方法。(3)解题的方法。结合具体实例,教会学生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并在讲题过程中暴露出自己的思维路径和方法,明确学生回答问题的基本要求。
四、教法多样实效
1. 有效提问。好的问题会促进学生参与,提高思考水平,帮助学生组织思路,引导学生更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什么才是有效的问题呢?(1)问题明确:华师大教授聂幼犁先生曾谈到:一位教师在讲授“义和团运动”时,按清政府、农民(义和团)、帝国主义三条线索讲述史实后提出问题:《辛丑条约》中国赔款近10亿两白银,意味着当时每户赔银10两,可以买面粉700斤;在世界工业革命浪潮中,中国也因此而缺少资金,难以推进近代化……造成这一切到底是谁之过?此问题含糊不清,到底是要求学生思考“三方面各自的过错”还是“谁最有过错”?(2)思维含量: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问题有一定难度。少一些封闭式问题,多一些开放性问题。(3)赋予新情境:包含新情境的问题,不仅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还可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利用材料、故事、文学作品、遗迹、文物、艺术作品等创造新奇的情景。(4)突出时代性:把历史问题与现代科技、经济、社会、文化相结合,突出体现“以古鉴今”的作用。
2. 有效讨论。一般来讲,讨论能增强学习的动机。以小组规模进行讨论能导致更多的参与,增强了成员之间的满意度,使参与者获得更大的学业成就。有效的讨论应注意:(1)讨论的适应范围,一般来讲,在促进知识的保持与进行较高水平的思考(如分析、综合、评价)上,讨论比教师讲述或讲座更富有成效。(2)小组讨论的组织,设组长管理同学,讨论要有记录。(3)限定较合适的讨论时间。(4)教师要随时巡视调控,总结引导,恰当激励。
3. 有效探究。在各种各样的探究学习中,应引起重视的是小论文写作。在美国,鼓励学生用操作的方式来学习历史,即研究某一课题以及进行相关的写作,被认为是每个教师的基本教学目标。在平时的练习中,应注意指导学生制定一份任务计划表,包括各子任务及进度安排;指导学生搜集、分析文献资料,区分资料的可信度;对论文写作提出规范性要求,如观点合理、论据充分、史实无误、引用规范、表达条理;评定分数应依据整个探究过程的各种任务完成情况,而不仅仅是对论文定稿的评估。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第三中学校 044100)